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哪位大侠可以告知抗滑力如何真正的正确调整? [复制链接]

查看: 2651|回复: 11
1#
我现在使用的是PRO-JECT9X,中间调整抗滑力的有三格,一般我是将吊锤放于中间,但将其放在最里面声音会更厚实,其实在网上看过很多文章(包括那篇调整唱盘的八大基本功),基本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如何是好?请各位玩家指点。
分享 转发
TOP
2#

十二少 在 2005-9-3 0:47:32 发表的内容
我现在使用的是PRO-JECT9X,中间调整抗滑力的有三格,一般我是将吊锤放于中间,但将其放在最里面声音会更厚实,其实在网上看过很多文章(包括那篇调整唱盘的八大基本功),基本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如何是好?请各位玩家指点。


侧滑(Skating)

在针压 W(克)压力下、唱片和唱针之间的摩擦系数μ (普通的唱片情况,μ是通常在 0.3 到 0.4附近) ,计算唱针针尖作用力F的公式是:

F = μ Wg

工厂计算的力在一个切线的方向中装顶端。因为唱臂的支承架与唱针针尖作用力F的方向不相同,根据图18所示,唱针针尖还存在另一个内作用力Fi,它的计算公式是:

Fi = μ Wg sin θ

假如 ℓ = 244mm, = 20°, d = 14mm, W = 2.5gr, 和 μ = 0.4, 计算结果如图21所示。

[upload=gif]Upload/2005939492972255.gif[/upload]

唱针针尖的内作用力Fi

图:纵坐标是尖的内作用力;横坐标是唱针所在的坑纹半径。

因此,唱臂需要增加一个偏斜角,目的是减少循迹误差。

轴支承式唱臂会引起所谓侧滑的一个问题。如图 22:所示:

[upload=gif]Upload/200593950261334.gif[/upload]

唱针针尖的摩擦力,总是与运动方向起反作用力,摩擦力拉着唱针在唱片坑纹的切线方向走。这一个力的矢量,不通过唱臂单点支承中心。这个矢量力可以被分解成为直角关系的二个分力来解决,由于其中之一分力是与单点支承的中心成-直线,第二分力则是成直角关系的分力(相对地较小的),引起唱臂向转轴中心内向的溜滑。见下图。

[upload=jpg]Upload/2005939504186185.jpg[/upload]

如果这一个侧向滑力不加以补偿地被留下,它会移置唱头针杆 , 会引致唱针对左右声道的两侧声纹的信息,产生拾音不平均的循迹情况。侧向滑力做成的后果是在大调幅坑纹处(例如大动态的管弦乐的乐段),增大唱片磨耗和回放声音的失真。

反侧滑方法是尝试将唱针在唱片坑纹两壁上的压力,维持均匀相等。事实上,尽管反侧滑时常被校正刻度,但是有没有人能够「正确」地调校好反侧滑力呢?因为滑力的精确调整,是与不同的唱臂设计之间,有显着地调校方法上的差异。唱针下的摩擦拉力,唱臂上的向轴中心的内部偏压力,取决于许多的变数——最特别要关注的是唱针轮廓和抛光的光洁度(降低唱针和唱片坑纹两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唱片乙烯的特性 , 和唱片坑纹调制的幅度,与唱针横过唱片的位置而改变。

结果,反侧滑的设定,充其量仅是一个妥协。使用测试唱片的某单一频率乐段,不太可能是最佳的、能修正循迹水平状态的方法(希望获得左右声道的循迹相同),也不是使用静音的唱片坑纹,或提高针杆中心可以解决得了。更不适当的是使用空白表面的唱片,因为唱针所处的状态,完全与唱片回放时针尖处于坑纹中的状态不相同。与其考虑循迹压力问题,宁可着重于偏压最好调整,特别地在循迹性能上,对左右声道之间的拾音情况,不允许有任何的差异。 如果左边的声道发生循迹错误,你应该减少偏压去补偿;如果右边的声道循迹发生错误,则增加偏压去补偿。这种情况全凭耳朵的聆听分析来决定。

事实上,很少的唱臂设计者会忽略,唱针横过唱片的表面时产生侧向滑力变化的影响,多数认为宁可信其有,而愿意考虑增加妥协处理的反侧滑设施。

平行的循迹(线性循迹)的唱臂,就没有这种枢轴式唱臂的偏压力,因此不需要偏压补偿。
TOP
3#

harvey兄真有你的!哈哈!!!!!
TOP
4#

谢harvey兄,这种帖子要收藏!
TOP
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JWang
TOP
6#

唱臂很多都有明确的使用一定针压时所使用偏压的表示,按标尺调好,再根据声音微调即可,我一般是用一张自己很熟悉的小提琴唱片来作微调的。
PRO—JEC的唱臂情况就有所不同,它的偏压只有三小格可调,通常情况下,针压在1.5克之内,用最内一格,2.5克之内用中间一格。并需调整支撑偏压陀的钢丝与唱臂的夹角和高度,使当唱针处于唱片外缘时,鱼丝和唱臂不大于90度角,当唱针于最内缘时,鱼丝不会阻挡唱臂,必要时用钳子修整支撑钢丝的形状。
最后编辑Dr kuang
TOP
7#

补充说明一下,PRO—JEC唱臂的偏压微调是通过调整鱼丝和唱臂之间的夹角进行,而且没有刻度参照,只能通过耳听。
TOP
8#

其实这只不过一些力学上和几何三角学上的玩意,力学上平衡了,几何三角依标尺对准了,加上调校好依唱头说明书提议的针压,调校就差不多有九成妥当了。这时再以播放测试唱片,以耳朵聆听左右声道的平衡相等去调整侧滑力大小便可。
TOP
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0#

看来玩LP真的要有很大的耐性才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