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环境立体声Ambiophonics [复制链接]

查看: 5619|回复: 28
1#
环境立体声Ambiophonics
要把环境立体声这个概念清晰地描述,是相当繁琐、复杂和唠叨,但既然它是国外提出来的新东西,笔者只好免为其难地尝试。

环境立体声(Ambiophonics)是结合开发一种很少被应用的、但是却具备很多文献可查阅的、与心理声学原理吻合的、与好的现场音乐演奏空间设计相似的、基本上能够在家庭聆听房间里营造出可信音乐会大厅声场的方法。在一般家庭聆听室里,想营造出可以乱真的音乐剧院音场环境立体声,令聆听者彷佛进入表演现场一般的空间中、令聆听者的外耳和脑子里听觉认知的特性适应,亲切地使听觉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最小,放弃传统的立体音箱等边三角形摆位,经由计算机再创造早期的反射和残响音场,消除前面音箱的串音现象,并将家居音乐剧院的宽频带残响时间降低到小于0.2秒。

在国外,第一个全比例改型的环境立体声家庭音乐院,已经制造出来并进行了测试,证实了以环境立体声的回放技巧回放出来的声音,是两声道立体声(2-channel stereo)或环绕声(surround sound) 聆听配置的有价值继承者。聆听舞台的音乐会录音时,聆听者能够首尾一贯地、产生「你在音乐会那里」的感觉;甚至在聆听回放密纹唱片、超级的密度激光唱片(DVD-audio) 、或激光唱片CD时,耳-脑系统将会接受如真正的激光唱片,歌剧的现场声场。
分享 转发
TOP
2#

好贴,收藏!
TOP
3#

取代立体声达成音乐厅现实主义

环境立体声:在家再创造音乐厅经验

喜爱音乐的人有本质上只有二个方法,去欣赏传统的声学仪器音乐演奏:一是去到音乐会厅或其它的礼堂,其次是在家里聆听无线电/电视或回放录音。这里所讨论的技巧,是致力使你在家里聆听音乐的经验,可以同样地体验到现场可听见地的刺激磁紧张的活生的经验。那些音响爱好者共同构思再创造他们的家庭音乐厅声场的梦,努力不竭地想营造一种「你是在那里」的感觉,我们可以替他们绰号为「环境立体声爱好者ambiophiles」,我们称呼营造一种「你是在那里」的感觉的科学和工艺学「环境立体声」。

环境立体声定义问题

Barry Willis 在 Stereophile 杂志 (1994 年八月) 中写:「任何的音乐可以在一个聆听房间中,由一套二声道的家庭声频系统真实地再生,而与现场没有产生空间观念的差异,是可笑的事。」

Willis 先生当他写了那些句子的时间完全地正确,但现在读来却不会认同了。因为环境立体声已经成功地运作,它的目的是精密地使家庭音响聆听房间,相似于现场的演奏的空间。Willis 先生继续说:「目前最好的分离式多频路环绕声系统,只能提供的周围感的一种错觉。」有经验的 ambiophiles(稀罕的族类)会同意,但同时也会指出环绕声故意地设计产生「他们在你附近演奏」的错觉,例如电影刺激的瞬间,总是去是「身历其境似的」。最后,Willis 先生彻底丧气,写道:「音调的准确度,是最好的传统的声频系统所企望的;真实的空间准确度,是无法产生的。音响产品应该放弃这种追求的。警告:再现的音像是一点也不会栩栩如生的。」

听了Willis 先生这翻说话,我们又不需要绝望。经过十年专心致力于的实验,二声道「栩栩如生的」回放密纹唱片或激光唱片已经产生,并且只以声道保真性绝对对原音。真的难以相信,环境立体声以二声道录音制作,比较其它与音乐有关媒体的录音技术, 如环绕5.1 声道、多咪多声道的超级密度激光唱片(DVD-audio)等更好。是的,环境立体声的方法,在这里描述的没有能够精密地复制一个特别的音乐厅,但是它总算能够产生一个音乐厅和一个生气勃勃的舞台,可以建筑学上的存在,真实的缩密包围着,而且够栩栩如身处好席位聆听现场音乐演奏一样。

