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家看看:20日视听会现场描述的另一个版本!!!! [复制链接]

查看: 6950|回复: 27
1#

呵,你大概知道我一直强调过程!结果我一点不关心也不兴趣,兴趣和关心的是有哪些好的条件利用了!很遗憾,没有介绍这个疯遍了全国的东西试听的过程,例如,组织者为什么不选择一款公认的箱子,还有搭配的器材?为什么都选用国产的器材?如果国产的器材确实可以更有利于发出好声音,造福了大家,那真的是功德无量!即使这样,做个说明有何不可!

香港和台湾的音响杂志,无不充满了大量只有结果的文章,国内的杂志更是后来居上,变本加厉渲染这个结果。这些杂志的字里行间,总喜欢给器材分档次列等级,总喜欢说某器材多么多么好,声音如何如何好,数据怎么怎么高,这叫年轻读者好不向往,搞的读者心事重重。这些文章可能什么都谈到了,独独没有谈到他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换一句话说,这些美好的声音是怎么得到的,在什么条件下得到的?
分享 转发
TOP
2#

windsmile 在 2005-5-20 23:56:09 发表的内容
大家注意最后的上环后的结果,为什么在前面看到的另一贴与此正相反呢?下面文字转载自短歌行论坛:http://www.bbs01.com/add.php?forum=8&titid=99532&replyid=99532&style=0
-----------------------------
傍晚下班后上完公司的课再赶过去,迟到了十分钟。
  东方宾馆4号会议室只有26张椅子,观众包括工作人员在内还不到50人,墙壁有吸音棉。
  他们说那台新科EVD是由山灵OEM的,解码芯片是Design in China、Made in USA,磁环的外壳暂时用TDK的。对比用的是Sony SACD机。
  盲听对比后由观众举手投票,先播了《天地英雄》(观众投票19:19)、然后是蔡琴《金片子》(EVD:SACD是23:17),还有山灵EVD播放《结婚》演示磁环效果(EVD:SACD是4:24,HiFi168.com版主Eric说这个结果跟事实不太……这个……那个……),开盖公示后还播了《美酒加咖啡》片断。
  音箱也是JSMR的同轴单音圈,1/4载波式,顶上放一个超高音外置喇叭。
  声音失真太厉害了,鼓声发破,蔡琴声音很沉哑,管弦乐乱成一团。


关注!

其实结果并不重要,过程介绍清楚了,结果不难得到!
TOP
3#

lingsoft 在 2005-5-21 0:54:50 发表的内容
这正符合我说的观点: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76017&ftdate=20050521&nTypeId=10

人的耳朵差异是很大的,声音对比没什么意义。


对比不能说没意义,关键看过程是怎么对待的!

盲听不是等同于简单的遮盖起来听!《Stereophile》编辑部对音响盲听有过介绍,如首先要确定盲听的参考标准,包括了硬件的参考标准是什么,软件的是什么,还有参与人,以及人耳疲劳问题和同化现象如何避免等。

选择大家都认可的器材和声音为标准是必须的。既然是为了体现器材上档次,为什么不上套好的系统来听听?

另外我想问二个小问题,第一个是借问的,刘汉盛先生曾经问过的,用蔡琴录音做试听的朋友,知道多厚的歌声才是她真实的呢?另一个是问问,她那张录音的钢琴不是真实的琴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