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乳品专家曝黑幕:过期奶回收好再造成本省一半 [复制链接]

查看: 5055|回复: 20
1#
新浪网消息:
昨天,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对光明回收“过期奶”再加工事件进行了分析:由于用回奶可节约50%的生产成本,且国家没有相关处理法规,导致这一做法甚至成为乳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行规”。

   原因一:

  用“回奶”成本可省一半

  光明“过期奶”被曝光后,北京、上海等地对此事均保持沉默。昨日,记者辗转联系到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

  王丁棉告诉记者,因回奶有乳酸等添加成分,不可能被制成奶粉,而很有可能直接勾兑牛奶。“如果用塑料袋包装乳制品,成本非常小,而奶源占到50%,水电人工的费用会占一部分。如果是百利包乳制品,奶源占的比例在30%至35%左右。这样综合计算,如果用回收奶代替新鲜奶源,最多可以节省50%的生产成本。”

  原因二:

  法规空白“造就”奶业行规

  专家表示,法规上的盲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奶企为了谋求利润,打擦边球。

  王先生表示,鲜奶不同于酸奶,如果企业对产品的销量估计不足,在接近保质期极限时这些牛奶仍没办法销售完,就会把这些牛奶回收再造。

  除了将快过期的牛奶回笼,另一种情况就是企业对某些指标信心不足,重新回收加工。“这两种做法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影响。在国外,都有明确规定,回收的牛奶不允许进食品链。但我国只有对不合格牛奶的处理标准,但对非过期存奶的处理问题,国家没有相关标准。标准的缺失导致一些企业铤而走险。”

  原因三:

  快速扩张导致管理混乱

  王先生表示,在原料奶成本较高的情况下,都是一些生产过剩,品牌影响力不大的中小企业在进行这种操作,而作为一线品牌的光明被曝光,显然令人遗憾。

  王先生认为,这是中国乳品企业2002至2003年进入快速兼并期后,在磨合阶段出现的管理问题。 这也为其他准备走兼并道路的奶企敲响了警钟。 晨报记者:杜娟
http://finance.sina.com.cn/xiaofei/consume/20050610/03001673208.shtml
分享 转发
TOP
2#

38度5 在 2005-6-10 9:59:27 发表的内容
我儿子是不是得改喝奶粉了?

奶粉看来也要买进口的。
TOP
3#

一位业内人士的话:
我在一个与牛奶行业相关度根高的单位工作至今已有4年,由于是做BD的,与无数的牛奶企业打过交道,所以深谙牛奶行业的内幕。可以说现在该行业内没有一家国内奶制品企业的产品的令人满意的。说句丧气的话,有些牛奶产品的质量,那叫一个差。为什么呢?因为原奶质量太差。希望多赚钱,农牧民叔叔们往原奶里面掺水也就罢了,关键是由于技术落后,原奶从奶牛体内出来后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规定的程序运送到生产线上。牛奶是极易变质的食品,标准运输条件至少是要求原奶从母体内出来后立刻进入摄氏4度的状态,并且尽可能快地进行加工!大家可以想像中国北方的那些牧区,有这种条件么???再加上饲养技术落后,奶牛病发率很高,要么花钱让牛吃抗生素,要么干脆连这个也免了,“坚持生产”。所以在进入生产线之前绝大部分(90%以上)的原奶就污染严重,有一些还是高度污染!为什么至今国家卫检部门也不制定新的原奶卫生标准,道理就在于此。欧洲的标准是3-5万/毫升(菌群),我们是一级奶50万/毫升。二级100万。就这样也没有多少能够达到,许多原奶在上生产线时已经好几千万了,就是上亿也不稀奇。所以也就不用制定了!

