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尽在宽松自然中,Chord Blu CD转盘(CDM-Pro 2) [复制链接]

查看: 3414|回复: 9
1#
/器材评论/刘汉盛
尽在宽松自然中
Chord Blu CD转盘

听「无间道Ⅱ」电影配乐第二首时,人声合唱下面的鼓声仍然可以感受到鼓皮的振动以及庞大的鼓声气势,这也证明Blu在宽松自然之外还能够保持该有的控制力与低频段解析力。
〔外观〕CD转盘,附带有数字滤波系统与提升取样线路,可输出44.1kHz、88.2kHz、176.4kHz。配备一个Toslink光纤端子(数字讯号输出),一个75欧姆SP/DIF BNC端子(数字讯号输出),一个Word Clock同步讯号输入端子(也是BNC端子),二个SP/DIF BNC端子(双数字资料输出),二个AES/EBU XLR端子(也是双数字资料输出)。体积335x105x170mm,重量7公斤,参考售价:395,000元,进口总代理:雅士(02-27213288)
〔背板〕在狭小的背板上塞进了不少端子。除了BNC、TosLink光纤、AES/EBU之外,还有一个Word Clock同步讯号输入,可以连接可输出时钟讯号的数字模拟转换器。不过据John Frank宣称,Blu本身的时基误差极低,不用同步讯号也已经有一样好的效果。
〔参考软件〕Aaron Neville这张「Nature Boy」可说是测试音响器材宽松自然与否的最佳素材之一,如果您没有听到软质的的声音,没有听到丰富的低频段,没有听到宽松的嗓音,那就代表整套音响系统发出来的声音太紧张太紧绷了,而且低频段的量感也不够。在这种不正确的情况下,您对这张CD肯定不会有任何感动。(Verve 440 065 633,环球)
焦点:再多的形容词也比不上「宽松自然」四个字,当然我要强调这是Blu加上DAC 64的整体表现。
搭配建议:还有什么比搭配DAC 64更好的建议吗?当然,由于宽松自然,所以搭配扩大机与喇叭的范围就更宽广,只要不离谱的器材应该都会有好声。


