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Fever 老師到我家較聲記 [复制链接]

查看: 24727|回复: 91
1#
上星期六, fever 老師到我家較聲, 使我家的音響組合幾何級的提升, 好像打通了其經百脈! 使我感到奮鬥了5年的hi fi之路終於到達收成期! 在此小弟希望跟各位hi fi同好分享一下這寶貴的經驗和我內心的喜悅
未入正題前, 先講講小弟的現有音響系統:
黑膠音源: SOTA COSMO+ TRIPLANAR VI+ BENZ RUBY Z

CD音源: 台灣DIY ZONE CD PRO 2 (經瘋狂犘改)+ AUDIO SYNTHESIS DAX-1 解碼器
前級: SPECTRAL DMC-10 (DELTA)
後級: MELODY H88
音箱: DEFFINITIVE TECHNOLGY BP-10B
超低音: DEFINITIVE TECHNOLGY SUPERCUBE 1
其實黑膠組合,音箱, 超低音是我大約一年前才換, 之前小弟用的是REGA PLANAR 3 作音源, 音箱是 THIEL 1.5. 那時FEVER 老師來我家聽黑膠的評價是: 流行歌(中文歌)尚可, 古典完全不合格----當我一播CLASSIC RECORD 如`皇家芭蕾, 奶媽, 天方夜譚時, 他10秒不夠就叫起針, 令小弟相當沒懚. 我以前跟FEVER 老師到其他發燒友聽CD 他都沒這麼挑惕, 但對黑膠他是以特別要求高的鑑聽標準! 哈哈, 相信有其他朋友都中過招吧!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3/2/6 23:59:18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Fever 老師到我家較聲記

想問問各位師兄, 怎樣上圖? 我己將圖縮到150k 的jpg檔但仍不能上....
TOP
3#

圖如下
i phone 058.JPG (, 下载次数:3)

我心愛的黑膠組合(2013/2/14 21:30:06 上传)

i phone 058.JPG

TOP
4#

benz ruby z + triplanar 6 唱臂
i phone 059.JPG (, 下载次数:1)

benz ruby z + triplanar 6 唱臂(2013/2/14 21:36:24 上传)

i phone 059.JPG

TOP
5#

對不起, 各位師兄, 因過年時間, 小弟較忙沒能上稿! 在此祝各位今年HIFI愈玩愈進步, 蛇年行好運!
小弟的舊唱盤+音箱, 是4年前入手的, 當時我的要求只是播簡單音樂(人聲為主)耍夠厚, 中低頻要勁而有力. Fever 老師的大挪移, 在音箱/器材上壓書等校聲法我亦有跟足去做, 奮鬥了2年我整套音響都達到預期目標, 播一般DG的室樂也有板有眼! 但在這期間, 小弟不斷受FEVER老師和DICK兄荼毒, 他們經常帶我去聽現場古典音樂會, 教我聽不同類型的古典, 不同唱片公司的代表作互相比較.等等. 使我發現原來古典音樂的汪洋是那麼浩瀚! 由原本聽古典是為了測試HI FI 的心態變成真的愛上甚至沉迷了!
以前FEVER老師到訪我家, 如前文所言叫起, 小弟當然求他幫幫忙校聲, 例如再微調音箱擺位, 或者其他他的獨門絕招但他都沒出手.. 原因是……下回待續
TOP
6#

續前文, Fever 老師說播天碟古典錄音是對一套音響系統需要極高要求, 系統的頭關(黑膠盤, 臂, 頭), 尾關(揚聲器, 超低砲)之影響極為重要. 舉例說, 有很多天碟, 它是以近mic去錄百人的演奏, 當去到高潮時其左側小提琴/中提琴會製造出大量音壓, 理想的重播效果/現場的重播效果是令那些大量的高音向上升然後在天花板360度擴散. 又例如在右側超低音的泛音(來自一組double bass 低音大提琴), 往往能夠和我剛才所講的左側堂音造成左右, 強弱對比, 共嗚-------此乃天碟所謂的天味也!
小弟當時的頭尾二關距離天味甚遠! 所以fever 老師說搞什麼都是浪費時間! 人生的時間確是十分寶貴! 不宜浪費哦. 小弟終於下定決心換音箱, 加超低音砲! 考慮了很久和比較過不同價錢, 牌子的產品, 最後選擇了現用得非常滿意的DEFFINITIVE TECHNOLGY BP-10B+ DEFINITIVE TECHNOLGY SUPERCUBE 1.
i phone 060.JPG (, 下载次数:2)

bp-10b 音箱(2013/2/25 18:26:25 上传)

i phone 060.JPG

i phone 061.JPG (, 下载次数:1)

supercube 1 低音砲(2013/2/25 18:26:25 上传)

