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产惠威M1与2.1se很不错! [复制链接]

查看: 31129|回复: 270
1#
以下是烧友小风的体验:
日子到了今天,2。1SE到我手中已经十多天了。在以往聆听3。1及M1的历程里,要么满意于3。1的低频量感而抱怨其沉闷得缺乏灵动感的声底,要么满足于M1的人声表现却为其适应面太窄遗憾;也许是我聆听的器材太少了,或者是自己的功力尚不够,更或者是挣钱太少。。。渐渐的对发烧也失去了信心,或者说终于明白了发烧真的不象传说中那么容易。日子就这样无奈的过去,直到10多天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购回了2。1SE(当然,在汇款前伍老板在电话中极自信的表态如不满意,退货!)。音源还是那台音源,功放还是那台功放,然而只是因为2。1SE的加入,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清澈!原来惠威的单元真的或者说也可以发出清澈,圆润的声音!面对2。1SE,我真的可以拿着交响乐团的乐器位置图来对照声音发自哪个位置,里面 的鼓声再也不象3。1表现的那样只是鼓,而是可以轻松的分辨出哪种鼓,并将起位置 交代的清清楚楚!听人声!对,人声是检验发烧的重要标准!如果你以前是3。1的用家,听到2。1SE的人声表现你也许会哈哈大笑了,它并不象M1那样在播放人声时仅仅让你满足于人声,而是是你有了现场感,让你认识到美妙的歌声是乐队和歌手共同演绎的 ——歌手在中间歌喉婉转,乐器就或远或近的配合演绎,如果你手头有杨小琳那张《情人的眼泪》,试一试就知道了。未接触2。1SE之前,我用3。1,朋友用M1;他嘲笑3。1沉闷,我骂M1太过清减。现在听了2。1SE,我想问问惠威的姚总,使用了惠威喇叭的2。1SE,姚总你听了么?!
分享 转发
TOP
2#

用嘉兴产的MUSIC - 34WE、 MUSIC - 88WE 新品推此二款音箱表现很不错的!
到www.jxmst.com查一下,再现场去听一下。
TOP
3#

我不知道有人喜欢说人的不是,但我只是个初级烧友,3000元左右的箱和3000元左右的胆机2000元左右的CD机,现在能很清楚地听出小提琴和中提琴的拉弦音,低音不浑,不拖泥带水,收放自如,潜不下去就不下潜,干净。人声能真实再现,音场定位清晰,我认为值了,不必为有些人几万或是十几万的系统计较高低。
就所谓有高烧(有钱的烧_)和低烧(没有钱也要烧得好的烧_)
TOP
4#

有机会到镇江或常州的烧友那聊聊。
TOP
5#

hy3000 在 2005-3-26 23:29:43 发表的内容
坦白的说,我在年前买了对M1.2的套件包括原厂葙,才听了没一个月就要甩。各位可在二手交易那看到的,前二天才把它甩了。
2.1SE绝对比M1好,因为高频比M1更细腻,人声比M1自然,低频比M1强不知几倍!
M1.2的高频延伸不足,中高频段“冲”,人声没生气。低频是有了,但“糊”。
而这对2.1SE葙就是比任何的惠威书架葙好!