假若您是AV迷,一看到Blu这个字,一定立刻联想到蓝光雷射。难道,Chord一马当先,抢在别人前面推出蓝光雷射CD转盘吗?当然不是!Blu只不过是他家最新推出的CD转盘而已,与AV界的蓝光雷射一点关系都没有。何况,CD的制式规格就是采用红光雷射读取,就算您想采用蓝光雷射来读取现有的CD软件也读不通。
声音美妙胜过以往
Blu其实就是Chord袖珍系列Choral中配套的CD转盘,它的「牵手」当然是DAC 64数字模拟转换器,加上Prima前级与Mezzo后级以及专属音响架,就是一套人见人爱的顶级音响艺术品。有关DAC 64的试听报告我已经在论坛第157期写过,因此虽然这次我是搭配DAC 64来听Blu,不过并不打算重复提它,而是把篇幅集中在Blu身上。
一部CD转盘有什么好说的呢?的确,一般的CD转盘并没有数字模拟转换部分,纯粹就是读取CD片上的数字讯号,再把数字讯号传给外接的数字模拟转换器处理而已。按理说,CD转盘的重要性远低于数字模拟转换器。不过,这次我所听到的Blu声音却让我相当惊讶,我惊讶的是,当我用Blu配上DAC 64(第二代)来听时,其声音的美妙胜过当初我用别的CD转盘搭配DAC 64。或许,是我脑海中所储存的印象出错;或许,是我当初听DAC 64时与现在听Blu配上DAC 64时器材搭配不同、生理心理状态不同。总之,我的感受就是Blu配上DAC 64之后,让我对这套体积小小的数字讯源有了更进一步的感受,这是毫无疑问的。
既现代又古典的造型
前言表过,让我们回过头来看Blu吧!Blu的造型真是杰出,我不知道Chord的老板John Frank脑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怎么能够设计出那么漂亮的造型。它的大小就等于DAC 64的大小,从顶部看,圆形的顶盖安置在右侧,顶盖周围一个圆圈会亮起蓝光,这当然就是「Blu」(Blue)的由来。在左侧,就是一个小显示窗与25个小按钮。老实说要操控Blu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按钮(其实遥控器也相当巨大),我想纯粹是因为视觉考量,所以才安排那么多小按钮在上面。
Blu的金属质感没有话说,体积虽然小,但是拿在手上却沉甸甸的。或许由于体积小的限制,Blu的圆形顶盖无法以马达或油压自动启闭,而是「纯手动」,不过这倒也泛出一丝古趣。每当我用手指打开圆盖时,不禁就会幻想那是老式潜水艇的出口。在此提醒您,当您要关上「舱盖」时必须和缓慢慢关上,否则「舱盖」会碰的一声吓你一跳。在舱盖底下,Blu使用的是Philips CDM-Pro 2机械拾取系统,这是Philips的顶级产品,用在Blu身上相得益彰。
前面所提到的都仅是Blu的外观而已,真正精彩的是Blu的背板。为什么我说精彩处在背板呢?背板不是仅有必要的输出入端子而已吗?没错!Blu的背板也仅是输出入端子而已,但是这些端子却很有学问,而且是别家所无。这些输出入端子包括一个Toslink光纤端子(数字讯号输出),一个75欧姆SP/DIF BNC端子(数字讯号输出),一个Word Clock同步讯号输入端子(也是BNC端子),二个SP/DIF BNC端子(双数字资料输出),以及二个AES/EBU XLR端子(也是双数字资料输出)。最后,背板上还有二个小小的扳手开关,一个是切换16bit或24bit Dither(Dither Switch),另一个则是选择44.1kHz、88.2kHz或176.4kHz(Clock Switch)。
几个特别的地方
问题来了,为什么CD转盘会有Word Clock同步讯号输入呢?还有,为什么CD转盘能够切换44.1kHz、88.2kHz以及176.4kHz三种输出呢?在此我要先提一个疑问,那就是Dither Switch。在Blu的说明书中,载明这个开关用来切换24bit或16bit二种Dither(一种加入低电平噪讯来降低数字失真,让声音听起来更自然的补偿处理)。然而,在网站上下载的资料中,Dither Switch的作用却是双数字讯号输出的开与关。到底何者说法才是正确的呢?我想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切换16/24bit Dither,因为双数字讯号好象没道理设置开与关的控制开关。
回到前面所提的疑问。为什么会有Word Clock同步讯号输入端子呢?原来这是给专业录音室使用的。假若在录音室中使用Blu(或DAC 64),由于录音控制台上一定会有一个主Word Clock负责所有数字讯号的同步。为了让Blu与主控制台同步,所以备有Word Clock输入端子。
再来,为何要设44.1kHz、88.2kHz以及176.4kHz提升取样的切换呢?理论上我们当然要采用最高的176.4kHz,因为效果最好。不过有些数字模拟转换器无法接受88.2kHz或176.4kHz的数字讯号,所以Blu才会设置切换开关,让它能够适应各种数字模拟转换器。
在此还有一个问题要提出,一般SP/DIF的同轴(RCA端子或BNC端子)接驳接口能够传送176.4kHz的数字讯号吗?不能!它仅能传送44.1kHz与88.2kHz数字讯号。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Blu才有双数字讯号设计,那就是采用二组传送系统各传送左声道与右声道88.2kHz数字讯号,加起来就是176.4kHz。Blu准备了XLR与BNC二组端子来传送双数字讯号,假若您没有BNC端子数字讯号线,我建议您不要用BNC转RCA的转接头,那会劣化数字讯号传送,一定要去买或订制二头都是BNC端子的数字讯号线。为了配合Blu的双数字讯号输出,新一代的DAC 64背板上也增加了双数字讯号输入端子,让用家可以享受176.4kHz提升取样。
WTA数字滤波系统的神妙
看到这里,读者们必然了解到,原来Blu不仅作为读取数字讯号的CD转盘而已,它内部还具有数字滤波、提升取样频率的线路以及二种不同Dither的切换,这是与一般CD转盘的最大不同处。其中数字滤波的工作由Chord著名的WTA(Watts Transient Aligned)滤波器负责。
