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该雄起了——中国文化的 自信力! [复制链接]

查看: 39349|回复: 57
1#







  



《一部伟大而经典的音乐作品》      

       这部诞生于1964年,停演于1976年,重演于1992年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值此中央芭蕾舞团建团35周年经典名作回顾演出之际,于1994年5月22日晚,我在深圳大剧院终于观赏到了由乐团首席指挥、著名指挥家卞祖善先生担任现场指挥,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伴奏,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这部现代经典芭蕾舞剧。
       对于《红色娘子军》的音乐旋律我已有极为深刻的印象了;但是,那天晚上观看现场演出时给我印象最为深刻、冲击力更大的反而是美不胜收的“舞台场景美”,每当一幅幅美仑美奂的舞台场景出现在我眼前时,在给我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令我的整个身心慷慨激昂不止……

       当“曲美、人美、舞美、场景美”等汇聚交融在一起时,一次又一次的把演出现场推向了高潮,既让人激动亢奋、又令人沉迷陶醉……
       无疑,这真是一部伟大而经典的、艺术感染力极强的现代芭蕾舞剧作品!
       很有幸,2011年6月23日晚上,我与老伴、女儿在常州大剧院又一次观看了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这部伟大而经典的芭蕾舞剧作品,虽然已经相隔了十七年之久,然而每每当音乐和舞台场景出场的那一刻,还是马上会给人“眼前一亮”且依旧会让人“慷慨激昂”的……

       相较于1971年版单声道
录音的 CD唱片,2012年新版《红色娘子军》的 CD唱片无论是演奏还是录音均可称得上是难得的上佳作品!
       音质细腻通透,音色真实自然,弦乐器的表现尤为迷人壮观,音场宽阔,动态规模感庞大;男女声合唱其音色优美、情感表达准确且极富音乐性,整体的演奏水平则是相当出彩……
       可惜啊!可惜!1971年版原作品配器中的中国乐器诸如“竹笛、琵琶、柳琴、三弦、芦笙、唢呐”等皆被“全盘西化”了,全部改由“短笛、小提琴、长笛、小号、双簧管”等乐器替代,它不仅缺乏了形象感染力,也淡化了浓郁的感**彩,也
让原本极具“中国特色”的芭蕾舞音乐作品亦黯然失色不少……

       本是一个可以让世界人民了解和欣赏中国特色芭蕾舞剧作品的绝佳机会,其透过音乐作品进而更进一步了解和鉴赏中国乐器之乐队配器的天赐良机,然而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在世界音乐作品史面前,我们有一些人真的很配合、且一厢情愿地“自废武功”……
       ——正所谓:经济领域的 GDP已经上来了,真心希望文化领域、尤其是人文自信的“GDP”也能早日上来!




分享 转发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2#





            

       香港雨果唱片公司,是国内最知名,也是最早的发烧唱片公司之一,1986年由音乐家出身的易有伍先生创办。其特色是以出版中国民歌民乐,戏曲曲艺,管弦乐作品以及由中国人演奏或指挥的外国音乐,其核心便是以“中国”二字为其一切制作选题的出发点。
       我尤为喜爱
香港雨果公司早中期录制发行的一些 CD唱片,其 CD唱片的声音风格与录音师易有伍的“形貌”颇有几份相似之处——朴实、利落,明晰、流畅!

       《乡梦》由薛伟担纲小提琴、王耀玲钢琴伴奏,演奏的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小提琴名曲,旋律很优美,音乐好听极了……
       虽然只是一把小提琴,但薛伟在 G、D、A、E 四根琴弦上的拨弦与运弓演绎,其能量感与气势感堪比半个小型乐队一样的震撼……
       虽然只有一把小提琴和一架三角钢琴在演奏,但其呈现在听者面前的音乐感受仿佛就像是一个大型音乐作品一样的恢宏……

       ——《乡梦》,小作品,大气场!
       ——《乡梦》,雨果经典中之精品!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3#