我认为2.1SE葙确实很好,但已经买了M1了!常州的老伍用天逸AD-2推2.1SE听音效果真是好哟!以下是老伍的感受:
在我印象中天逸厂生产AD-90D机以后,在也没有出什么象样的HI-FI机了,隐退了两三年,最近又重出江湖,推出了该厂的顶级HI-FI机王AD-2,并向外夸下海口能与“十万元进口机媲美”真是要么不动,要动就惊涛骇浪,叫好声、责骂声、怀疑声扑面而来,看来又要展开一场“口水战”了,说实话我之所以选择该机也是从这条广告语开始的,我也怀疑过并电话咨询厂方人员,人家的口气很坚定,是一个台湾代理商反馈的信息,该机在国外用户同马克、贵丰名机对试过,得出地结论。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肯定这么好,为何只定9.8K呢?“以声论价”是HI-FI器材的一条准则,洋机洋箱敢叫天价,他打的就是这张牌,国产货又为何底气不足呢?最近我们看到国产CD机和胆机厂家相继推出2—5万元级的机器,市场叫好声一片,好象是国产机的春天来了,那石机厂、音箱厂就不能借签一下人家的做法,推出令人信服的产品,理直气壮地同进口高价货叫板。我建议天逸厂在现有AD-2的基础上再推出一款超级版功放,实打实的做好,该定多高价就定多高价,让国人信服,让外国人佩服。在世界铭器行列中争占一席之位。
  这款机到底听感怎么样,大家很关心,但希望大家一时也要冷静点,一些人还没看见听过该机就早下结论,“超级垃圾”“杀死我也不信”“天逸的功放好不到哪里去”,我们撇开某些人为人的素质不谈,应该有依有据的给人家的产品做个恰当的评价,尊重一下人家的劳动成果,就声论机 就机论机,这样才是健康、正常的论坛风气。那下面我就抛砖引玉,发表一下我对该机的听感体会:该机实物比图片更漂亮,国字“脸蛋”,威猛的铁甲战车,处处显露出那种钢硬、成熟的男性之美,由不得你不多看他几眼,应该说从外观来讲是个成功地产品。
  我现有试听配套的器材:原创9.8CD机; 新款杜希2.1SE书架箱;我申明这不是最佳搭配也没有糟蹋AD-2之意,至于有人问为何不搭配进口器材,是不是米不够?我是烧HI-FI不是烧钱 烧大牌,如果全用钱来决定HI-FI的标准,那同使用其他家用电器一样了,还有什么乐趣可谈呢?比一下薪水和年收入就行了。哈哈 玩笑之语不要介意,言归正传,到底声音如何呢?凭我现在的听觉水平和知识面来讲,无可挑剔,以前没有用该机来推杜希2.1SE时所发出的声音,如果打6分 那现在完全可以打到9分。最突出的就是声音的真实、耐听地标准有一种竖立新标之感,原来听的声音全变了,现在更加真实、可信,他的控制力和微妙的速度变化让人称奇,他把音箱制服的服服帖帖,我不知道他控制效率较低喇叭地效果如何?在试听音量开到15dB—20dB(最大45dB)之间,它撼天动地的霸气显露出来,低音厚实、弹性十足,让你没有觉得气浪滚滚,而是深沉、潜下去特深,像深水炸弹发出的爆炸之声,一层层地释放出来,一般功放推时很难有此种感觉,整个音场也特别有层次,横向舞台感非常棒,乐器的高低位置也能叫人察觉,歌唱者的表情,活龙活现的模样 都会有视觉感,喉声的磁性足以醉人消魂,简直叫人目瞪口呆,高频的延伸通而不过亮,毫无窒碍,极高频的泛音也相当的好。整体声音温暖适度、层次清晰、通透极佳、动态强劲、场面壮观,对音乐的原貌完全是一种真实地还原,每次听过之后都会直叫过瘾,越听越有味。要说有何不足,我看内外工艺还有提高的余地,后面的输出输入端子最好用档次再高点的,这样整体才协调。开机时对市电的电流冲击要解决,跳电的滋味不好过,开机延时再长一点,当然耗电大不能说是它的不足,甲类100W状态,静态电源功耗不低于800W,如果对电费较在意的话,还是远离,玩HI-FI就是玩个开心,玩个宽心。

以上是我对AD-2功放一点肤浅之见,听的时间不长还请其他用户多多补充。没有听过的朋友还是等听过后再发表高见,再拍砖也来得及。最后祝愿国产器材早日扬眉吐气,能与洋枪洋炮抗衡,希望天逸、八达、柯颂、新德克、风之声等石机厂能生产出更多高档次的产品,
活跃市场,展示国产铭器的风采。
TOP
6#

我用M1换了三个功放来推(AV功放、2000元以下的纯功放),每一次听感都不一样,最后还是觉得用胆机(3000元左右)好的多。因为M1都能把功放的优劣体现出来!!!!
TOP
7#

各位大烧小烧们:真是对不住你们了!
没想到我说了句m1和2.1se的好话惹来这么多风潮!
说实话,我在96年在上海买了一对所谓进口音箱(好像叫Sonba,标识是瑞典产),2000大元,近来有一只不响了。于是,我拆箱一看,里面分音器都没有,是用电容连接的,音箱前障板是塑料做的,其他障板只有1-1.2CM厚,工艺还算好。喇叭也不像是国产的,当时听感觉还行,但现在与M1相比差太多了!估计是当时国外大量生产此类音箱在中国销售的(就像当时日本的健伍音箱),工业化量产!进口音箱如此类的不在少数!
我中JS的诡计了!
TOP
8#

lzj 在 2005-3-30 0:03:07 发表的内容
我没骂,只不过看不惯一些人吹得太离谱.

你这人,不是我说你!你不知听过多少箱???在这里乱说一统!!
TOP
9#

lzj 在 2005-3-29 17:27:21 发表的内容

怪不得你把2。1说得那么神,原来你是同这个比啊!!!

其实老弟,丹麦的皇冠(万元级)、英国的KEF、B&W(4000-6000级).....我也听过,只是在同价位上M1(3000左右元)有超值表现,只不过你可能没听过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