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奥地利文化使者:贝森朵夫! [复制链接]

查看: 10386|回复: 46
1#
忙乱了三天,终于又能稳稳地坐在电脑前。回忆这几天的匆忙,整理一下思路,把工作、思想作一个汇报。
众所周知,贝森朵夫是一鼎鼎大名的钢琴品牌,以完全经得起李斯特的狂暴摧残而闻名。世界上最贵的钢琴就出自“贝森朵夫”!
在奥地利,贝森朵夫不止是一工厂,它更是一代表、宣扬奥地利的文化旗帜!

5年前,不知晓因何故,贝森朵夫决定生产音箱。目前只有三个型号:VC1、VC2、VC7。这次贝森朵夫的市场部负责人偕同音箱设计师“汉斯”一起来汕,缘起第一批贝森朵夫音箱是从汕头登陆的、并在汕头初啼!
[upload=jpg]Upload/20056212392517232.jpg[/upload]
上图中间穿红衣服的就是汉斯,他右边是贝森朵夫的市场部经理,最右边是贝森朵夫中国总代理青岛达菲公司的老板;汉斯左边是赖英智。

下图是赖英智在给外国人照相,而我在给他们照相。
[upload=jpg]Upload/20056212310118060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62123105716047.jpg[/upload]
大家在聚精会神地听汉斯的录音,他本身是一录音师。这是星期六的晚上,这时候听的是丹拿1.8mk音箱。汉斯说他喜欢丹拿的老型号音箱,不喜欢新型号的,这点与我颇有同感!他说他还喜欢世霸和天朗。
这天晚上我也给他们介绍了几首中国的音乐,看得出汉斯不太接受得了,不过《春江花月夜》他说很美好,《江南春早》他说很祥和,看来感觉还是对的。
汉斯说他最喜欢海顿和维瓦尔弟的音乐,还有莫扎特的优雅、贝多芬的力量,还有很多,反正他念出来的大多都是德奥系的大师。
分享 转发
TOP
2#

再来两张写真!
[upload=jpg]Upload/20056212320233489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62123204147269.jpg[/upload]

这是VC2中最便宜的,卖价6万元。每个型号都有三种价钱,根据不同的“皮”定价。这种是哑光的,高一级的是黑色钢琴漆,再高的是各种木皮颜色钢琴漆。


[upload=jpg]Upload/20056212322755918.jpg[/upload]
屁股很漂亮!拍这张像主要想让大家看它响板的位置。听说响版是可以卸下来的,不知卸下后声音怎么样,如果我拥有它,我就试。
TOP
3#

[upload=jpg]Upload/200562123243828622.jpg[/upload]
这是5.5吋的中低音喇叭,这个喇叭很耐爆,昨天下午在播一段打击乐时汉斯把乐林的音量控到89(最高是99.5),音乐明显失真,可汉斯镇定自若,结果喇叭也毫无损伤。

[upload=jpg]Upload/20056212325992675.jpg[/upload]
这是高音喇叭,听介绍是他最得意的,它往上可以平滑到达25kHz。
TOP
4#

初步听感:
1、在乐林合并的推动下,全频平衡感很好很好,能量感、声音密集度很强很强。尽管还不是大口径喇叭的那种威力,可也是有浩荡的动态!觉得不象是5.5吋喇叭发出来的。高频细腻温和,如果你能把它播出刺耳的声音,那你肯定是个奇才!不过,它在辉煌明亮方面就不比单拿1.8mk啦。最优秀的是中频,汉斯老是强调“圆润”“饱满”,看来在中频段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播大交响或是室内乐,只要是古典的,越听久越会被其感染,象吃椰籽,越嚼越好味。
2、此箱易推。据介绍,分频器非常简单、功耗很少,并且箱里没有一丝阻尼物料,效率很高。我问汉斯四颗KT88的胆机可否胜任VC2,他说肯定没问题。哈哈,我的6I要搬来试试!
3、此箱的摆位、校声容易。

昨天借来音乐传真最新的A5合并机,也是250W,现在正在煲。


汉斯强调音乐的重播要达到乐器之间实现交流、对话,而不是混在一起,他的摆位标准也是如此。
汉斯最喜欢的音乐家是海顿,这影响到他的设计理念。播大交响时交流的感觉是好了,但好象群感稍欠,不知VC7会不会不一样,或是煲熟之后会不一样。
至于低频的量感,远远超出5.5吋喇叭的想象!