       《鼓王》这张 CD唱片虽然是 2000年 5~7月间的录音,然而,经典就是经典!即使在十九年后的今天拿出来欣赏,它依然还是音效惊骇、魅力四射!
       从曲目选择、乐器配器、演绎效果来看,它还是多少有着之前《响韵》与《龙韵》两张 CD唱片的一些“影子”,不过,曲目与曲目之间的“连贯性”就要好多了,进而让其可听性与欣赏性也得以大为提高;也就是说,听《鼓王》时,会让听者情不自禁的、一曲接着一曲的往下听,而且还有听了一遍还想接着听第二遍的强烈欲望……
       《鼓王》中的曲子几乎是首首都好听、动听,其音响效果则是曲曲都可以拿来做试音之用!
       《响韵》与《龙韵》这两张 CD唱片,无论从选曲、配器,还是演绎效果来看,都无可挑剔,但多少给人感觉有点“深”的味道,拿来做“试音”用绝对棒;但如果用来欣赏,多少还是觉得曲目之间的“跨度”有点大了……
       《鼓王》这张 CD唱片可以说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了!也可以说,《鼓王》是于建兵与李小沛合作制作的最为优秀、最接地气、最具欣赏与收藏价值的一张 CD唱片!
       每每把《鼓王》从头到尾听下来后都会给人以刻骨铭心式的感受:棒!真是棒!太棒了!
       其中的“夜深沉”与“鸭子拌嘴”及“**磨牙”三首曲子,更是令人百听不厌、震撼着迷……
       ——《鼓王》,棒!真是棒!太棒了!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4#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5#





        好听,真好听!
       这是一张由家喻户晓的十一首民歌所改编的,籍由
笛子与二胡、琵琶、萧、埙、唢呐及小提琴和吉它等演奏的器乐作品专辑 CD唱片;
       每件乐器其优美的音色,丰富的细节,扎实的质感,充沛的泛音,清晰的共鸣等均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美仑美奂……
       乐曲悠扬,曲调婉约;而且,每次聆听都是从头一直听到尾的,非常愉悦舒缓、舒服养耳的音乐……
       但是,如果音响系统没有调整到位,高频就会有些明亮刺耳、低频则会“嗡嗡”朦胧模糊的…… 
  
       无论国乐还是西乐,或弦乐或人声,又民歌还是爵士,只要旋律优美、动听感人,且都是好音乐,无所谓高低、贵贱之分!
       还是那句话:无论是选曲、编曲,还是演绎、录音,它皆是这个系列专辑中最好的一张,整体的完成度很高!故,非常值得欣赏和收藏!
       ——《戏竹(叁)》,好听,真好听!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6#



       小提琴的音色优美,歌唱性好,且极具感染力……
       如果在您的音响系统上所听到的 18把小提琴声音是:细细的、柔柔的、甜甜的,甚至还有点飘飘的,那还远远不够……
       ——小提琴的质感、密度,尤其是 18把小提琴的“群奏感”表现则是非常出色!而耳熟能详的 12首经典曲目则旋律优美、首首动听,优雅抒婉、琴声怡人,真可谓百听不厌、老少咸宜的优秀作品……

        再就是,音响系统调整的越到位就越能听到它内在的、深层次的“和谐”之美……
        无论是选曲、编曲,还是演绎、录音,它皆是这个系列专辑中最好的一张,可称得上是国内 CD唱片中难得的佳品之作!非常值得欣赏和收藏(尤其是 2002、2003年发行的版本最为真实、自然和流畅)!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7#



        《音乐周刊》: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至今仍是一个演唱诠释的经典模板,李娜可以说是中国歌坛最大的异数。论身材长相,她绝对属于一万个人见着都会劝她另谋生路,别在演艺圈混了的那种,但是如果论才艺德行,却又是可以让所有人竖起大拇指连声感叹。

       《笔下人间》:这些人评李娜,还是不大懂得李娜。要是能细细的、全面的听听李娜的歌曲,就会知道,她其实是有“野心”的:她竟将所有具有代表性美感的歌曲都唱到了完美的程度,其嗓音表现技巧的能力是达到完全的自如的,其处理的切当更反映了她理解歌曲的深度是别人都不及的。在我看来,中国歌曲,到李娜已经达到巅峰,她一人在峰尖之上。


       李娜自评:在《青藏高原》被认可的那一天起,我就清醒地触摸到自己,我的艺术个性就是没有个性。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我先把自己撕碎,然后有意识地参与创作。我想表现我的艺术空间,我的艺术个性根本不会受到束缚。
       我的作品拿到国际上去,我也不怕。我是独特的、中国的。再幼稚,是我自己的。它是自然的、纯朴的、冲动的、有生命力的。我希望我的歌别人都能听懂,雅俗共赏,但不容易唱。
       在功名上我不想与别人比较,我只想在艺术上比较。我的东西来自我的生命。大家现在已经肯定了我的现代唱法和原始唱法的结合,下一步我需要稳住这种感觉,挖掘新的东西。《青藏高原》仅仅是开始,我是一个中国歌手。我要让外国人觉得中国的东西也是望尘莫及的。

