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色的冷暖 [复制链接]

查看: 3463|回复: 8
1#
音色的冷暖[转贴]

冷和暖最初都不是形容颜色或者音色的,它们是人对温度的一种感觉。

[upload=jpg]Upload/200582713264610581.jpg[/upload]

太阳给人带来温暖,而太阳的红色也能让人产生“温暖”的假相。蓝色的天空或者水面能给人带来清凉,久而久之,蓝色能带来“冷”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环境造就的,如果太阳是蓝色的,或者天空是红色的,人对颜色的“冷暖”认知也可能是相反的。

[upload=jpg]Upload/200582713272456812.jpg[/upload]

这是我们在飞机上拍摄的一张云图。经过修饰后,这张图看上起就很暖

[upload=jpg]Upload/200582713275858427.jpg[/upload]

而这样修饰,就会感觉有些凉。蓝色成分少点,红色多一点,就会产生暖的感觉。而在声音当中,低频多一点会让人产生暖的感觉,高频太多会产生较冷的感觉。而太暖的东西容易让人觉得没灵气,太懒散,过冷的东西让人容易感觉难以持久的去看或者持久的聆听。
分享 转发
TOP
2#

比喻的非常形象!
TOP
3#

我不知冷暖,所以不听蔡琴。
TOP
4#

还是lichen 在 2005-8-27 13:39:03 发表的内容
我不知冷暖,所以不听蔡琴。


这是早期香港js想出来的点子,以<老歌>、<大粒默>试音,主要是想令买家听起来比较爱听,会起意购买。后来<机遇>、<民歌>出版了,就替代了<老歌>。其实包比特的钢琴声音真的假到不能再假的,竟然会有人称赞琴声悠扬!?
TOP
5#

[upload=jpg]Upload/200582713331669728.jpg[/upload]

人的肤色总是偏暖,人对肤色这种暖度的颜色最为敏感,君不见各种相机评测中,把肤色的表现力当作很重要的一项。人耳对人声也是最为敏感的,因此人声部分的表现也在喇叭测评当中占有很重要份量。

[upload=jpg]Upload/200582713345584208.jpg[/upload]

如果拍摄出来的照片比正常的色调要暖,人眼是比较容易适应的,偏暖的色调容易产生亲切感或者温馨感,它让人觉得柔和,柔和这个词经常是跟着温暖这个词汇一起出现的,大部分家居设计中都喜欢用淡淡的偏暖的色调。

[upload=jpg]Upload/200582713353037292.jpg[/upload]

而偏冷的色调就会让人产生一种距离感,但偏冷的色调很多时候让人产生更清晰明亮的感觉。在声音的表现当中也是如此,大部分人更容易接受偏暖的声音,偏暖的声音适合长时间聆听。而偏冷的声音适合表现有一定空间感的音乐类型,日本不是录音公司都喜欢用极冷的音色表现古筝,不过都显得有点过了,偏冷的声音会让大部分觉得耐听度不好。该冷的就冷该暖的就暖,往往被评介为中性的声音,这也是一种讨好的音色。

导致音色变化的有很多因素影响,从数字讯号到最终被扬声器回放出来,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能影响到音色。在无法改善硬件环节的时候,可以尝试通过均衡器来改变音色,喜欢冷音色的可以稍微拨高10kHz以上的频率,而喜欢暖音色的,可以适当的调高低音增益或者衰减一点高音,就像在图像中加入点红色或衰减一点蓝色一样。

——全文完

难怪人们试听喜欢用蔡琴的唱片!
TOP
6#

好象大多数人都偏好暖色调!
TOP
7#

好一个比喻!妙!!!
TOP
8#

接着看。
TOP
9#

其实听音感受是无法用语言来准确形容的。每个人的听音感受也有很大的差别。只有多听多比较才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和大家认可的形容词- - - - -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