需要说明的是,“群感”和“量感”在感觉上是不一样的。
最后编辑怀冰
TOP
5#

怀冰 在 2005-6-21 23:26:38 发表的内容
……

需要说明的是,“群感”和“量感”在感觉上是不一样的。



怀冰兄高见!

对“群感”可以从规模感、层次感、密度感等等若干方面来理解,比如我们说木管组的群感或大提琴组的群感不错,就应该包含几层含义:该声部必须在眼前的音场中清晰的“看见”,乐器的件头数不能被器材“偷吃”掉,乐器之间既有分隔度又有实体感和密度感且紧密地组成一个群体,乐器的形体不能偏瘦亦不能夸大,当然没有宽深的音场和准确的定位,群感也不能准确重现。

量感则是份量感和重量感,有些系统高音偏亮,我们就说高音量感太多,平衡度欠缺,有些小型音箱低音不够,这很容易理解——低音份量不足,而大型系统就有一种重量感,权威感。

结合起来看,群感须由充足的量感作支撑,否则往往流于单薄松散,但若片面强调量感忽视正确的群感,有可能会臃肿或失衡。
TOP
6#


呵 录音棚的色彩扰碍视听观摩
TOP
7#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由于汉斯先生把功放的音量打得很大,导致喇叭播出的音乐明显失真,可是汉斯先生镇定自若,因为这个喇叭很耐爆,不会损伤。
因此,怀兄所指的“明显失真”是汉斯先生产生的。
TOP
8#

谢谢怀冰兄,我在白天鹅听过,用它播钢琴的确一绝啊。
TOP
9#

[upload=jpg]Upload/200562123142910082.jpg[/upload]
  这对箱是VC2。星期天上午十点到达一号录音棚。
图上的麦景图MC1000和naim cd5只是摆设,推动VC2的是乐林250W合并机,用AA的SACD机播放。
信号线是TCM的纳米,音箱线是我的清泉,CD电源线是洁威C,功放电源线是第一线老四。

VC2的参数:
蓓森朵芙中等型号落地音箱,二路分频,一个高音单元,两个中低音单元,两块发声板
频率响应 31 - 25,000 Hz (±3 dB)
分频点 130 Hz*; 2.9 kHz
承受功率: 90 w/8ohms 180 w/4ohms
输入阻抗:8 ohms
灵敏度:1.7 watts (for 91 dB/m)
尺寸:(h x d x w) 1110 x 304 x 168 mm
重量:22.5 kg


蓓森朵芙音箱的第一特点是箱侧的“响板”,它与钢琴的响版有异曲同工之妙用,从下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响板的位置。
[upload=jpg]Upload/200562123151453557.jpg[/upload]

  贝森朵夫的喇叭都是自己开发,里面有一些是汉斯的专利。现在只有两个喇叭:1吋高音和5.5吋中低音。谈话过程中,我提出应该再开发大口径喇叭和再大点的音箱,他说已经在进行中。

箱体的底部侧面、在响板处有两条释音缝,箱里的气体经过压缩后从这里喷出,冲击响版发声。

底座四角的螺丝脚钉很不错,调节轻易。
TOP
10#

eric 在 2005-6-22 0:30:49 发表的内容
谢谢怀冰兄,我在白天鹅听过,用它播钢琴的确一绝啊。


是否指重播出钢琴重量、共鸣质感和飘逸、洒脱和谐并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