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折腾的主因----数码声与箱声!及相对比例! [复制链接]

查看: 72297|回复: 251
1#

回复 79# 远去的村庄 的帖子

原帖由 远去的村庄 于 2012-8-14 10:17:00 发表
很多朋友平常一听音响就要开大声一点,为什么?

因为细节听不多或听不清,为何?

声音没有力的表现!这个力不是功放的功率,也不是口中永远说也说不清的密度!是发声点的力!

原因:

1、    部分烧友喜欢在大声压下的刺激。

2、    当一套系统的细动能、微动态、信息量还原、动态反差、信态响应、张力也逊色时就要开大声后才能体现到低电屏时的信息。当然这也与唱片有直接关联。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8/28 1:05:2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

回复 79# 远去的村庄 的帖子

音响系统最 “ 要命 ” 之处(也是最大的难关):在极低电屏时,对应有信息的还原能力与水平;其次,对低频信息的信态响应和解释能力。这些东西都不是开大声就可办到的!

远兄!可用以下这个转录,在正常的听音声压下试一下系统的中低至低段的解释力: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NxaN7a9Jxw/

.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8-14 22:04:33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3#

回复 86# 远去的村庄 的帖子

嗯....远兄说得对!

为什么播放此类作品时很多系统细声时就没有台形和很多弱音没啦? 原因也是如上,由于系统的细动能、微动态、微信息还原、低频解释力也欠妥。大声嘛(90db以上)乐器的形体就会发大和互相重叠,乐器的间隔距离也会缩细,从而使台形更加糟糕!

很多烧友在音响系统上把控声压的大小,一般都是觉得太大声或太细声而对声压进行调整的。

如何正确把控音响系统的声压是一门艺术........!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

回复 92# 白了头一夜间 的帖子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8-23 14:12:00 发表
明明是主观色彩很浓的东西,偏偏都要披上一件客观的外衣。村庄兄,我这样理解,对不对啊?

所谓 “ 美丽 ” 的失真就是从这样来的了。请看看我的签名处写什么!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

原帖由 远去的村庄 于 2012-8-16 21:00:00 发表
主观音色与客观自然!

坐在有效射程内,迟早会被媒体覆盖或猎获!所以很多朋友开始选择了离开“皇帝位”去找寻心中之声,这是一种醒悟与觉悟。上山与下山的人都没有错,只是他们上过山顶后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而已!

一直以来我个人以主观的音色去追求找寻理想之声,现在看来,呵呵。。。。。。。。。。。。!!待续。。。!

“上山与下山的人都没有错,只是他们上过山顶后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而已!”

远兄!这个事情您比喻得很好。赞!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

回复 96# 白了头一夜间 的帖子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8-23 14:23:00 发表
张兄,我的要求没有您那么高,属于捣糨糊的,恐怕大多数的时候也只能在这个层次混混了。比如吃饭,有人要吃得好,有人只要混个饱。但是遇到真正好的,自认为还是识货的。

白兄!这不是要求高、低的事情,而是听音取向的事情。您要搞清楚一件事,贵米不一定能煲出好吃的饭,要煲出好吃的饭必需要有一定素质的米和水,但好米不一定是贵价的;其次,最重要的是做饭的人必需懂得怎样品出饭的好坏,还要懂得怎样来做。这是关健。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7#

回复 111# 远去的村庄 的帖子

原帖由 远去的村庄 于 2012-8-25 1:28:00 发表
简单一点的是:我想要功放十二点的信息量,七点的音压!电路我不懂,只希望音箱能在最后关头控制住!稳定住!

哗....远兄!
您这个要求可能会 “ 搞死 ” 好多系统的啵!同时也值得很多烧友反思的!
说句简单话:音响系统玩来玩去,其实就是玩信息量、微动态 和 细动能的水平能力(这些东西对自唱片开始至音箱和听音环境里的空气....等也要求很高才可办得到的呢)。

一套音响系统想大声不难,想细声时也像您说的那样要求就难、难、难.....了!细声时也要有大声时的微信息、微动态 和 细动能,这就不是开玩笑了。呵呵

远兄,试试在日常正常的声压下播放一下下面这个玩儿,看看音场的纵深感、乐器的层次和形体比例大小 和 乐部与乐部间的距离和微信息如何? 最重要的是:音乐播放时的连续性,低音部的解释能力、张力、活生感、质感 和 堂音 如何?其次会不会出现数码声(现听的是MP3)?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8-25 19:10:01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

担定櫈仔准备听课。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9#

回复 130# 南海十三郎 的帖子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2-8-27 13:38:00 发表
抛开发烧说一说,要想小音量能听多一些细节,大音量下又压得住,其实现在电视台和电台在输出或是在发射前都有音量响度控制器,如香港TVB、 ATV电视,人家很久以前就己采用,就算现场直播几十个话筒,众演大大声,细细声都会听得很清楚而且不会爆咪,相比我们国内的电视台就惨不忍睹,细声的听不到,大声的爆晒音。我以前搞电视直播也用过压限器,没它效果好。至于用这些东西去听发烧音响效果如何就不知了,反正我也不会用。还有一种是自动电平控制器,以前一些有线电视用过,经常把电影里没声音时本底噪音放得很大,一有对白时又突然压下去,非常不好听,现在己很用了。  

您说的这个是自动音量控制器与前面富盛说的压限器是两样东西来的,富盛说的压限器是母带最后做成两声道时用来混音用的,与您说的完全不同,不要搞乱啊。

跑题了....归位!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