什么是WTA呢?这个Chord自豪的滤波系统DAC 64上面也有。要详细说WTA的结构很复杂,简单扼要的说,就是:Chord(或某些人)经过二十年的研究,发现录音时取样频率越高,当然会得到越好的声音,但是乐器频率有上限,麦克风频宽有上限,人耳听力有上限,因此录音时的取样频率高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不具影响力了。真正对声音好坏具有影响力的是「瞬时时间」(Time of Transients)的正确性。根据研究,人耳可以分辨出短至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差,所以理论上如果录音时取样频率能够达到1MHz,那当然是最理想的。不过如前所述,1MHz的取样频率并不实际,所以Chord发展出利用数字滤波方式来达到瞬时时间更正确的目的,那就是采用64位DSP来做复杂运算。在这种方式之下,即使取样频率只有44.1kHz,也能够因为瞬时时间的更正确而让声音更好听。
要让瞬时时间更正确,数字滤波器所采用的字长(bit数)就要越长,理论上无限字长(bit数无限)当然是最好,不过技术上办不到。Chord宣称他家的8 bit(256阶) WTA滤波器就已经比绝大部分市面上的传统滤波器更好,DAC64采用的是10 bit(1024阶)WTA滤波器,而Blu采用的是更高阶的12 bit(4096阶)WTA滤波器,所以其瞬时时间的正确性更胜DAC 64。
再来说到提升取样。为何Blu的提升取样用的是整数倍数,如88.2kHz或176.4kHz、而非96kHz或192kHz呢?Chord认为CD录音时的取样频率是44.1kHz,采用整数倍数的提升取样可以避免在处理过程中增加数字噪讯。
CD停止转动还有音乐
至此,我想读者们大概已经了解Blu的精彩处了,接下来我要进入实际聆听部分。聆听之前,您必须先把Blu与DAC 64接驳好。要注意的是Blu的Clock Switch最好切在176.4kHz处(最下段),而Dither Switch可用耳朵自选。至于DAC 64这边则要注意Digital input切换小扳手要切对位置(一样有三段,上段光纤,中段XLR端子,下段BNC端子)。而Buffer小扳手三段位置也可以随您自己用耳朵选择(上段没有缓冲,中段小量缓冲,下段大量缓冲)。如果我切在下段,当CD片停止转动时,喇叭还可以听到正常的音乐播放,虽然时间很短暂,但这代表着音乐讯号从Blu送到DAC64之后,已经储存在缓冲器里。所以当音乐讯号已经停止从Blu送出来时,还是有音乐从DAC64输出。聆听空间在自家大开放空间,搭配前级为MBL 6010,后级为Linear Acoustic LA 150.2二部桥接,喇叭为AER Momentum。
宽松自然足堪代表
来!该是称赞Blu的时候了。不!应该说是称赞Blu搭配DAC 64,因为这二者不应该将之分开。老实说,对于这套数字讯源,我的评论只有一句话:「宽松自然」。但是,请千万不要以为我偷懒,全篇评论只写四个字。要知道,这「宽松自然」四个字已经把所有音响性、音乐性的种种表现包含在中,让人无法多置一词。就是因为宽松自然,所以人声听起来不仅不会紧绷尖锐,还可听出高明歌手喉咙放松肚子运气的感觉。就是因为宽松自然,小提琴无论拉到多高把位都不会变成尖锐的笛声,也不会让人觉得刺耳难耐。就是因为宽松自然,钢琴的木头味尽显,高音键晶莹铿锵、中音键饱满扎实,低音键权威向下沈潜等都让人感受到钢琴的庞大与真实。就是因为宽松自然,各类管乐器的气柱声圆润又有形体。总之,一切「音响二十要」与音乐的魅力就是以宽松自然为涅盘之境。我不敢说Blu与DAC 64做到百分百的宽松自然;也不敢说这套组合世界第一。不过,我可以肯定的告诉您,Blu与DAC 64的搭配让我更加确定宽松自然是音响迷追求聆乐至境的最终正道。
丰软弹性不相抵触
当我聆听Aaron Neville的「Nature Boy」时,他的歌声非常宽松,而且音像庞大中带着凝聚,弦乐群柔软得有如春风拂面,铜管与木管等管乐器的乐器形体也很庞大,听起来更像真的。而在听慕特那张「Tango Song and Dance」时,小提琴与钢琴虽然宽松,但是音像并不会特别庞大,而是真实自然的音像大小。听江蕙的「风吹的愿望」时,低频段一样很宽松,量感也相当多,不过稍微少了一些扎实凝聚的重量感,低频段乐器的音像凝聚清晰程度也没有那么浮凸,我认为这没有什么大的负面影响。而听「无间道Ⅱ」电影配乐第二首时,人声合唱下面的鼓声仍然可以感受到鼓皮的振动以及庞大的鼓声气势,这也证明Blu在宽松自然之外还能够保持该有的控制力与低频段解析力。
听Avantgarde那张「Nice to meet you」测试片时,堂音与空间感非常好,比一般还长的乐器堂音以及宽广的空间感共同营造出宽广庞大的音场。同时,由于宽松自然,管乐所散发出来的光辉与吹奏质感更是迷人,音乐底部的厚度也够丰软,而且弹性不缺。
可不要以为Blu的声音宽松自然,您就误认为它的速度反应很慢。其实宽松跟速度反应慢一点关系都没有,Blu还是充满精气神,瞬时反应还是快得很,而且该有劲时还是很有劲。不说别的,Avantgarde那张测试片的Swing演奏就有劲且火热,爵士大鼓踩下去与小鼓打下去时的猛然力度很清晰表现出来。听Triangle测试片时,每首曲子也都呈现该有的精气神,该柔该软、该刚该强、该缓该疾一点都不打折扣。
能不让您分享吗!
论造型设计,Blu是杰出的现代金属艺术品;从声音表现评价,Blu宽松自然的魅力让人不断分泌产生快感的脑啡;以体积重量衡量,Blu可以让您轻松携行。像这样杰出的器材,我能不让您分享吗! ■
最后编辑leslie
分享 转发
TOP
2#

我更喜欢它的解码
TOP
3#

leslie 在 2005-5-30 11:11:39 发表的内容
这个转盘用的和SMERT那个是一样的吧?:)


   机芯.光头.和主板一样的.电源.机箱和数字输出电路不一样.
TOP
4#

lqdxy 在 2005-5-30 11:10:26 发表的内容
这个东西售价太贵了,定价要5万多!


价格是AA Drive 1的将近两倍了,是够贵的。
TOP
5#

这个东西售价太贵了,定价要5万多!
TOP
6#

CDM-Pro 2是好东西,但在构造上与4,5,7比,还是有些不足的
TOP
7#

超劲 在 2005-5-30 11:17:32 发表的内容
我更喜欢它的解码


DAC64的确很棒的!
TOP
8#

这个转盘用的和SMERT那个是一样的吧?:)
TOP
9#

好象转盘+解码7W左右!
TOP
10#

转盘这东西,我还是比较喜欢美国/德国的弟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