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理解的数码声和模拟声 [复制链接]

查看: 36579|回复: 241
1#

名琴LP 在 2006-2-23 18:01:51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6-2-23 14:38:58 发表的内容

哪里的资料,能否提供依据?谁,什么时候在哪里用频谱分析仪分析的,仪器,过程是如何的,如何知道那些不是噪音?我不是争论CD和LP谁的声音好,我就是纯粹问你句话的出处和依据.希望你能回答.

]
Raxel 在 2006-2-23 16:46:37 发表的内容


杂志的写手,他是哪位呢?他的依据是什么?他完全可能也是这里论坛会员之一,大家以讹传讹啊.我就是想请教一下,这个说法的出处是哪里,实验数据在哪里,当时仪器用了什么,用什么LP软件测试的.像stereophile杂志,人家都是有详细的测试环境,软硬件介绍,以及测试数据.

国内音响杂志,包括香港的,有时候以讹传讹,论坛,杂志传来传去,谣言变成真理的情况不是没有.

我就想知道,如何测试才知道LP里面存在了30khz甚至40khz的信号,并且其中有部分是音乐信息,有部分是杂讯.是如何分辨出来了的.总是应该有某个公司,实验室,或者个人做过测试吧,否则不变成了凭空想像?还有,是否某些LP有30khz甚至更高的音乐信息,还是所有LP,粗纹,密纹,普通LP,180g高质量压片的所有Vinyl都有.这些都是有很多疑问的地方,所以我想找到出处,看看究竟是怎么一个说法.至少,你在抄录的时候,把后面的有些是杂讯这几句已经省略掉了吗.说明,如果不是原作者,就算的确有这样的实验,就怕结果抄来抄去,结论也已经走样了.某些人只抄自己需要的一部分..

不是抄得出来的啊!那不是凭空捏造的啊,要凭自己的耳朵亲自听出来的啊,你们却是用仪器仪表去度量!
正如高医生讲的没有耳你就听不到数码的方方块块。




====================





那不是凭空捏造的啊,要凭自己的耳朵亲自听出来的啊,你们却是用仪器仪表去度量!
!!!!!!!!!!!!!!!!!!!!!!!!!!!!!!!!!!!!!!!!!
分享 转发
TOP
2#

松香味 在 2006-2-23 15:46:21 发表的内容
天神 在 2006-2-23 12:05:08 发表的内容
一谈到技术原理,我就不插嘴了,深知自己是物理盲。
不过,我觉得,调试不好的LP可以很难听,调试好了的CD音源可以很动听,到了LP和CD都调试好的TOP LINE级数,也是声音风格上有别罢了,不排除此时还是有不少同志喜欢顶级数码音源的声音,音响,本来就是很个性化的玩意......



我就非常赞赏这种客观公正的观点。




=======================
客观公正???!!!
一位缺乏实听经历找话题的“聪明”话语!!!竟然受被松香大侠赞赏~~~~~~
TOP
3#

只有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这段时间
出的LP才有所谓“胶质感”,才耐听,好听,有比CD好的
听感!我听80年代后的LP,尤其是数码制作的LP也是数码声
很重,最近我买了几张新出品的180gLP,不说节目是什么,
它是对60年代末的一些录音,使用DSD技术重新制作后,制成
LP的,我也有这些录音的CD版,两相比较,LP简直跟CD一模
一样!


---------------------------------------
这还不能说明优劣的话,还有什么好说呢~~~~~~~
最后编辑Real
TOP
4#

Raxel 在 2006-2-28 13:50:30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6-2-28 4:40:40 发表的内容
再说上面的数码相机和传统底片的模拟相机.数码相机问世5年来,从最初的1.3M到现在8M以上的分辨率(家用机).几位朋友不看到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却拿它和传统商业用相机相比.什么数码等于印刷的,模拟等于洗印的.这只是特定设备的差别.

大家来比比顶级的.美国,苏联外太空侦察卫星拍摄的,可以细微到街道,甚至汽车车牌号码的照片都是数码照片,你模拟胶片行吗,可以达到这个信息量,分辨率吗?上面胶片照相机的支持者,拉出最顶级的出来遛遛?


现在只不过数码相机在家用,便携机这个档次上还在发展,芯片还在进一步进化.不看到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反而怀疑数字技术的能力.我实在不能认同.


dr kuang 在 2006-2-28 12:25:54 发表的内容
太空卫星使用数码相机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难道找人在太空上换菲林,然后座飞船把底片带回来?只能说明数码摄影的精度已经达到了某一精度要求,而且在远程影像传输时比模拟摄影有更好的实用性。


很简单,说明数码技术足够满足非常高的精度要求.甚至是极限的要求.对于怀疑数码记录方式的人是很好的驳斥.因为不论菲林胶片,或是音乐母带,LP,等模拟记录方式,也是对客观所被记录事物的一种压缩.经常有人说数码的极限是模拟.这句话比较容易产生歧义.数码记录方式的极限可以无限接近所被记录的客观信息.而模拟记录方式的极限也是无限接近所被记录的客观信息.

有些人说句数码的极限是模拟,就以为可以用来说明CD,DVD-A发展到顶就是LP的水平,是完全错误的认识.










--------------------------



说千道万,我们所听到的CD声的特点++++++++++干/薄/硬/尖。。。。。和我们日常所听所说(包括音乐厅赏乐)相去甚远,可能就保真只在所谓参数!!!!!!!
最后编辑Real
TOP
5#

当音乐数码记录介质的解析度明显超过模拟记录介质的时候,现在这么多数码声,不自然之类的说法就不会出现了. ==========================================================================这句是典型的费话!!!
TOP
6#

Raxel 在 2006-3-3 3:43:48 发表的内容
Real 在 2006-3-3 0:21:25 发表的内容
当音乐数码记录介质的解析度明显超过模拟记录介质的时候,现在这么多数码声,不自然之类的说法就不会出现了. ==========================================================================这句是典型的费话!!!


那么请问你在这个帖子里面说了哪些有用的话?前面那么多感叹号关于频谱分析仪的问题,你都还没有回答了.





。。。。。。。。。。。。。。
TOP
7#

VV 在 2006-2-28 8:23:53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6-2-28 4:40:40 发表的内容
再说上面的数码相机和传统底片的模拟相机.数码相机问世5年来,从最初的1.3M到现在8M以上的分辨率(家用机).几位朋友不看到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却拿它和传统商业用相机相比.什么数码等于印刷的,模拟等于洗印的.这只是特定设备的差别.

大家来比比顶级的.美国,苏联外太空侦察卫星拍摄的,可以细微到街道,甚至汽车车牌号码的照片都是数码照片,你模拟胶片行吗,可以达到这个信息量,分辨率吗?上面胶片照相机的支持者,拉出最顶级的出来遛遛?

现在只不过数码相机在家用,便携机这个档次上还在发展,芯片还在进一步进化.不看到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反而怀疑数字技术的能力.我实在不能认同.






-------------------伟大领袖说过: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我们现看到的是1千几百的菲林机优于2~3千的数码相机。




等待一位具备“超级”美人素质的小女孩,不如立刻约会一位现役美女。





!!!!!!!!!!!!!
TOP
8#

我手上不到7K 的数码相机感觉就比我手上一万多的菲林机好,这怎么说?  
———————————没有话说!没有话说!

因为您是超人一类的~~,您DIY对几寸单元书架箱,就能过100  DB听轻松饱满交响(能到此境界能有几人),羞惭了多少用大箱的发烧友呀!
真个相逢恨不未购(箱)时!
最后编辑Real
TOP
9#

“数码声“模拟声”?/!

应在声音质感/真实上区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