i phone 061.JPG

TOP
7#

沒想到arronhuangzp兄有此回應, 不知兄台是否指小弟在吹噓呢? 如真的是這樣, 小弟想在此證清幾點:
1.
小弟從沒自認什麼校聲高手, 著文乃為分享一下玩hifi 的經驗
2.
小弟認真玩hifi 的年資大約5, `這樣都能自稱前輩的話, 那世上的前輩高人未免太多了! 不知兄台是否這種前輩呢?
兄台對用書壓音箱似乎有些見解, 看似嘲諷, 亦可能是小弟誤解了! 不過, 我對此道亦有些體會, 想跟各有興趣的同好分享一下.
書壓音箱/器材(CD機/前後級功放), 乃重量避震校聲法之其中一種! 對音效不一定有改善, 要視你的器材質數, 鑑聽空間大小和你要求的音量.
基本上, 當一套音響器材有一定的水準時, 音量的增加會同時提升音場的高度, 深闊度, 聲音的密度. 但當提升到自己理想的音場比例時, 音箱的諧震會造成相位飄移, 高音叫(衝), 這情況通常會出現在50-100多平方尺的鑑聽空間. 故此, 書壓音箱對此就有所幫助, 適量的書會增加系統在大音壓時的穩定性, 使定位更SHARP, 改善高音的失控, 人聲或低音更有質感! 但請記緊是適量的書, 過量會影響音樂的動感和靈活性!






這道理好比車, 日本車的引擎出力可比美歐洲車, 但當高速行駛時日本車往往又飄又不穩定, 何解? 因其車重/鋼水差過BMW/BENZ 等歐洲車一班, 但價錢方面日本車又便宜很多.日本車只需改良車架之剛性可追近價錢貴好幾倍的歐洲車. 好比壓書, 同樣是改良音箱在大音壓時的穩定性, 既方便(沒效果時只時把書移走)又不花錢, 何防一試也?
當然, 名廠的貴價音箱已將高音壓時諧震對穩定性的影響計算在內, 小弟也聽過不少超過10萬元的音箱如ATC50,100, JBL9900, WILSON WATT仔, grand slam , thiel 5, thiel 7 等等都不須壓書都能”高速行駛”. 但如果沒錢買這些名器, 選擇一對相對平價但”有潛質”的揚聲器’再配合種種的校聲法, 將慳下來的錢去投資線材, 音源, 電源處理等等往往比盲目追求名器所得到的聲價比為高!
不少人認為書壓音箱後會使聲音變得又實又死. 我認為這只對了一半-----應該只能說在音量不變的確會令聲音的結象實了, 但可能影響了原本音象的伸展. 在這時候應該增加音量看看有什麼改善了, 書的數量也應該一本本的加上, 換句話說書的加減跟音量互相配合. 直至到達基本的標準, 何謂基本的標準呢? 下文待續….........
TOP
8#

所謂的標準, 個人認為要做到唱人聲時口型的發聲點是有一個人的真實高度, 人聲發於左右音箱的正中間, 前於音箱起碼半尺的距離, 鼓的音發聲點在音箱後2-3尺的距離且鎖於後埸, 高音的結象則在人聲和低音鼓2者之間----這是唱一張入門級發燒CD---童麗對話11最基本的要求! 基本上有一個絕對正確的相位才能有正確的聲音伸延, 才能再追求音象的密度, 細緻度!
TOP
9#

話說小弟更換了音箱, 低音炮, 最後還大出血地買了現在的黑膠組合後, 感覺像進入了另一迷離境界! 低音下潛力, 結實程度跟以前的THIEL 1.5完全不能比擬(DEFFINITIVE TECHNOLGY BP-10B最低頻寛為20HZ, DEFINITIVE TECHNOLGY SUPERCUBE 1最低頻寛為13HZ-----此可使音樂的重播在不失真的音量區域就能有足夠和豐滿的中低, 超低音的質/量感! 人聲的細緻度大幅度提升, 口型的變化/定位, 伸延的方向, 強弱對比表演得鉅細無遺. 高音結象的個別立體感更加是以前怎麼都做不出來..
不過, 音箱/低音炮和BENZ唱頭都是新, 需耍時間去熱身! 小弟用了半年的時間去煲, 在去年7月份左右再請FEVER老師到來, 希望得到他的讚許(只要他肯聽畢一首樂章而不叫起針就算是的), 也希望他動手幫我再微調使我的HIFI 更上一層樓! 可惜..
往往事與願惟, FEVER老師當時聽了30秒左右就叫起針了..那些還是我自以為播得不錯的唱片..他說我當時已跟以往THIEL+REGA 時天淵之別, 不過距離應有的表現還很遠哦! 原因是音箱和唱頭都未煲夠, 至少要再等半年…………於是小弟唯有川繼續煲, 真無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