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边我们把值得提出来作分析与总结的声卡做一个整理。表中有些数据是为了找出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也都会在此做一说明。
• 专业声卡:DAL CardDeluxe、ECHO Mia、Terratec EWX 24/96
• Creative Sound Blaster Live!/Audigy
• Ensoniq AudioPCI
• ESS Tech 系列
• FM801-AU(ABIT AU10)
• Hercules Game Theater XP
• YMF744/YMF754
• Diamond MX200
• Diamond MX300
专业声卡:DAL CardDeluxe、ECHO Mia、Terratec EWX 24/96
Digital Audio Labs 的 CardDeluxe,其重要性与高品质,在刚才已经提过,就不再赘述。各位可以看看 CardDeluxe 的成绩(不论是分数与图形),再看看一般声卡的分数与图形,就可以了解 CardDeluxe 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ECHO Mia 与 Terratec EWX 24/96 这两张声卡也同样是专业诉求,输出入品质也绝非一般娱乐用途声卡可以相提并论,只是品质上还是略输给 CardDeluxe。
所以建议大家如果要对照良好的成绩,当然是要拿 CardDeluxe 的成绩来对照,而不是一般市售的娱乐用途声卡,娱乐用途声卡的成绩是不能拿来当作优质对照组的。
Creative Sound Blaster Live!/Audigy
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代的 SB Live!,型号 CT4620,也就是台币市售价七千元左右的那一张,各项成绩普遍不错,虽然不能全面胜出,但也居于领先群,然后随着新一代的 SB Live! 推出,品质开始逐渐下降,就连 SB Live! Value(CT4670)都比之后的 SB Live! 娱乐版(CT4760)要来得好。而观察在 44k 的输出品质,包括 Audigy 在内,高频都衰减的很快,但是在 48k 时则不会这样,很明显的是内部 SRC 运算不良所导致,关于这一点请对照 YMF754 的分析结果,可以了解 SRC 运算对于高频的重要性。
Audigy 在 96k 时的频率曲线有异常的现象,从 2000Hz 就开始衰减,也应该是内部 SRC 运算不良的问题。而观察 SB Live! 全系列与 SB Audigy,可以发现硬件架构上比较不一样的 Audigy,在总谐波失真与互调失真的情况是有一些下降的,而 Audigy 的噪音值很低,这一点相当不错,但是立体声分离度却又表现不佳了。相信这与 SB Audigy 使用高度整合的六声道 DAC 有一定的关系。
至于 SB Live! 与 Audigy 的白金版才有的 Live!Drive/AudigyDrive,其上的耳机输出品质,均不如声卡本身的输出品质,而且品质也是逐年下降。
我们检测了 SB Audigy 的耳机模式输出品质,果然一点也不适合拿来听音乐。我们要再次强调,SB Live!/Audigy 的耳机模式是用来聆听 3D 定位音效的,如果要听音乐的话,还是应该以喇叭模式才正确。
我们也用 SB Audigy 检测低音量时对于检测成绩的影响,RMAA 的最大忍受度是 -8.7dB 左右,音量再低的话就会 loopback 测试失败而不予以测试了。测试结果显示,音量调低,对于频率响应以及噪音值这两项几乎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影响,而对于剩下的四个成绩,则都会上升,相信这与音量小时,谐波失真的程度也小,造成统计成绩的上升有关。而音量减小,自然会造成漏到隔壁声道的音量降低,而使得成绩升高。
Ensoniq AudioPCI
