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评论/刘汉盛
薪水阶级之福
TacT SDA 2175半数字扩大机

当SDA 2175在唱这张CD时,人声饱满清爽,吉他甜润清脆,Bass圆润饱满,简单的乐器交织出庞大的音场,顺耳舒服,听起来有如品尝爽口甜点,饱而不腻,意犹未尽,这可说是SDA 2175的最佳写照。
〔外观〕半数字扩大机,每声道200瓦(8欧姆负载),非平衡与平衡模拟输入端子各一。非平衡输入端输入阻抗100kOhm,平衡输入端输入阻抗10kOhm。输入灵敏度2V,电压增益26dB,频宽0.3Hz-33kHz-3dB,THD+N 1W/8Ohm 0.004% A加权。体积450x240x361mm,净重15.5公斤,参考售价:99,800元,进口总代理:北欧(02-25773935)。

〔前后面板〕SDA 2175的外观简洁无比,面板上只有电源开关,所有美感来自于高级金属加工以及素净气质。

〔内部〕SDA 2175虽然是交换式扩大机,但是内部采用的并非交换式电源,而是传统环形变压器与大容量滤波电容。

〔参考软件〕Allan Taylor的「Hotels & Dreamers」是一张很棒的CD,它的棒不仅在于录音效果,更可贵的是仔细品味歌词、感受歌者情感之后所带给您的心灵慰藉。在简单的曲式中,如果您能体会到深沉的情感,那就对了。当然,假若您认为它的录音不佳,那就差矣!(CD编号:Stockfisch SFR 357.6028.2,极光)
焦点:具有平衡之美,有如身材匀称的的女子,虽然没有散发出强烈的性吸引力,但小家碧玉的个性可以与薪水族厮守一生。
搭配建议:假若您想要有浓郁的东坡肉味,那么建议搭配中频段与低频段饱满的前级与喇叭。如果您注重平衡,可以搭配自家前级。
对于TacT这家以数字扩大机起家的厂牌,我一直存有好感。这个好感来自二处源头,一处就是我几次与他家老板Peter Lyngdorf对谈过,了解他对TacT的期待与认真执着的做事态度;另一处就是TacT的产品策略,从第一部旗舰后级推出到现在,TacT所推出的产品不断的把售价往下拉,这表示TacT有推广数字扩大机的心。当然,旗舰机种与较便宜的机种之间一定有声音、用料、做工上的差异,但我相信它们之间的差距是合理而且能够被大众接受的。这次的主角SDA 2175后级就是这么一部新推出的平价机种。
半数字扩大机
从外观上,SDA 2175的面板简洁无比,除了左边一个电源开关之外,没有其它任何东西。不过,面板上印着的字倒是透露出玄机。什么字呢?左边有Semi Digital Amplifier的字样,右手边则是Equilog。先说左边的字,到底什么是「半数字扩大机」呢?我猜这所谓的「半」应该是对应他家原本可以输入数字讯号的扩大机而来的。更进一步说,SDA 2175背板上只有一组RCA与一组XLR「模拟」讯号输入端子,数字输入端子付之阙如,这或许就是「半数字」的由来。此外,从数字扩大机的字样来看,SDA 2175内部应该还是采用Switch Mode方式来放大音乐讯号。至于「Equilog」代表意义为何?这个字义字典查不到,不过背板上也透露出玄机,因为上面写着「Equilog专利申请中」。原来,Equilog是SDA 2175内部将模拟讯号转换成PWM讯号的一种运作方式,目前正在申请专利中,难怪查不到它的相关资料。读者们还记得Millennium扩大机时代,机内有一个Equibit DSP,负责把PCM数字讯号转换为PWM讯号吗?我猜Equilog的「Log」代表Analog,所以Equilog可能就是负责把模拟讯号转换成PWM讯号的DSP。
打开顶盖,印入眼帘的竟然是传统后级的650VA大型环形变压器,以及八个BC产制4700μF容量的滤波电容。从电源部份来看,SDA 2175虽然属于数字扩大机,但它并没有使用体积小、重量轻、效能高的交换式电源,这种作法与上一期我写过的Bel Canto如出一辙,也与Sony旗舰作法相同。难道Hi End厂商所生产的数字扩大机不喜欢交换式电源吗?或者,传统电源的声音表现的确比「一般」交换式电源还好?我想,这必须听过更多数字扩大机、做过比较之后才能慢慢整理出头绪。不过有一点倒是肯定的:TacT生产数字扩大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缩小体积、减轻重量、降低电源部份成本,否则就该采用交换式电源。
