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漫谈Audio Note--殿堂级HIFI品牌 [复制链接]

查看: 12949|回复: 40
1#
Audio Note 确属殿堂级品牌,可惜大陆了解Audio Note的不多,使用Audio Note 的就更稀有。
对Audio Note 有兴趣的,或者对Audio Note有所了解 的,请来这里谈谈……

俺之漫谈目录:
總大舵主    溘然長逝
音色特征    极品碧玉
中文妙名    末尾揭晓
日本出身    英国殿堂
理念渊源    融贯东西
三国鼎立    各演其角

一个安静但不平凡的天才(追忆KONDO SAN) ……第4页
最后编辑musicwalker
分享 转发
TOP
2#

转贴--《一个安静但不平凡的天才 (追忆KONDO SAN) 》
  
[upload=jpg]Upload/2007351003355223.jpg[/upload]

2006年是Audjo Note成立30周年的纪念,所有员工部在准备为下一个目标而努力,而近藤公康 (Hiroyasu Kondo)却在年初骤逝,带来许多震惊和悲哀。今年拉斯维加斯音响展的第三天,即1月7日,患心脏病多年的Kondo开始身体不适,他的合伙人芝崎正绂劝他去看一下医生,Kondo小声说:“好的、好的”,但却已不能再做出决定。美国经销商在隔壁房间以很大音量播放音乐,Kondo说“没问题,放轻松”,这是他最后的对话,相信他是希望躺在床上时能听到点音乐,当天晚上Kondo于睡梦中因心脏病发作去世。Kondo是还俗佛僧的次子,是电子工程学和分子冶金学方面的教授,他健康状况一度很差,于是委派跟随了近二十年的工程师芦泽雅基 (Ashizawa Masaki)为继任社长。近藤公康是将银冶炼技术运用到发烧元器件及线材中的先驱者,由于他使用抗老化的银,在业界被尊称为“银匠”。他所创立的Audio Note品牌推出多款历史上最著名的电子管放大器,包括传奇的Ongaku,采用了211电子管和银线绕制输出变压器,这是直到他临死前还在不断改良并使之完善的一代经典。他花了大半生的时间研究各种电子管的音质搭配,严格规定使用电子管测试与实验的定位标准,同时还在纯银信号线、喇叭线上投入了不少的精力,被业界称为是在寻常电路设计中蕴藏个人风格、音响观独到的大师。