       《嫂子颂》,女性的嗓音,唱出了男人的味道,男人的感情,融入了女性的温暖,这无疑是李娜声音超越性别意识的一个最好的代表,中性立场造就独特的娜式曲风。

       李娜歌曲独成一派,无人可以模访其内在灵魂,这在李娜遁出歌坛后的十多年中国歌坛发展现状中得到证实。用句当今时髦的词语,李娜歌曲里所透出来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冲破女性角色限制而形成的独特歌唱视角,其无人能及的“娜式曲风”,给中国流行歌坛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给有福聆听李娜歌曲的人们以别样的美的听觉享受。相信历史会给李娜歌曲一个最终的评价。
       谷建芬:李娜的《青藏高原》演唱中,唱得登峰造极,但这还不是李娜音乐才能的全部。我们许多的音乐人都是通过她的这首歌,重新又认识了李娜,我们很惋惜她出家。
       学者田青音乐人黄荟(《苏武牧羊》词曲作者)对李娜共同的评价:李娜是个精灵,在音乐上则是个声乐天才!
       张千一:她(李娜)的藏歌格外动听!以前我只听李娜唱流行歌曲,没有听过她唱藏族歌曲,这次听了后,我发现李娜演唱这些歌曲格外动听,尤其是尾音的处理,非常到位......       我更喜欢李娜的《青藏高原》,客观准确!《青藏高原》这首歌曲,可以说是为李娜量身定做的。

       《1963年7月25日出生于河南。5岁时父亲去世,从小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李娜后来成为河南省戏曲学校75届表演班学员。毕业后,李娜先后去了河南省豫剧团、河南省歌舞团,再后来又去深圳学习唱歌,随后又漂流到北京。十年里,她先后为160多部影视作品配唱了200多首歌曲。此后在山西五台山普寿寺出家为尼,法名释昌圣。       她唱了十年歌,李娜的歌要比李娜的名字有名多了,《好人一生平安》、《苦篱笆》、《嫂子颂》、《女人是**》、《走进西藏》等影视歌曲,几乎是家喻户晓。特别是《好人一生平安》,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点歌率最高、流行时间最长的一首歌曲。》

       《无论是艺术界的名人大师,还是一个普通人,听过她的歌声无不触动。李娜的歌声实际上已经超出普通歌曲所要表达的,那是一种境界,对生活、对人生的各种态度和看法。如果说李娜的歌唱极为珍贵,红音堂这张重制后李娜经典歌曲集则是对李娜的致敬。》

       《歌唱有三种境界:一是声音的个性,二是艺术的个性,三是技巧的个性。技巧的个性是最难达到的。象美国歌星惠特妮·休斯顿可以算做掌握了技巧的个性,她对歌曲的处理是绝对的惠特妮个性,没有人再会象她那样处理,也处理不成那个样子。李娜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时,也达到了这种自由的境地。每个字、每个颤音,你都只能说成是李娜式的,以及整首歌的音域都是李娜式的,这种超化的境界已是旁人无法模仿出来的了,那种李娜演唱中打动人心的地方,也只有李娜演唱时才会出现。》
       《李娜坦言,她的声音没有什么先天优势,全是后天“自我摧残”出来的。李娜的声音可以在三个八度的音域内自由驰骋,在纵横无碍的空间中能将作品发挥得淋漓尽致,她的歌唱技艺已达到了一种自由王国的境界。李娜的技艺,使得作曲家们在为她写歌的时候可以充分地、自由不受拘束地发挥自己的创作灵感,因为,李娜无论从音域、音色、以及技巧上都可以任意驾驭。》      
      
       还是远在 1997年的深圳,有一次去公司员工宿舍办事,看见一本杂志,刊名已记不住了,大致翻了一下看到有关歌手李娜的介绍,跟员工打了招呼就把杂志借走待晚上再仔细阅读……
       杂志内中的一篇文章说到:李娜曾去北京拜师学艺,也算是“北漂”一员;由于手上拮据,有时只好借宿到朋友或同事的家里,为了免得人家“嫌”,她的行李箱中一直放着一套“床单和被罩”,一旦借宿人家时,就会把床单和被罩拿出来用上……   再就是,有一些歌手都是想方设法地、通过旁门斜道走捷径的方式来“拜师”、“学艺”的,以便早日成名获利;而李娜则不同,她在北京期间一直都是在“认认真真”的拜师学艺,按照老师的要求,几乎每天都是早早地起床开始练嗓子……


       ——李娜的歌,“大气从容”且“气贯山河”!

