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此乃毁天灭地之器?(利用音频对录和数据分析破除玄学) [复制链接]

查看: 103652|回复: 228
1#

这个玩法很有意思。
把文件下了,并做了分析。发现线材部分与楼主的结论有些不同(开始以为自己搞错了文件名,重新下了再做):
1.¥398 Van Damme 专业XLR线 2m
2.¥3980 LINN Silver Interconnect Cable RCA线 1.2m
这两条线的特性很接近。
第3条线和其它比,频谱特性差别蛮大的,最大差别近6分贝。这个结果和平常的试听也比较吻合。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6/1/14 15:22:2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5/12/30 9:21:00 发表
哈哈,鄙人不才,在此恭候阁下多时了。阁下是难得的愿意真正静下来做做实验的人。
其实第3条线在录制时,左右声道是反的,阁下将音轨3的左右声道反过来再做一次实验即可。
之所以留下这个么小小的玄机,就是想等待阁下这样的人出现。
小弟不才,开了个小玩笑,如有冒犯还望海涵。。。
原来是这样。
不过换线的效果是明显的,这是事实。
从您的思路得到启发,如果冒用“极限”和“微观”的思路来分析,线材等的作用还是靠谱的。
TOP
3#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5/12/30 23:4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5/12/30 9:21:00 发表
哈哈,鄙人不才,在此恭候阁下多时了。阁下是难得的愿意真正静下来做做实验的人。
其实第3条线在录制时,左右声道是反的,阁下将音轨3的左右声道反过来再做一次实验即可。
之所以留下这个么小小的玄机,就是想等待阁下这样的人出现。
小弟不才,开了个小玩笑,如有冒犯还望海涵。。。 [quote]

原来是这样。
不过换线的效果是明显的,这是事实。
从您的思路得到启发,如果冒用“极限”和“微观”的思路来分析,线材等的作用还是靠谱的。

说几点:
1 先说说人耳对声音的鉴别能力。人耳对声音的鉴别能力与响度、频率有关,在80分贝左右、4K赫兹时,差阀值约0.25分贝(见声学手册442页)。也就是说,4K赫兹时,两个声音的响度差为0.25分贝,人耳能分辨出是一大一小的两个声音。本人在DIY音箱时,对高音喇叭衰减器做0.2分贝的改变,我和另一烧友能听出差别。一般的烧友对0.5分贝差别应该能够分辩出来。
2      根据楼主提供文件资料,对“Van Damme XLR”与“Linn Silver RCA”也做了差分,结果与楼主的差别较大。其一:波形不同;其二:幅度不同。
(图略)





3 有经验的烧友都知道,线材对听觉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楼主结论与事实相差较大。如果从频谱的角度来分析,结果和听感就可能比较吻合。根据楼主提供文件资料,对用“Van Damme XLR”与“Linn Silver RCA”这两条线的所录制的文件做即时频谱分析对比,发现差别好大,如图(一般的频谱曲线,细节没出来,先导出数据,然后把“Van Damme XLR”左声道的数值减“Linn Silver RCA”左声道的数值即可)。再对“Linn Silver RCA”与“QED RCA”这两条线的所录制的文件做频谱分析对比,发现差别没那么大了,但高的也几个分贝。






4 有前面三点的论述,我们可以说,线材对声音的影响是客观的,可以用频谱分析的方法测试。更可以扩展到(除喇叭以外)整个系统的测试。
TOP
4#

回复 118# aotoro 的帖子

怪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是说,楼主做的RCA和XLR的差分结果和我用他的文件做的差分结果差别较大。
另外,两条RCA的信号即时频谱分析也显示出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和多数烧友的实践经验也是吻合的。
TOP
5#

以前不知道线材应影响听感的测试数据。即时频谱分析结果可以算是一个证据之一。
TOP
6#

回复 122# HappyWater 的帖子

时间我是对齐了,功率没有对。不对的原因是对信号的放大或衰减,会影响它的谱谱特性。所以做频谱分析时可以不对齐,导出数据后再做加减处理即可。
TOP
7#

回复 124# HappyWater 的帖子

我还是没有说清楚,引起误解了。117楼的那几个尖峰是某时刻(或很短的时间内)频谱,具体说是5.011秒时的频谱,另外的时刻,比如5.6秒,它的频谱特性又不一样了。就这样每时每刻的频谱特性都不一样。所以在音乐播放的整个过程中,它们频谱特性都不一样,从听感上就是不同的线有不一样的声音。
最后编辑开心果 最后编辑于 2016-01-06 08:34:35
TOP
8#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6/1/6 10:22:00 发表
音量也是要对齐的。
在进行数据比较时,用一个比例系数去放大或衰减一个信号仅仅会引入极少量的数值计算误差,并不会对信号的频谱特性造成多少影响。
如果使用更高精度的变量存储信号并计算的话,则计算引入的少量误差甚至可以忽略。
阁下将XLR的信号与RCA的信号做了音量上的对齐后,再相减即可复原我在帖中给出的差分结果。
放大或衰减引起的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原因在于四舍五入。音乐信号中的高频分量本来就小,四舍五入产生的误差比例就大了。
TOP
9#

[quote]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6/1/6 10:27:00 发表
实际上正如我在帖子开宗之时所讲,面对冰冷的分析数据,一般的非专业人看后难以产生实感,难以体会其中的深意。
所以本帖中,我采用了做差分音轨,然后让人用耳朵听的方法,让一般的非专业人士也能直观地感受到两音轨间实际差异的大小。/quote]
多数烧友都认同不同的线有不同的声音。问题是,您所给出的结果和非专业人士听到的是不一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