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喇叭厂家谈如何选择喇叭 [复制链接]

查看: 3025|回复: 4
1#



文·【无花果】
  


你是否还记得第一次选择喇叭的情景?

口袋里装着几个月的储蓄,牵着另一半的小手,走遍所有的大平卖,请教了最具权威的“专家”,读遍所有能够到手的资料之后,还是一头雾水,前途茫茫。

随着影碟的普及,相信许多朋友对环绕声系统正蠢蠢欲动,最近适逢英国老处牌喇叭厂家Tannoy的两员大将来访狮城,其中一位是技术与开发部的老总Mr A. V. Garner,于是便请他从技术的角度,向读者提供一些选择环绕声喇叭的窍门。

首先,Garner非常郑重地指出,凡是不能胜任于播放音乐的喇叭,同样不适于作为环绕声喇叭。

选购喇叭时应注意的基本事项是:

清晰度
好的喇叭能使我们清楚地听到影片的对话和背景的音乐,使你毫不费力的跟着剧情走,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艺术思想,人生逻辑。

动态
必须能处理从细如虫鸣到粗如雷轰的音量变化。

高效率
高效率的喇叭能使你的扩音机的输出功率物尽其用。

高度承载力
在持续的高音量也不会失真。

现场感
如真如幻的声音使你没有融离感,完全投入甚至参与剧情的发展,由于现在的影片越来越注重用音乐来配合与传达影片的情节发展,除了人声及特别效果外,喇叭也必须能将音乐完整的再现,使你有如置身于音乐会现场。这样的话,你也可以将环绕声喇叭播放你心爱的唱片,一举两得。

售后服务
良好的商誉及维修服务,将使你在产品出现问题时,得到妥善的照顾,如果具有国际保证那就更好。

由于现今的影片及电视剧的制作大量应用背景音乐及阔荧幕的左、中、右音响来加强剧情的发展,为了使坐在房中央的观众能听到有如现场的音响,就必须像电影院那样的在房间的后面装上喇叭,这就是所谓的环绕声喇叭。

一般上,人耳所接触到的音域是从20Hz到20kHz,要制造出一个单一喇叭来处理这整个音域是不可能的。通常喇叭系统可分成以下的部分:

1. 从20Hz到100Hz是由一个特别的超低音喇叭处理,一般上都有本身的功率放大器。但要制造出惊天地、动鬼神的效果,绝对少不了它,举个例子,当你在听到直升机由前而后,“轰”的一声飞过时,如果你会赶紧把头低下,想找个地方躲,那就是超低音喇叭在作怪。由于低频是属于无向性的,因此环绕声系统只需要一个超低音喇叭便足够。

2. 从100Hz至20kHz 的音域是由低音喇叭单元、高音喇叭单元及分音器所处理的。大多数的厂商是将低音及高音单元放在同一个喇叭箱里,这是比较简单及经济的做法。

由于高低音单元之间的距离,影响到高低频的投射及产生时差,也就是说高低频率并不在同一时间里抵达你的耳朵,这也使到府上不同的角落有不同的频率响应,因此也就无法享受天衣无缝的音响效果了。

另一个问题是相位失真,既是说音像与原本或录音时所听到的声音不尽相同,相位失真改变了声音的谐波结构,而我们需要的正是准确的谐波以辨别乐器的音色。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将高音及低音单元放置在同一个轴上,既是将高音单元放在低音单元的中间,成为同轴双喇叭单元(Dual Concentric),因此所有的频率都是从同一位置投射出来,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便消失了。这就落实了“打倒皇帝位,与庶民同乐”的政策。

为了进一步提高喇叭的音效,喇叭音箱的转角呈圆形及将音箱切边,这有助于消除声音的衍射。所谓衍射作用就是将声音分解,正如三菱镜将光线分解一样,尖锐的边及角好比三菱镜,经过分解的声音将会显得不真实,因此要取得真正完美无暇的音质,衍射作用是一定减少甚至去除的。

既然一个完整的家庭音响系统需要那么多喇叭,喇叭的设计是否美观,能否与室内原有的布置合而为一,也成了考虑点之一了。

Garner接着说,Tannoy喇叭的设计正是符合以上的原理,由于Tannoy Studio Monitor的准确性、广阔的动态,杰出的功率承载,世界上有不少专业录音室都采用它,即使长时间聆听也不会觉得疲倦。

最近由Garner所领导的班子又开发了一项新的技术--Inductively Coupled Transducer简称ICT,除了具有同轴双喇叭的好处之外,在价格上也更具竞争力,ICT具有很高的功率的承度,动态及点状音源的优点,作为中央声道喇叭更是如虎添翼。

由于ICT的种种优点,使到它完全符合新一代数码环绕声AC-3的严峻要求,大大提高了家庭影院的音响水平。

为了配合不同大小的房间及经济预算,Tannoy环绕声喇叭可分为Screen1,Screen2及Screen3及三种不同的组合。Garmer特别邀请读者亲自到试音室,用耳朵及眼睛去体会Tannoy喇叭魅力
[upload=jpg]Upload/200611141450316707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11141450541814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111414513297762.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L版哪来的那么些资料呀?
TOP
3#