小散热片藏在机箱内
再来,SDA 2175的内部以二块线路板构成,其中一块连接输入端子,显然这是后级的输入级,另外一块连接着喇叭线端子,显然那是功率输出级。在输入级这块板子上,我看到印着「Analog Switch-Mode」字样,这句话又代表什么技术意义呢?老实说我不甚了解,因为如果SDA 2175采用D类放大,那么D类放大本来就是在Analog状态下做「开」与「关」工作的。如果硬要将D类放大与「数字」扯上关系,也只能说开与关的动作可以视为计算机1与0的动作。我猜,TacT想要宣示的意义可能是:SDA 2175是一部Switch Mode扩大机,但与D类放大不尽相同;而且因为输入的是模拟讯号,所以才称为Analog Switch Mode。
在输入级线路板上,有一个方形塑料盒,这个盒子上没有写明Equilog,不过我猜它应该就是负责把输入的模拟讯号转换成PWM讯号的Equilog。转换成PWM讯号之后,输出级才能进行开与关的Switch动作。到底这开与关的动作有多快?SDA 2175的说明书中并未提及,不过他家一哥Millennium的开关动作高达每秒九千八百万次,也就是98,000,000Hz,想必SDA 2175也差不多。
在功率输出级部份,由于交换式放大电能利用效率高,散发出来的热量不多,所以内部仅用一块小型散热片而已。实际使用时SDA 2175的温度相当低,说明书载明电能利用效率高达85%应该是可信的。有意思的是,SDA 2175的箱体左右二侧竟然以类似散热片的黑色铝板为箱体,它们有散热作用吗?我想即使有也极为有限。
总而言之,SDA 2175的内部技术传承自Millennium与M2150,不同的是它不接受数字讯号输入。为什么SDA 2175会走回头路,反而仅允许模拟讯号输入呢?我猜应该是要让SDA 2175的应用范围更宽广些。不要忘了SDA 2175是一部后级,它还需要搭配一部前级,能够输出数字讯号的前级有几部?
还是以MBL6010做搭配
聆听SDA 2175时,我先用Lexicon MC-12B AV处理前级搭配SDA 2175,喇叭当然是AER Momentum,讯源为Lindemann CD-1SE。为什么要用MC-12B?因为我认为它是很现代的前级,拿来搭配现代的半数字扩大机应该会相当适合。可惜我所听到的声音并不是这样,这套组合的特色是瞬时反应非常快,解析力超强,乐器的演奏质感很鲜明清晰。可惜,整体的感觉是比较紧张的,而且低频段的量感与重量感显得比较不够。后来我还是以MBL6010前级来搭配SDA 2175,大家都知道这部前级的特色就是温暖、庞大、宽松,低频量感也足够,拿它与SDA 2175做搭配之后,SDA 2175的声音就完全改观了。原本听起来会紧张的感觉几乎没有了,声音的厚度也增加,这样的声音才是对的。所以最后就以MBL6010搭配SDA 2175为准。当然,在实际使用上,我相信SDA 2175几乎不可能有机会搭配MBL6010,因为价差太大了。比较可行的应该是搭配价格相近的前级,而且是中频段、低频段丰富的前级。
有时还感到超值
来,让我们开始看看SDA 2175的声音表现吧! 整体来说,SDA 2175的高频段清澈透明,量感适中,音像明晰。人声听起来比较年轻,中频段音像没有那么饱满庞大,低频段量感适中,控制力相当好,弹性与Q度表现也是恰如其份,可说是相当平衡的后级。如果您追求的是过瘾的低频段量感,SDA 2175的确没有办法满足您。不过,如果您的聆乐空间不大,我倒是认为SDA 2175这种中频段与低频段量感不会太多的平衡特性是正面的。为什么?因为一般不大的空间在中低频段处都难免会有强烈驻波,在这种环境下,SDA 2175反而能够提供清楚而不浑浊的中频段与低频段。
事实上,如果凭印象做比较,我认为SDA 2175的高、中、低频段量感分布与他家Millennium的量感分布是差不多的。如果要说与Millennium有什么不同,印象中我认为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在音质方面,SDA 2175的音质的确没有他家旗舰机种那么好。不过,我还是认为它的音质音色表现与售价相当,甚至有时还感觉到超值,所以没什么好嫌的。
乐器演奏质感超值
