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专家,说两句,湿度对声音的传播和对器材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最典型的南北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湿度。
湿度大空气质量大,声波衰减增大。
湿度大音箱单元盆一般都偏软,Q值下降。
湿度大电路绝缘变差,其才氧化秀是加剧,接触面电阻增大,氧化层源电池效应点增多,音质恶化。
湿度增大静电会减少,LP静电噪音减低。
正因为如此,南方的系统煲与不煲差别较大,而北方几乎没多大差异。
关于标准,所有声学测量都有一个湿度指标,温度和湿度是所有实验必须记录的条件,试验前还要看温度和湿度是否超出试验仪器的的环境要求。
声场测量要进行衰减修正,抱歉很久没念书了,老的标准是IEC-R486(1974) 规范的“空气衰减随频率、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的关系”。该关系表适用于2M以内的近场环境。
列举一组: 20摄氏度时
相对湿度 声衰减等于表中数值x10^-2(dB/M)
2KHz 16KHz
20% 2 46
30% 1 45
40% 1 38
50% 1 32
60% 1 27
70% 1 23
80% 1 21
另外前面的试验有个问题,就是声箱内外湿度不一致。现在的箱子多半是密闭箱,留个气孔就是要平衡内外空气温度与湿度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内外一致,静置至少要1-2天,动态也要数小时,况且试验是临时加湿,湿度变化梯度较大,达不到稳态,意义不是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