我们或许从一些悼词中可以更多认识这位安静内省的男人,一个少见的天才。
“大部分人赞同音乐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它点亮了人们的生活,创造了情感。伟大的歌手、音乐家、指挥家的本份是让我们享受音乐,近藤先生和他们一样伟大,他为我们提供了能够在家中享受音乐家们工作的一种方式”。Jonathan Midgley (香港)。
Kondo小时候在寺庙中曾感觉到刚刚去世者的灵魂在拉响门上的钟。这一经历决定了他的一生,他总是说能听到灵魂的声音,他制作了最好的音响器材使我们有机会可以接近音乐大师的灵魂。他相信这些产品可以传递知识、情感以及过去的精神,透过技术可以带来重生,带来精神的进化。作为一名音响制造者,Kondo的真正使命是为耳朵创造一种能够聆听这个世界灵魂的音响器材,那如同女性的声音和近乎真实的演唱告诉我们他不仅仅是一位能工巧匠,同时还是一位知道代表着生活质量的天地之法则的炼金术士”。Csontos Istvan(匈牙利)
由于Kondo不太能说英语,过去都是透过芝崎正纨的翻译,很遗憾的我们无法亲自与Kondo沟通,只能透过早先的访问来了解Kondo的音乐观、音响观。Kondo表示声音质量的判断因人不同,当Kiyoshi Yamashita第一次看到毕加索的画作,他曾大呼“很难画出这样的线条”,而这些线条对大多数人来讲不过是普晋通通的,只有追求真理的人才能体会其背后的价值。Kondo判断声音的标准是托斯卡尼尼Yoscanini的“ Un Ballo in Maschcra”,1954午4月4日告别音乐会的现场录音。当时87岁的大师正受到健忘症的困扰,这场音乐会差点被取消,而NBC管弦乐团三个月内正准备被解散,所以他们的演出非常卖力。单声道录音表现出了非常活跃的低频,麦克风捕捉到了卡内基大厅内的空间随乐队的强奏而扩张的情形。排演时大师向乐队吼叫:“不要让低音大提琴像茌猪背上抓挠似的”、所以合奏的部分完成后低音十分精彩,以最好的方式重现这个演出是Kondo的终极目标,我们可以知道艺术家是
怎样表演及进行录音的。
    Kondo还认为达到唱片的高保真度和调动听者的情绪两者都非常重要。有时候人类的听觉灵敏度和感觉可以靠适当的刺激来得到改进。Hi- Fi产品的生产者就应该为消费者提供这种刺激。如果音晌器材可以忠实还原表演者的演出,那么听者对声音的灵敏度会增加,对音乐的兴趣也会增加。为此,他选择了电子管产品,Kondo认为电子管的电流只有晶体管的十分之一,工作电压却要高上十倍,大电流会产生大磁场,从而与功放内部的其它组件产生感应,会对音质产生负面影响,他使用电子管的原因之一就是低电流,同时高工作电压可以加速电子运动,从而产生低杂散电流以及更好的声音表现。从声音上来说,Kondo认为柔和的电子管可以帮助还原真实,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中法国号的演奏非常微妙,它们为这首曲子带来阴郁的色彩,而电子管比其它组件能够更好地表现它们。
    至于人人好奇的银线运用,说起来是灵机一动的结果。Kondo在为录音室开发唱片设备时,注意到Neumann和Studer这些欧洲产品的甜美高音让人非常难忘,研究后发现Studer的变压器和透磁合金是它发出好声的关键。建立Audio Note后他找到可以媲美Studer的材料,但变压器无法超越其水平。偶然间他想到使用银线,一开始并没有太大期待,实验结果却让人惊讶不已,传统变压器的高失真和低分析力不见影踪,新的变压器声音带有甜蜜的魔力。由于当时没有抽拉银线的钢模,Kondo就自已动手制作钢模。后来许多模仿者也开始用银线,却是不见其利先见其害,Kondo发现不论是银还是铜,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受到相当大的机械力作用,还要小心进行加热和冷却并防止氧化。不幸的是目前的退火处理并非十全十美,原有的分子经常变得四分五裂,如果把线材妥善存放约30年,银线的分子结构会回复原状。Kondo因此购入大批银线材料库存,目前Kondo产品使用的银线都有20年以上时间,当然利用“自然老化退火”的银线,成本要比别人高出许多。
    Kondo产品昂贵的另一个原因是大量采用自制组件,以电容来说,使用油浸电容可以产生一种真实、纵深的声音结像,但其实那是一种染色,不使用任何电容的功放是最理想的,但就算直接交连功放在电源部分也要使用电容,电容的存在是一种必需的麻烦。Audio NoteJapan经过大量实验后决定自己生产电容,尽管这样做的成本非常高昂,但KSL电容可以解决音染的问题,特别是与电解电容以及聚酯薄膜电容相比,KSL电容使Kondo离“单线增益”的功放又近了一步。
    Kondo在一篇自述中提到:爱因斯坦说运动是能量,我相信是运动是声音。在倾听托斯卡尼尼1954午告别音乐会上演出的瓦格纳 《唐豪塞序曲》时,感觉好像声音的粒子相互碰撞像雷霆一般席卷而来,我就更加相信了自己的信念。我想要声音每个粒子之间都是相关的,只要选择零件和电路恰当,要获得醇美的声音并不难,30年前的电子管就可以做到了。我想要的声音是像太阳一样每个粒子都向外辐射,融合成一个整体。
[upload=jpg]Upload/2007351011155580.jpg[/upload]
TOP
3#

