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欣赏的时代性及其它...... [复制链接]

查看: 10436|回复: 95
1#

丁老師喜歡吊胃口!  ...繼續呀.俺看!
分享 转发
TOP
2#

頂到他出現!!!
TOP
3#

[quote]丁启烈 在 2006-7-9 13:19:46 发表的内容
某网站有位笛友上传一自录曲,让大家评评,我发一贴说:您的笛声给我的感觉,可用两句唐诗概括:"性灵甚好工犹浅,急促未得臻悠闲".......结果笛友大为不满,给我发一短信,看后,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白居易所著长庆集,卷二八与元九书所云:"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倡妓.妓大夸曰,我颂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是价增......."我于是又发一贴夸赞笛友发音之细腻,.......不妨亲手捻一下食用淀粉,即可有所体验;如再捻一下面粉.细沙等,定能感受到质感之微异.同样是要求旋律的流动,似水流,,似奶流,似胶流,其感各不相同........事乃平!

此事是否是我那一句稱呼引起的爭論有關? "忠言逆耳",但又多少人願意聽忠言? 各行各業都是如此,
TOP
4#

丁启烈 在 2006-7-10 16:10:14 发表的内容
丁启烈 在 2006-7-10 12:58:38 发表的内容
丁启烈 在 2006-7-10 6:31:48 发表的内容
我区有座大学,学生有一万多,音乐系里有二个三十多岁的年青声乐教授,一男一女,男教授是唱通俗的,身高一米八二,那漂亮的大胡子配魁梧有形的身材,就别提有多帅了;女教授是唱美声的,身高才一米五八,娇小玲珑,却也靓丽有加.楚楚动人,如此一佳人,却被学生起个外号叫"功夫",而魁梧有形的男教授被学生起个外号叫"感觉".这外号起源于一次演出........


却说这年青声乐男教授平时给学生上课,三句话离不了"感觉"二字,"你看你,快找找感觉.......","你看,不是这样,把口腔打开,感觉!感觉!!,你感觉那里去了......".演出时,通俗歌曲的前奏通过高挡扩音设备播出,大都声场阔大,气势雄伟,在撼动人心的大鼓声中,男教授那纤细的歌声一出,愈发显得啊娜多姿,柔弱多情,使人回肠荡气,令人感到美得喘不过气来......



唱美声的女教授平时给学生上课,放声一唱,歌声声震屋瓦,大气磅礴,雄浑深沉......(当然是和男教授相比),常给学生讲,"功夫,唱歌就要有功夫......","我们练,就练的是功夫....."
      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几次大型音乐会(平时小的演唱会,音乐会是三天一唱,五天一会),最隆重的当数校庆音乐会.光准备就要准备二个多月.在校庆音乐会上,这一通俗,一美声的男女双星教授当然是场上的主力,明星,王牌啦.



確實,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 小時侯在家看木偶戲, 那時沒放大器 但是唱戲者足以讓廣場上的人聽的很清楚, 而不會"失真"!科技在進步現在基本上沒木偶了也耶很難再聽一場八音演奏,老覺得到處充滿味精,活脫脫包裝就變成"流行"曲了,...........再看看現在的名"藝校"都在.....
TOP
5#

都說我們是文明古國,  有四大發明!但為啥我們沒有的古典?(或者說很少吧)
為什麼阿炳的二胡會如此令人共鳴?流傳開來?
TOP
6#

呵呵 ...老师讲课学生在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