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议导线在音响器材中的影响 [复制链接]

查看: 1890|回复: 2
1#
        浅议导线在音响器材中的影响
执笔:再烧
N金属材料纯度的表示,与线材的种类无关。一般在科学量测时,有所谓的加法与减法,假设同样的材质,以加法量测,将氢原子等微量元素按比例计算,得到其纯度为5N。以减法量测,这些微量元素含量级低,几乎无法计算,就当成零,于是最终其纯度变为为8N。一个5N,一个8N,但它们是同样的东西。  

  
TPC电解铜  
OFC无氧铜  
OCC单结晶铜  
  
0Purity  
>99.9%  
>99.99%  
>99.9997%  
  
Specific Gravity  
8.75  
8.926  
8.938  
  
气体含量  

O2  
    

200~500ppm  
    

<10ppm  
    

<5ppm  
  
氢分子  
>0.5ppm  
<0.5ppm  
<0.25ppm  
  
结晶长度  
0.007M  
0.02M  
125.00M  
  
每米结晶数量  
150.00pcs  
50.00pcs  
0.008pcs  
  
导电率  

(以LCOFC为100%的场合)  
98.2%  
99.6%  
>101%  
  

虽然OCC有很多好处,但在许多名牌音响线中只有级少数高价产品才舍得用OCC,绝大多数仍然以OFC材料为主。  

一条好的音响导线,应该具备低电容、低电感、低电阻与低集肤效应等物理性,但并非绝对的。例如卡拉OK或专用的麦克风线,与电容量就没太大关系,反而要求有更低的电感,才能降低干扰。而数码线呢,主要要求阻抗准确,导体中心也要正确。事实上设计线材时有一套公式可以依循,包括材料、绝缘体等可用对数公式计算,一般他们都是计算好后先试做样品,再以仪器测量。  

音响导线的结构对声音影响极大。因为音响导线的电器特性不外就是电容、电阻、电感等几部分,同样一盘菜,就看大家怎么运用调理了。  

一般缠绕线的方法,不外乎有三种:以一条或三条裸线为中心,其余周围之裸线以此为中心向同一方向卷绕,称为[同心绕法];也有以全部的裸线为一体,向同方向卷绕的[集体绕法];另外就是采取折中的[复合绕法],大部分欧美制造的线似乎以采用[同心绕法]居多。  

最早的讯号线,基本上都是采用单芯结构的同轴导线,这是1930年代为了电话的长距离传送所开发出来的。由于低信号损失,一条导线上能传送多数的咨询,不易受外来杂讯的影响等,因此同轴导线能应用于所有的信号传送上。不过后来发现,一般的同轴导线其中心导体为一条单线,单线太细会使电器阻值增加;太粗的话,则频率高的讯号不易通过。因此有人将多数比头发更细的导线束成一股,使低频到高频的传送损失减少;但又有人发现,细线的截面积较小,中低频段的信号[流通效率]较高频差,所以他们利用不同粗细、个别绝缘的导体,负责不同频段信号的传输,如此即可避免集肤效应,同时又能够达到全面性的要求。同样的材料与同样的屏蔽,但只要线径粗细或缠绕方式有异,结果将相差十万八千里。  

包覆隔离也不能忽略。在一条线里面,除了最外层的隔离网或软质PVC包覆外,里面最多可以有十多层各式各样的填充与隔离设计。常见的填充材料有棉线、PE绳或PVC条等,由于绝大多数的导体截面积都是圆形的,因此必须要由填充材料填充,构成紧密扎实的支撑,以避免线材在曲折时造成压扁的现象。导体的绝缘处理,也有绝缘漆包、PVC以及铁氟龙等不同方式,各种绝缘材料的电气个性互异,设计者可按需求来选择。一般来说,一般来说,以价格最高的铁氟龙效果最佳。至于隔离层,主要是防止大气中的电磁波进入,使导线变成天线,常见的材料有铝箔、镀锡铜网等,甚至有用OFC无氧铜编制的隔离网。
分享 转发
TOP
2#

好文
TOP
3#

拜读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