刚用AN-SPE最低档跳线,就觉得很不错。
TOP
4#

[upload=jpg]Upload/20073611322364619.jpg[/upload]
正在调音乐贵族M10
TOP
5#

我的全套线是AN
TOP
6#

音响艺术品-KONDO
  [upload=jpg]Upload/20073816393244366.jpg[/upload]
       日本Kondo公司位于东京南边的品川区,品川是以前的交通要点,江户时代因为修整东海道而开始发展,品川宿站位于京滨急行北品川车站至青果横丁附近,江户时代有将近7000人靠着旅店等讨生活,和吉原一样以烟花巷而热闹繁荣。到了明治时代由于铁路的开通失去了驿站的角色,品川逐渐成为临海工业区。2003年秋天东海新干线站开通,品川再次成为东京的玄关口。品川的新干线车站大楼“Atre品川”以纽约为概念,让你身在东京却可品味到纽约的气氛。车站前称为高轮口,高级饭店林立,山边的高轮因可俯视东京湾,江户时代许多大宅邸置于此地。另一方面,港南附近填海造地后发展为工业区,战后民间的工厂和事务所窜起,泡沫经济崩盘后工厂倒闭,豪华时髦的高层公寓陆续诞生。品川的一切与新宿不夜城的歌舞伎町、摩天大楼群、海滨台场的多彩城、彩虹侨等,与在宁静小巷中的Kondo似乎一点关系也没有。厂方说他们离秋叶原很近,所以就把酒店定在日本桥附近,没想到搭车前往时还得经过银座、有乐町、新侨等地,足足花了一个小时。
      Kondo制作世界上最昂贵的电子管功放,但Kondo工厂却是最普通的家庭式作坊。对不起我没有丝毫不敬之意,Kondo公司四周是建于小斜坡上的两层住宅平房,环境非常清静,附近就有铁路经过,最近的一个车站叫不动驿。它一点也没有想象中高科技园区的美观与气派,整个工厂看不到一块金光闪闪的招牌,只有一个红色的邮箱上手写的日文指出这就是Kondo的工厂。资历超过二十年的几个员工或者骑自行车,或者搭电车上班,他们是把Kondo当成自己的家,在这个小但温馨的家庭中以最大的努力打造出令世界惊叹的音响艺术品。
      接待我们的芝崎正绂 (Masahiro Shibazaki是一家贸易公司Sibatech的老板,由于他和Kondo先生的匪浅交情,如今也协助Kondo的经营。我们的话题就是从芝崎正绂开始聊起的。芝崎正绂说他不是一个所谓的音响发烧友,尽管从50年前开始直到现在一直都在业余合唱团中演唱,但只能算是个热爱音乐的人。1980年创业不久的近藤公康 (Hiroyasu Kondo)找上他,拿着一个手绕变压器,希望芝崎正绂协助开发国际市场。芝崎正绂说他不明白原来这个东西也能卖钱,但善良正直又诚恳的Kondo感动了他,从那时起,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Kondo以宽容耐心待他有如朋友、音乐家、代理商以及翻译员,二人建立了无可取代的友谊。今年初Kondo在拉斯维加斯病故,随伺在旁的正是芝崎正绂。现任的社长芦泽雅基 (Ashizawa Masak)是在1991年左右以工程师的身份加入Kondo,当时他们是真正的家庭作坊,连近藤公康总共才四个人,每个人都得练就从绕制变压器、装机在内的十项全能功夫,他对Kondo的历史较少参与,所以听芝崎正绂“讲古”很有意思的。
    说到这里必须要说明一下Kondo与Audio Note的关系。近藤公康在1976年第一次使用了Audio Note这个商标,意思是结合声音与音乐,起步虽然困难但Audio Note很快的引起注意,美国一本杂志《Audio Horizons》在1978年介绍了AN-S4纯银电源线。在大西洋彼岸,一位念遍大学经济、政治与哲学等科系却毕不了业的年轻人Peter Qvortrup,197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开了家音响店,他进口Audio Note的产品到欧洲销售。二人的相识是在一次法国的音响展中,Peter Qvortrup对Audio Note发出的声音惊为天人,而近藤公康对这位年轻人的极大热情印象深刻,甚至视他为知音。在那次法国与邻近国家之行后,Kondo先生就较少有机会出国,在Peter Qvortrup的游说下,日本Audio Note与Peter Qvortrup开始了合作关系。后来Peter Qvortrup迁居英国,设立工厂开始生产Audio Note产品,并积极开阔海外市场。Audio Note Japan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研究及设计功放、输出变压器、接线和一些给音响用的电子零件,然后交由Audio Note英国生产、推销,Kondo把更多心力投注在研究零件对声音的影响。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只知道Audio Note产品分两大类:英国Audio Note设计制造的普及、中价型号;日本Audio Note设计及制造的贵价型号 (最便宜的是几万元的MC唱头升压器)。
    1981年Kondo合并了Yoshimura laboratory这家制作号角音箱的公司,Kondo把YL的商标加以运用,加上Audio Note的字体。这个商标既含有号角音箱的图像,又包容了Y与L二个字,目前Kondo仍沿用这个商标,但改为Kondo。1990年Audio Note的商标再次更换,公司的股东之一Yasuhiro Oishi负责设计,他当时还在以制作船舶发动机、电机著名的大洋电机任职。这个商标交给了英国的Peter Qvortrup在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地登记注册,如今Audio Note U.K就使用这个商标。1995年以后商标权引起争端,经过法庭的协调判决之后,欧洲除了匈牙利之外Audio Note商标属于英国公司所有,而在日本Kondo拥有这个品牌,与YL号角图案结合在一起的Kondo商标就成了他们在国际上的新标志。
