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对一些碟片的感受...... [复制链接]

查看: 105826|回复: 236
1#
一直想重开一个这样的帖子,因为以前曾经开过,但在168论坛无数次的升级行动中,我的这些老帖子都丢失严重.....在这个帖子里,不打算对器材唠叨太多,只是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音乐欣赏路上的成长历程,喝喝茶,听听音乐,是每天不可缺少的事情,它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在别人送别老掉牙的CD碟片之时,我开了这个帖子,并不是要跟他们对着干,而是让我等老烧友,找回一些过去的感觉罢了......
此贴会不断更新,会很长很长,谢谢大家的翻看......
最后,希望版主高抬贵手,不要把此贴挪到音乐版那边,毕竟,HIFI版才是我近十年以来的阵地,哈哈......
061-0.jpg (, 下载次数:10)

jpg(2011/1/12 9:48:02 上传)

061-0.jpg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2/6 20:07:5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谢谢楼上几位的支持!先来一张2L的唱片吧,近来常听的,不知道大家熟悉否?此为它家的精选,听完后,我打算向它家的专辑进发了,呵呵!

听感分享:这个来自挪威的小厂,碟片基本都是以音质取胜,情况有点像美国的RR,但前者倾向于中小型演绎(也有大部头的),后者倾向于大部头作品。其实,其演绎水准也并不差,只是在它们绝佳的音质面前,好像就显得没那么吸引人罢了!初次接触2L的录音,你会惊叹其标榜的DXD和24/192处理不是吃素的,音乐的画面比一般的碟片明显明净一个班次!“高清”这词用在音质上,就是2L这种表现,再加超高的密度感!例如听里面的《安魂曲》,突如其来的一声高潮,那强大的动态起伏,会把你吓一大跳(我其时在看《高保真音响》)!里面莫扎特的小协又会把你的耳朵按摩得舒舒服服的,还有那空灵的教堂圣歌合唱,曼妙的空气感,超出音箱左右侧和音箱高度的回响,又会叫你惊喜不已,仿佛置身于录制时的教堂里一般!还有那妙手改编的钢琴曲,虽然在乐体上有点几不像(古典、爵士、流行),又让你体会到什么叫做“玲珑剔透”,什么叫做“行云流水”!其实,偌不去考虑是否名家作品、名家演绎的话,只考虑音质和音乐的流畅性,我觉得,对2L,你应该不会有更多的挑剔了!最后,作为发烧友,我善意提醒一句:如果你的系统,播放2L的录音都觉得细节不足的话,请好好检讨你的搭配和调试了.......
D.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1/12 10:21:32 上传)

D.jpg

最后编辑天神 最后编辑于 2011-01-12 12:29:21
TOP
3#

原帖由 eric 于 2011-1-12 11:33:00 发表
这里有试听: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62569.aspx
谢谢E版大哥,又给置顶了啊,压力大啊!写乐评不能一时三刻完成的,请让我慢慢道来吧!
TOP
4#

原帖由 anfield 于 2011-1-12 11:07:00 发表
我的CAS还是以CD唱片为基础的,有好片还要抓,哈
殊途同归罢了,都是为了听音乐,没有边界的,哈哈!
TOP
5#

原帖由 pangjunn 于 2011-1-12 12:06:00 发表
这片在听,还有他家24BIT的。。。。。。。。。。。
请兄台说说你对2L的感觉?欢迎多交流!
TOP
6#

原帖由 eric 于 2011-1-12 12:39:00 发表
呵呵,有压力才有动力啊。
我也是这么想的,谢谢E版!
TOP
7#

赶紧来第二张了,虽然工作有点忙,请大家见谅!
这张碟,我买了有近4年了,当年购买的原因是,我参与了丹拿亚洲在东莞的某演示活动,其实播放的就是这张《歌剧魅影》的LP版本,重播的器材是德国“清澈”的旗舰LP盘磁浮“钻油台”+丹拿仲裁者前后级+丹拿大证据+银彩全套顶级线材(还用上香港某医生发明的超贵价超导线),那种历历在目的音场和钻地式的超低频,无不让我毕生难忘!所以,赶紧入了一张CD版,一听就是近4年了!我建议,这碟你听的要点就是:巅峰状态的莎拉-布莱曼绝美的嗓音、不时强烈的节奏感、突如其来的超低频(特别多)、上佳的空气感和立体的人声独白等。对于我等平民来说,我每次听完,都会感慨:终于有一张可以基本听明白的歌剧了(用英文演唱)!哈哈!不愧是歌剧魅影!
D-1.jpg (, 下载次数:3)

jpg(2011/1/12 13:01:44 上传)

D-1.jpg

最后编辑天神 最后编辑于 2011-01-12 13:03:18
TOP
8#

跟大家分享我的一段听音笔记:
周末两天,呆在家欣赏音乐,听的基本都是钢琴曲目,单单是郎朗的《黄河钢协》,就听了3遍,一般人真的很难想象,因为实在动听!MAVROS平衡线也煲炼得差不多了,非常满意它在我系统中的表现!
为什么听了3遍?因为我在验证一种想法:郎朗这个专辑我买了一段时日了,听的次数不算少,但过往每每听来,我都觉得这段演绎,钢琴的音色偏软,可听性是不错了,很顺耳,但缺少了钢琴特有的铿锵感,这是原来的系统所给我的感觉,我甚至觉得,会不会是郎朗的演奏风格就是如此?卖弄音色和技巧?所以,一般我都把此碟作为背景音乐去听......到了最近升级了音源和信号线,再次重温这张专辑,我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琴音大气、洗练,收放自如,琴键随着音符跳动、曼妙的感觉实在是很棒!郎朗既把曲目三幽怨的气氛表达的很好,也把曲目四雄壮、自强的民族情节诠释得非常到位,实在有几分大师级的水准!听了三遍,这种完全不同的感觉,甚至对郎朗完全不同的看法,都被一一证实了。自认为这次又是自己给自己上了深刻的一课:一套音响效果的好坏,有时足可以影响人们对一段音乐的理解和评价。当你打算评论一段音乐的时候,而你又是仅仅通过唱片去判断的话,如果条件许可,请先审视好你将要用来重播的器材......
33.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1/12 17:28:18 上传)

33.jpg

最后编辑天神 最后编辑于 2011-01-12 17:28:18
TOP
9#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11-1-13 8:38:00 发表
刚才用耳机听了,音乐非常非常模拟,声音非常绵密、仿佛在听LP唱片。
耳机有其好处,就是音质的纯度容易做得很好,我现在用美国歌德的SR325i,听听细节还不错,但是,说到临场的气氛和活生感,耳机跟大系统还是分别巨大!耳机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长戴会受罪,大系统就几乎没有这个缺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