       ——听李娜的歌,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她是那么的认真和投入地在唱歌!    
       ——听李娜的歌,就好似是在听她讲述着一个个既古老久远而又仿佛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且百听不厌的动听故事;并随着流动的旋律,使听者情不自禁地融入到那迷人故事的海洋之中……
       ——听李娜的歌,就好像听古典音乐一样,她是需要您“正襟危坐”地来欣赏的!只有这样,您才能进入到她的音乐世界之中,您也才能会被她的音乐故事所深深的吸引和感动……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8#





       童丽出了很多个人专辑 CD唱片,真的很多、很多……
       但是,我却独爱这一张专辑!
       理由:首先是专辑中的 13首歌曲且首首都好听极了,基本上也是“每次聆听都是从头一直听到尾的”……
       再就是,童丽的演唱也是最为自然和真切、最有感染力的……
       童丽的嗓音温暖、细腻、甜美,且富有光泽;
虽然都是一些翻唱歌曲,然而童丽通过其“温柔、舒缓”的独特演唱风格,却能营造出一种截然不同的音乐美感,也让听者体味到了一番全新的音乐享受……

       有一个场景今生难忘!
       一日,老母亲坐在卧室的床边,全身贯注
地把童丽这张专辑 CD唱片“从头一直听到了尾”……

       之后走过来问我:这是谁唱的?是邓丽君唱的吗?唱得可真好听!声音很柔、很美!
       平时我在家里放各种类型的歌曲专辑可谓无数,但能博得一位近八十岁老太太如此的专注与钟爱,这可是唯一的一次!


       ——没有刻意过分突出的“喉音”和“气声”……
       ——没有刻意
夸张放大的“人声”和“低频”及“乐器形体感 ”……
       ……
       ——这一张专辑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刻意”的去演唱和录音!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自然和真切、专注和动情……
       ——这一张专辑的录音水准则是相对均衡和适中的;但如果您听到的声音为:臃肿浓厚的中频,朦胧模糊的低频,夸张庞大的音像……那就说明在
器材搭配与调整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听童丽,就首选这一张专辑吧!
       或,面对无数张童丽的专辑,其实拥有这一张专辑就足矣!
       又,在众多的“翻唱”歌曲专辑中(曾被一些音响文豪喻为“口水歌”),这一张专辑也是难得的、值得欣赏和收藏的 CD唱片之一!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9#





       与大部分主流唱片公司所发行的歌曲专辑不同,陈洁丽的歌曲专辑基本上都是以节奏舒缓的“慢歌”形式出现的,其实这也正是雨林音乐制作有限公司的“特色标志”,基于此,“陈洁丽歌曲专辑”也好、“雨林音乐制作有限公司”也罢,在当时皆已成了最为与众不同且独树一帜的、以及非常旺销的流行歌曲系列专辑 CD唱片之一……
      
其实陈洁丽的嗓音音域并没有那么的宽广和扎实,尤其是在中高音域则更是如此,如果按照原谱去唱,或许歌曲的很多地方就很难给“顶”下来的……
       然而,陈洁丽却有着一种独特的嗓音音色,宛若一位 17岁的少女般,给人一种“青春、清新”的气质与气息,甜美又纯净!
       虽然多为一些“翻唱”歌曲,但
陈洁丽却以她特有的嗓音音色、再以这种“慢歌”形式给予重新演绎,这些老歌仿佛就像是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与音乐画面一样,令人耳目一新,再加上重新编曲与配器及上佳的录音制作,进而让每一首歌曲的音乐性与可听性均得以大为提高……故,在整个零零年代,尤其是在初、中时期,广州市区的大街小巷几乎都在同时播放着陈洁丽的歌曲也就不足为怪了,其实在全国很多的一、二、三线城市和地区也大都是这样的……

       至于
陈洁丽的个人专辑 CD唱片那可真是多了去了……
       《靓声之选 陈洁丽》
这张专辑收录了自陈洁丽出道以来包含各个时期专辑中的一些精选歌曲,或许不一定首首都是那么地动听,但如果想欣赏陈洁丽的歌曲,此张专辑或许是最为捷径、最具代表性的专辑 CD唱片了!尤其是其中的:“01我怎能离开你、03人约黄昏后、05陪我看日出、13明月夜、17醉花时”这几首歌曲,总是能让人听得神情气爽、乐而忘眠……
       陈洁丽的演唱很朴实、很投入,却又很简单、很自然,包括编曲配器与乐队伴奏及录音制作等,都很少有“刻意”或“夸张”之处——既没有故意“憋气压低嗓音”的人声表演,也没有“压中频、提高频、增低频”的录音制作,整体均显得很和谐自然!
       ——“宛若一位 17岁的少女般,甜美又纯净,青春又清新”!这就是陈洁丽“定格”给我们的音诗画面与美乐享受……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