笔者在手有一些数码录音是环境立体声制作,聆听起来的三维立体感的确可以乱真,如飞沙走石的《源氏物语》、幽灵四处出现的《轮回交响曲》、一些试音碟所摘录的电影立体声场面等等……的确有身历其境的感觉。
最后编辑harvey
TOP
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8-19 11:17:59 发表的内容
对房间的声学参数要求很高吧?


抱歉,现在还未想揭晓,还想故弄玄机,请继续读下文。
TOP
6#

传统音响爱好者的信条

很多认真的音响热心家,目前仍然认为可能营造音响舞台音像的,音像甚至可以延伸超越音箱位置,只是采用普通的音箱摆位、如聆听者与二个音箱成接近等边三角形的形式摆置。

他们有信心认为完美的音箱、放大器、激光唱片、密纹唱片或 96/24数字化CD光盘驱动器、特别的导线等等,将会产生他们所追求宽阔的、清晰的声像、音场深度感、现场包围感、透明度。

很多人也相信音响爱好者-等级的设备,是经过费煞心思的适当地选择和调校搭配的,结合以讯号路径省略(简约)主义构思,比简单的声学听聆听房间处理,便有可能产生一个高保真性的、深度与宽度都很满意的声场。一些音响玩家主要地喜欢听小型的室内乐合奏,很容易觉得「他们在这里」;小的爵士乐、小型爵士乐团听起来这样像Chesky目录所写的;因此就没有必要去追求现实的管弦乐的或歌剧院式的声场了。

他们强烈地感觉到,大型的交响乐的、歌剧的古典声音的再现,不应该与高档音响器材本身有关的。因此,在高保真度展览会、陈列室等场合,哪里用的测试软件录音,几乎所有都是小型爵士乐团的、通常所组成的只是人声,或以吉他和小打击乐伴奏。

许多时候深爱音响的忠实的家庭聆听者,喜欢由录音话筒捕获的后面音乐厅残响适当地再生,连同从较前面的音箱直接的声音一起。

以录象机般欣赏音乐的音响爱好者的新族群,多数信服于那种音乐厅环绕包围感,由特别地编码或直接地从多通路的录音,输送到二或甚至四个环绕声音箱,而达成「你在那里」的错觉。这一新族群有时会受到那些认为这样处理过、不是单咪录音技术的人所咒逐。

从各方面来看,这些盛行很广的的矛盾概念和误解,究竟这种特别的、仍然基本上以立体音响的方法的设备,能够回放怎样显着效果的、好听的、甚至剌激的声音呢?来自认真严格的立体再生设备制造厂商的压倒性多数产品,都能够真实地把音乐声音一流地再生。但是以传统的方法来在家里抒展这些超级设备的话,已经像走进了死胡同,声音聆听起来平淡沉闷、会令人打呵欠,这就是平淡真性、真实与空间现实主义的分野。
TOP
7#

曾见过不少发烧录音用上 Ambiophonics,但可惜这些概念在大财团手才有实力开发实践,但又因利字当头往往给简化贬成如电脑多媒体之流。。。。
TOP
8#

Wilmer威馬 在 2005-8-19 15:20:18 发表的内容
曾见过不少发烧录音用上 Ambiophonics,但可惜这些概念在大财团手才有实力开发实践,但又因利字当头往往给简化贬成如电脑多媒体之流。。。。


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色,很多新发明要不被购买雪藏,要不资本家看不起而资本小而没法发展!
TOP
9#

recorders 在 2005-8-23 12:07:27 发表的内容
这篇文章没有下文了??


因为网友的冷落,我偷懒不翻译下去了,抱歉!
TOP
10#

为什么不能,总会有知音人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