SDA 2175的音质音色表现虽然仅是物有所值或说有时候觉得超值,不过其乐器演奏质感却非常真实,可说具有物超所值的表现。听Triangle测试片时, 第二首大鼓声的鼓皮振动质感非常真实,鼓棒在鼓皮上的滚动感觉也很清晰,木管乐器的吹奏气柱声也能听出空气在腔体内吹过的感觉。第三首的萨克斯风演奏质感更是精彩,SDA 2175的萨克斯风形体并不是能够让您觉得过瘾的那般大,但空气在萨克斯风内扫过的吹奏质感却一点都不含糊。再来听第六首,古弦乐器那种比较刚强的特性显露无疑,而弦与弓的摩擦声音更是清晰无比。除了清晰,擦弦之间还带有一点弹性,这些表现都点出SDA 2175乐器质感的优质表现。当然,接下去的第七首无论在人声的磁性、Bass的弹性、收束等方面也都令人动容。
乐器质感表现佳,那么小提琴等提琴族类与钢琴的表现如何呢?坦白说,SDA 2175的擦弦质感很清晰,细微的琴腔共鸣也能够显露出来,不过小提琴如果拉到高把位与强音处,难免会有一点紧绷之感。您可不要看我这么说就以为SDA 2175不值得买,事实上高把位的小提琴要表现出松软的特性,那可不是SDA 2175这级的扩大机能够表现出来的。例如我在听欧伊斯特拉夫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EMI版)时, 虽然可以听到小提琴的清甜与光泽,不过拉到高把位时的松软的确还不够。还有,听Philips那套罗西尼「弦乐奏鸣曲」时,在有些演奏力度强、音阶把位高处也是有同样的情况。不过大体来说还是瑕不掩瑜,提琴族的擦弦质感、光泽表现都很好。
钢琴晶莹、圆润、温暖
而在钢琴方面,以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First Music FRP-1032)为例,钢琴该有的触键质感与高音键的晶莹、圆润,中音键的凝聚,低音键的向下延伸表现都能够显现,木头味也同样温暖。不过,钢琴的低音键规模感显得没有那么权威,我想这是因为我家空间大,SDA 2175的低频段量感又不是特别丰富所致。
由于SDA 2175的中频段与低频段量感不是超多,而是适中,这种特性反而让音场中的每一样乐器都能够清晰显现出来,不会有浑浊不清的缺点,我认为这是定位感、解析力、层次感表现都相当不错所致。再次以罗西尼「弦乐奏鸣曲」来说,每一件乐器的声音线条、前后左右位置以及拨奏、擦弦质感都非常清晰,显然SDA 2175的解析力、定位感、层次感表现都相当不俗。可贵的是,SDA 2175的价格不高,但是片中弦乐器所呈现出来的音质、音色以及真实感却超过一般这种价位带的扩大机,这也是前面我说SDA 2175的音质音色表现有时候会觉得超值的原因。
什么是真正的瞬时反应?
前面也说过,SDA 2175的瞬时反应快速,这可从蔡琴的「天涯歌女」听出。读者们或许以为要测试瞬时反应必须用摇滚乐这类节奏激烈的音乐来试,其实不一定。瞬时反应的外在表现就是「活力」,活力就是说走就走,说停就停,不会拖拖拉拉。这种「活力」其实在缓慢节奏的音乐中更能测试。这话怎么说?假若您听这张「天涯歌女」时,觉得没有活力没有生气,那就是器材瞬时反应不佳的表现。反之,如果瞬时反应佳,虽然片中蔡琴的演唱那么的慵懒,但您仍然会感受到整体音乐是活生生的。SDA 2175就是如此,它唱起「天涯歌女」时就是活生生的感觉,无论是爵士套鼓、Bass或其它乐器都不会让人听了觉得低气压笼罩,反而是鲜活的。
最后我要举Allan Taylor的「Hotels & Dreamers」做结束,这张CD可说以男声、吉他、Bass为主,再搭配其它乐器,编制相当简单。当SDA 2175在唱这张CD时,人声饱满清爽,吉他甜润清脆,Bass圆润饱满,简单的乐器交织出庞大的音场,顺耳舒服,听起来有如品尝爽口甜点,饱而不腻,意犹未尽,这可说是SDA 2175的最佳写照。
薪水阶级之福
以绝对值而言,SDA 2175的中频段与低频段饱满扎实程度或许还要更上层楼,整体的音质表现也还要提升。但如果以价论声,我认为它可算是一部超值数字后级。如果数字扩大机都能够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提供超值的表现,那将是薪水阶级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