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位WH先生(不是wanghao也不是weihong)请教过一些关于历史录音的问题。WH先生提到:“由于没有版权的严格限制,无数人涌入这个领域,因而历史录音私人品牌多如牛毛,不是说挂着某个艺术家的名字就是好东西,可以到 www.towerrecords.com、www.amazon.com、www.iclassics.com、www.hmv.co.jp等有信誉的网站上去查一下。如果这些网站上都没有的品牌,买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因为你买的很可能不会比5元RMB一张私人刻的CDR或拼盘CD更有价值。”
Kempff 50年代录制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全集应该是快要到版权期了。我一直在等待Documents这样的超廉价公司重新制作。虽然知道Documents或许比上面WH先生提到的私人录音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但唯一价格低廉至少免于刻录和曲目编辑之劳顿。为此我放弃了Documents的Schnabel或者环球雄辩系列的古尔达套。
近期忽然看到如此广告:
肯普夫演奏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全集 14 CD
No Frills的转制工程师Susan Krimets采用了一手的Polydor牌LP作为母盘音源,更早的录音则来自Polydor发行的78转SP。DGG也发行过相同的再版CD,采用了原始的录音母带,但No Frills的转录更富于LP的感觉,更接近于这套唱片首次发行时的音效,DG版本的背景噪声较小,但也过滤去了不少细节,这方面No Frills版本还有独到之处;当然其低廉的价格也是十分诱人的...........
此广告为音乐论坛上口碑并不很好的morefeel所到处张贴。但是奇怪的是,这个No Frills品牌不管在jpc还是amazon或者之前WH先生所提到的网站上不存在,甚至连google都不到。转制工程师Susan Krimets在google上面也绝无其名。和友人聊天,Krimets似乎是一个格鲁吉亚的姓氏,那么Susan Krimets不知道什么偏僻隐士。如果是一个国际发行的品牌,不大可能只在大陆由morefeel一个人打广告。但如果是Just for China,自然有更多的“为什么”要询问........这样子不把google放在眼里的可疑消息发布,实在是让人不得不出来质疑!好歹也要先建立一个英文网站啊。
古典音乐在国内从发烧到历史录音的炒作一直是鱼龙混杂,有时候一顿饭就打发了个网友的立场。不明的录音版权来源疑问不绝于耳,但一些号称发烧友的人却只有在版权被揭穿之后才跳出来叫骂音质如何不爽,之前对其绝赞之的时候仿佛是另外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