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人居然要废除中医! [复制链接]

查看: 15659|回复: 102
1#

nan23 在 2006-11-14 17:43:26 发表的内容
首先 中医不是科学  充其量算“经验科学”

100个人喝巴豆汤 90个人拉肚子
以后就知道了 喝巴豆能拉肚子   这就叫“经验科学”

中医药有一个大问题  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还有一个大问题  只知道药效  不知道其他成分的副作用
“大宅门”出的“****丸”导致尿毒症就是一个例子

西医许多药其实都是取自中药材

好在人得病就要治好  只看结果不看科学理论
所以中医药还会继续下去

写这些就准备挨转  不过要说的本人家母是中药世家  
退休前是中药集团的高级工程师  同时精通中医 现在还在用中医药给人家治病            
    


客观,中肯,说得好!
分享 转发
TOP
2#

felixcat 在 2006-11-17 15:57:48 发表的内容
鉴于国内网络不一定能够访问www.xys.org,这里转摘一些新语丝上方舟子亲自写的文章。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方舟子就中医问题答某报记者问

  (2006年10月15日方舟子就中医问题接受过北方某报记者的电子邮件采访。该采访似乎没有登出)

  1.黄戴杨“两千万挑战方舟子”的事件似乎没有下文了,事情还有进一步进展吗?

  答:没有下文。在被我们发现他那个号称价值几千万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方专利其实不是纯中药药方,而是包含了多种西药,是个普通的药方,根本不可能值那么多钱之后,没有见到他的回应。

  2.你对这么多的挑战者,甚至包括反驳你的一些老资格中医怎么看?真的没有出现能支撑中医的理由吗?

  答:之所以有这么多反对者,原因有三方面:一、中医的既得利益者,即那些靠中医、中药谋生的人,这个人群极为庞大;二、由于长期以来对中医的神化宣传,使很多人误以为它真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瑰宝,因此出于朴素的民族感情,不能忍受别人对中医的批评;三、有的人相信自己曾经被中医、中药治好过病,深信中医有神效。其实在医学上,这种个案是说明不了问题的。

  3.这次网上征集签名取消中医的活动中,体制内的力量对维护中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觉得取消中医还面临哪些障碍?体制内体制外的环境差异会不会生长出不同的中医?

  答:要在目前取消中医不现实,因为它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而且相信者、支持者众多。估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相信中医的。所以现在能做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放在普及现代医学知识,揭露中医的非科学性,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识别伪科学的能力。

  4.在中药中存在违规添加西药成分,以提高即时疗效,制造虚假口碑的现象,但中西医结合能不能开辟一条中医现代化的新路?

  答:中医理论是一套前科学的体系,与现代科学完全无法兼容,不可能用现代医学对其做出改造或结合。但是中药和中医某些疗法(例如针灸)中包含着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用现代医学的方法进行验证、挖掘,可以融入现代医学之中。

  5.你觉得对中医来说,现代的管理、教育方式,以及产业化的中药材生产是起到了正面推广的作用还是加速中医衰落?

  答:现在的这种做法其实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即使是中医最狂热的支持者也承认中医其实已经衰落了,市场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又继续要挂中医的招牌,进一步神化中医,变相地推广中医。

  6.你赞成中医“进博物馆”,但是传统的中医与养生、武术,甚至与书法、茶道都互相渗透,这种生活化的中医是否还有生命力?中医中生活化的部分怎么才能被恰当的继承和应用?

  答:中医做为一种传统文化还可以保留和继承,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再把它当成科学看待,不要把它当成一种科学的医术来应用。我并不是一个“科学主义者”,并不认为不科学的文化就没有了保留和继承的价值。

  7.如今中医和很多时尚话题结合在一起,百度的梁冬和网易的丁磊立志学习中医,市面上甚至有《跟名师学中医》书系,中医的潮流化能不能帮助中医的复兴?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评论?

  答:这只是让中医进一步庸俗化。如果一个没有医学基础的人通过看看书、拜拜师就能学会中医,更说明中医的不专业性和非科学性。

(XYS2006111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仔细看过,很有道理,很中肯啊。
TOP
3#

叮叮 在 2006-11-16 14:11:35 发表的内容
上面发言的有没有做医生的?我在医院工作了十几年,可以告诉大家一个不好听的消息:反对中医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医院;而迷信中医的主要集中在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群;
就象长城文化,黄河文化一样,中医文化是我国愚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仅仅指的是文化,不代表政府就真的重视中医本身,就象不重视保护长城,黄河本身一样.
一个没有法治的国家,永远是个少数人忽悠多数人的"局",我们的可悲之处在于:因为思考问题时站在绝大多数人中就自我满足了,伽利略就是被愤怒的"多数人"斥为"异端"
科学无国界,西医和中医这两个词本身就有问题,医学分为现代医学和古代医学更准确,现代医学是在古代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古代医学当然还有许多等待开发的东西,它包括了中医,印度医,埃及医,英格兰医,吉普赛医.....可奇怪的是只有中医可以纵横四海,这不是政治是什么?


有道理!
TOP
4#

几千年前的东西本来就很难适合现在的需要了,要不历史的发展体现在哪里,还要计算机干什么?用算盘不就得了,能算出结果是重要的,关键“效率”也是重要的,治病也是如此。况且很多病症我想中医是无法精确确诊的,比如那些需要CT、核磁共振透视以及精确化验才能确定的东西。
过分强调中医的先验性,肯定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和现代医学不同,我觉得纯粹的中医,以它的理论基础已经不太可能有发展的可能,而现代医学则不同,它的基础保证了它能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承认中医做为医学的不足,是必需的。我觉得应该保留精华,把中医最为现代医学的补充,或者两者相融合,其他的,发挥它在文化上的影响就好。如果一味抱残守缺,对生命就是太不负责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