   由于Kondo对Peter Qvortrup的信任,他转移了很多技术与音响观念到英国,而英国Audio Note的确也成功地进行了推广,他们将产品分成多个等级,从入门级到天价级产品一应俱全。Audio Note的声望主要是1991半推出Ongaku 211功放之后建立的,那一年芝崎正绂、近藤公康与刚加入ANJ的芦怿雅基去了一趟英国,Ongaku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功放产品之一。芝崎正绂回忆说从那之后他有数不清的记忆、赞美和感谢在脑海之中。至于日本与英国二个合作伙伴为何发生龃龉外人很难去厘清,根据芝崎正绂的说法,Kondo当初只授权英国生产与行销,并末将商标权转让,所以一向沉默寡言的近藤公康后来都忍不住以罗西尼的歌剧《La Gazza Ladra》 (剧情围绕着一把银匙的下落和作力小偷的一只喜鹊而展开)来形容这件事。1997年Kondo在财务上遇到了一些困难, 但得到香港的ALAN方 (中国主要机场的设备都由他代理,他是Audio Note忠实的发烧友)大力支持,加上本地和海外朋友的帮助而度过逆境。
    在芦泽雅基社长的带领下参观了Kondo的工厂,其实还不如说是穿堂弄巷,因为二层楼的空间都被充分运用。二楼进门处是简单的会议室兼茶水间,走廊右则有各种测试仪器、维修部门与唱头、银箔电容、银线电阻制作的地方,紧临会议室为金属加工车间,摆放着几部传统的钻床机具,最左边就是研发试听的房间。一楼有计算机设计室、变压器绕线室与主要的生产车间。Kondo公司示范性地反映出日本式的企业文化,“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是两个最为明显的标志,最后导致团队精神和积极的创造力。齐一的蓝色工作外套,虽然没有宽大的办公室与豪华装饰,但每个人主动认真地为大家庭而努力,在静悄悄的环境中我开始体会到这里为何能制造出世界上最优秀和最昂贵的电子管功放。据说Kondo在世时对别人说,他只关心与声音有关的东西,其余一切都不重要,包括工厂的美化与环境,因为他将大笔金钱都投到了原材料上了。对Kondo的员工来说,他们也只关心与声音有关的东西,产量的多寡、成本的高低都不重要,看到墙角有许多废弃的银线时,心里觉得实在可惜。在Kondo从手工制作的每一个零件开始,都实施严格的测试检验,每一道生产工序也都要再测试检验,只要通不过标准的就作废,这也是Kondo产量少而价钱高的原因之一。
[upload=jpg]Upload/20073816403234473.jpg[/upload]
    变压器是胆机的生命,Audio Note Japan是第一家使用银线来制造输出变压器的公司,我们当然特别感兴趣。为什么银线的声音卓著在理论上还不是非常清楚,但绝对不是传导效果佳这么简单的解释就可带过的。芦泽雅基社长解释有一派说法是强大的交流电场与磁场会与绞线材质互相作用,另一派理论则是考虑到铜质纯度对结晶状态的影响 (也就是与氧含量相关),因此有可能会因材质表面氧化而受到影响。虽然氧化银仍是一种优良导体,Kondo使用的材料是在氩气的环境中进行,将线身抽出还来不及与空气产生化学反应的瞬间,立即将线身包覆以确保线材表面的高纯度。接着是变压器的铁心,Kondo的变压器基本都使用又贵又好的MO或者HiB镍钢片,其磁导率可高达40000以上,Kondo变压器的铁心是使用二种不同形式的Radiometal心以组成C-core,Radiometal的成份含有36%的镍钢,而Superradiometal则具有48%的镍钢合金,具备与HiB相似的高导磁,低磁通饱合密度至1.6T或者16,000高斯。Radiomeml与一般硅钢片相比具有较低的磁滞现象,且对微弱讯号的敏感度高,耳朵可以察觉到这样的产品音乐肌里刻划更深刻、低电平分析度提升的好处•高频部分则更加清晰,其差距可以用自然光与人造光间的区别比喻。Kondo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将变压器频宽大幅扩展,单端300B使用的输出变压器甚至利用多达五条线同时绞绕在线圈上,成功让频宽拓展至5Hz-2OOkHz,这可让胆机获得一致性的阻抗负载,降低失真,并使音乐中所有的高频泛音及瞬变得以正确重现。所有的技术都靠自己研发,所有的零件都由自己制作,所有的产品坚持自己组装,Kondo没有大规模的产量,没有大攻势的广告,但他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一年以后,所有耳朵灵敏的发烧友都知道,Kondo贵得有理,而且永远不会让人失望。[upload=jpg]Upload/20073816413729853.jpg[/upload]
TOP
7#

[upload=jpg]Upload/20073820251552645.jpg[/upload]
TOP
8#

[upload=jpg]Upload/2007382025279582.jpg[/upload]
机内电容、电阻、变压器都是纯银做的,经过三十年的老化
TOP
9#

[upload=jpg]Upload/20073820445388626.jpg[/upload]
TOP
10#

据我所知论坛里面有不少网友在用,论坛的器材用家专区也有专栏讨论,还区分开了日本的KONDO AUDIO NOTE和英国AUDIO NOTE。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