Jim Thiel东游记

文·【谭泽江】
  

提起Thiel扬声器,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吧?有趣的是,Thiel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可是其设计师兼老总之一的Jim Thiel却从未踏足新加坡,一切有关发行的业务全交由Thiel的另一位老总兼总裁的Kathy Gornik打理,Jim完全不理会人间烟火事而专注于扬声器的设计。

随着Thiel最新扬声器CS6的推出,Jim一反常态,随着Kathy Gornik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东半球,会见各大声响媒体及代理,可见Jim对CS6的重视。

CS6是一对三路分音座地式扬声器,采用的喇叭单元分别为一寸的半球形高音单元,四寸的中音单元,十寸的低音单元,以及一个十二寸无源的扩散器,所有的单元都采用金属振膜。

据Jim表示,金属振膜的优点是具有很高的硬度及经得起高度的压缩,能够有效地减少振膜的谐振,因此音质非常开扬,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清晰度。

CS6的高音单元与中高音单元以同轴式的方式嵌合在一起,一举解决了高频时差的问题,无论你坐在什么位置,高频的响应完全一致,提高了结像度及瞬态响应,此外,高音单元具有很长的磁隙,而围绕着高音单元的胶边也具有宽裕的活动空间,足以输出强大的能量。

中音单元振膜的结构有如三文治般,分别以铝/聚苯乙烯/铝压缩成形,能有效地引导高频的能量,解决了一般同轴式扬声器音波衍射的缺点。

低音单元的磁体重达十磅,固定于铜质的圆环之内,配合无源式扩散器,从而取得强劲与清晰的低频。

众所周知,多余的振动严重地污染了音质与清晰度。Jim以混凝土作为CS6的面板,杜绝了因面板振动而造成的音染以及能量的储存,令音像清晰稳定,至于音箱内部的设计,Jim也毫不妥协,所有喇叭单元都固定在铸造的支架上,从而杜绝多余的振动,而中音单元更装嵌在无反射的独立间隔之内。

理论上,Jim对CS6的设计已是全力以赴,但实际上,Jim是如何测试与判断CS6的表现呢?

Jim表示测试时主要是以监听为主而仪器的测量为副。在测试扬声器时也只用一只而非一对,所用的音乐只是单声道的,他认为这是最准确的测试方式。测试材料以人声为主,Jim说只要人声过得了关,便是一对好扬声器。CS6经过了四个月的反复聆听及校声才获准面世。

谁对Thiel的声音有最后的发言权?

Jim是也。

既然Thiel扬声器的测试以聆听为主,同时又以Jim的决定作为主导,相信读者都想了解Jim对音乐的品味与背景。

Jim六岁开始学习钢琴,直到今天仍然喜爱弹琴作乐,他也喜欢演奏吉他。十二岁开始对音响发生兴趣,于是便动手嵌制与修理收音机及其他电器。在大学里,Jim主修物理与数学。

Jim认为低频是扬声器的灵魂,他所设计的第一对扬声器便以电子分音的方式将低频延伸至30HZ,这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Jim认为,另一举足轻重的因素是相位与时间的一致性与连贯性,这也是Jim设计扬声器的基石。相信读者都注意到,在Thiel的标志下,一定印上一行Coherent Source Loudspeakers的字样。

谈到THX扬声器时,Jim说THX在许多方面为环绕声音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却不同意THX为扬声器所订下的规格与标准。Jim认为THX的规格限制了扬声器的扩散度,原因是为了迁就差劲的录音,而非因为扬声器的局限,这无疑是一种开倒车的行为。

另一个令Jim不满的是THX的后声道采用Dipolar扬声器,虽然THX使用Dipolar扬声器的原意是为了营造空间感,不过却因此而改变了声音的本质,也模糊了声音的方向性,更何况空间的营造是可以通过录音的方式而取得,又何必削足适履呢?

随着单端式胆机的复苏以及配合其细小的输出功率,发烧友对高效率扬声器,如号角式扬声器的需求越来越殷切,Thiel是否会考虑推出号角式扬声器?

Jim说号角式扬声器只是设计高效率扬声器的一种方式,可惜的是号角嘴本身就有严重的音染,而且会产生90* 的相位差,号角扬声器的低频也下潜得不够低。因此他不会考虑制作号角式扬声器。

从多年来采访各大厂家的经验中发现,音响设计师一般上较从事市场行销工作的人员更为务实,对自己的专业也有深入的认识,不像一般行销人员“知之为知之,不知也装知”地胡扯一通。

Jim Thiel这一趟东游,确实令大家对他与Thiel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upload=jpg]Upload/2006111414545638283.jpg[/upload]
TOP
4#

拜读!
TOP
5#

新加坡的音响杂志上的内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