原奶质量这么差,那怎么办?没问题!企业无一例外的都是选择改进生产工艺来解决。牛奶的加工处理主要是一个灭菌(杀菌)并包装的过程,主要有两种方法:巴氏灭菌法和超高温灭菌法。前者的通常做法是将原奶加温到摄氏72-80度3-15分钟,这样就能尽可能的杀灭原奶中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并能最大限度的保存牛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而后者则是使用特殊的设备,将原奶加温到摄氏135-140度,保持1-3秒,彻底消灭原奶中的一切微生物,不过由于温度越高,对牛奶的口感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破坏就越大,因此超高温灭菌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就比巴氏灭菌的牛奶差多了。不过由于中国的原奶质量差,所以许多企业的巴氏灭菌法都采用85-90度,甚至更高,以杀灭原奶中的大量微生物群落。这两年还出现了所谓的“超巴”灭菌的工艺,温度高达120度以上,已经和标准的超高温没什么区别了;不过就这样还不行,所以这两年来超高温灭菌奶越来越多不是例外,因为这种方法由于外包装的先进性常见的超高温灭菌奶(利乐包)只要生产过程不出问题,保质期内变质的倒是较少。不过超高温灭菌也不是万能的,为了杀菌,就需要采用更长的时间,4秒不行就10秒,或者15秒,总之杀到无菌为止!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许多消费者觉得牛奶不如以前好喝的原因。

那为什么说归根结底这都是价格战惹的祸?牛奶行业的兴起不过短短的5,6年时间,前两年的利润倒是很高,不过都用来开拓市场了,基地建设没有跟上;近两年的竞争又非常激烈,所以同许多行业一样,价格战频发,企业迫于利润越来越少,少量的资金只能投入到市场开拓上,特别是促销上,也只能把基地建设放在最后。所以别看那些广告吹得多玄乎,什么这个牧场,那个草原的,都是骗人的!基本都是没有的事。北方的两大乳企牧场有倒是有,不过只是摆摆样子,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销售需求,绝大部分都是农户的散养,质量不用说了。至于光明,想想它在那里就知道了!没有高质量的奶源基地,包括优质的饲料(倒不用牧场草原什么的,这也是个误导),卫生的饲养条件,科学的规模化管理,良好的后勤服务,当然还有现代化的储运设备,没有这些,就不会有优质的原奶,我们的产品质量就不会提高。可是只要价格在不停的下降,企业的利润就会下降,前面所说的高质量的奶源基地就是空中楼阁,永远不会实现。所以我们越是买便宜的牛奶,牛奶质量就越差!

大家也不用苛求光明,它算倒霉,被查出来了;没被查出来的多了去了。说到饮奶的建议,倒是有几条提供给大家,仅供参考:

如果你是有钱人,还好这一口儿的,就喝进口(纯进口,在国外生产的,下同)的液体奶,虽然贵,可是物有所值。我们单位的有钱人都这么干!(别砸板儿砖!这里没有日货)

如果手头稍紧(跟上边相比),买进口奶粉!不是婴幼儿奶粉(那玩意儿贼贵),普通的就行。兑水喝的效果绝对比大多数国产液体奶好得多!

如果手头再紧(跟上边相比),就买酸牛奶。记住,是酸奶,而不是酸奶饮料,区别的简单方法:蛋白质含量高于2.6%的,是酸奶;否则,就是饮料!为什么酸奶还可以买呢?因为酸奶有一个发酵的过程,如果原奶抗生素含量太高或者微生物群落(或其尸体)太多的话,发酵就会失败,所以国内的酸奶基本上都是还原奶(用奶粉兑的),不过基本上都是进口的质量还有保证的奶粉兑的。许多国产的奶粉想做酸奶都不行!所以只要是酸奶,基本上说明原料质量还不错!

如果手头再紧(跟上边相比),就要看你运气了!根据我的经验,有一些地方小厂的产品反而比所谓的大品牌强得多,下列的品牌可以尝试(吃的好告诉朋友,不好也别来找我!!!)福建的长富,广东的晨光,江西的阳光,云南的雪兰,北京的三元,武汉的扬子江,山东的佳宝和琴牌,黑龙江的龙丹,这些都还不错。

其他的品牌不是说不好,不过我前边提到的东西或多或少都有,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TOP
4#

leslie 在 2005-6-10 10:32:33 发表的内容
看来真的要请奶妈了

直接喝原泽原味的,呵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