这一张是 Ensoniq 尚未被 Creative 并购前的版本,被并购之后,这一张卡就变成 SB PCI64 了。稍微要提醒的是,此芯片的型号是 ES1370,看起来颇类似 ESS Tech 的芯片型号,其实是 Ensoniq 的。测试时使用 SB PCI64 的驱动程序。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一般 AC'97 声卡由于内部 SRC 不佳的缘故,通常遇到需要 44k→48k 的情况,成绩都比较差,但是 Ensoniq AudioPCI 却是反过来的情况,是 44k 的成绩较佳。这恐怕也与这一张声卡其实并不符合 AC'97 规格有关。虽然外观上也是一个音效芯片搭配一个 CODEC 的组合,但是其上的 AKM AK4531 却不是所谓的 AC'97 CODEC,而是一般用途的 CODEC。因此我们大胆猜测,这一张声卡其实是将 48k→44k 来处理,而其 SRC 又不良,所以才会造成 48k 时的频率响应曲线与互调失真的成绩大幅度下降。
ESS Tech 系列
表中的 ES1938 其实不是一张符合 AC'97 规格的声卡,因为卡上只有 ES1938 一个芯片,没有 AC'97 CODEC。所有模拟与数字讯号都在 ES1938 里面处理完成,高度整合的结果就是成绩不佳,与骅讯 CMI8738 的基本诉求是一样的。拿出 CMI8738 的成绩相比,可说是不徨多让,互有消长,比来比去,还是比烂。
而只限于日本当地才能贩售的 ONKYO SE-120PCI,使用的是 ESS ES1983 Maestro-3i 芯片,根据在国外网页访查的数据,这一张声卡使用的是 STAC9744 CODEC(卡上 CODEC 被覆以黑色软胶物质,无法直接窥得),品质比一般 STAC9721、STAC9708 要更好,输出品质较一般娱乐声卡来得高。卡上用料布线(例如采用 RCA 端子负责输出入讯号,而非一般声卡采用耳机座)与官方网页广告均塑照出专业诉求的形象,只是与真正的专业声卡一比,还是只好退位让贤。
FM801-AU(ABIT AU10)
过去我们有一个刻板印象,就是只要是 FM801-AS/AU 的声卡,其高频就一定衰减的比较厉害。而透过其 44k 与 48k 的成绩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原来高频会衰减的情况是只有在 44k 才存在,而且非常的明显。这是一个内部 SRC 运算不佳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竟然从 2000Hz 就开始下降了。而我们一般听的音乐,包括 CD 与 MP3,都是以 44100Hz 为主,所以很自然的,在 FM801-AS/AU 的声卡上聆听 MP3,就会有高频衰减的现象了。
Hercules Game Theater XP
我们网站有 Hercules GTXP 的报告,报告中指出 GTXP 的耳机输出不好听,但是这一次的测试却显示,GTXP 的成绩是相当不错的。这是令人相当惊讶的一件事情,因为 GTXP 的设计是所有的模拟与数字转换线路还是在声卡上完成,透过一条很粗的电缆接到 GTXP 的外接盒,所以原本我们预期这会有比较差的频率响应与总谐波失真,但是测试结果告诉我们 GTXP 仍然比一般声卡要来得佳。相信这一条很粗的电缆以及布线得当是功不可没的两大功臣;另外一个值得提出来讨论的就是当初 GTXP 是在 Windows2000 下以 WDM 驱动程序来测试音质,但是这一次的测试是在 Windows98 下以 VxD 驱动程序完成,而我们已经了解到许多声卡都会因为驱动程序的不同而影响音质表现,所以 GTXP 的成绩其实可以相当不错,端看使用者的使用环境,以及 Hercules 是否愿意把 VxD 上良好的品质,搬到 WDM 上去了。
YMF744/YMF754
透过 YMF754(丸统 R10)的成绩,我们来观察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先观察 48k 时的频率曲线,还算是不错,而 44k 时则有一般与 HiFi 两种模式。所谓 HiFi 模式,就是在少部分 YMF7x4 驱动程序的控制台中可以看到的 HiFi 选项,这在我们网站也有正式文章来探讨(「挖出 YMF744 的细部设定」)。当时我们就推测这是一个使用软件 SRC 来取代硬件 SRC 的功能,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好的 44k 转 48k 品质,而现在得到验证,开启 HiFi 模式后,YMF754 的频率曲线就可以逼近 48k 时的表现,也就是这一张声卡真正的能力所在。如果没有开启 HiFi 模式,则输出 44k 的数据时,频率曲线会下降的很快,导致高频衰减。除此之外,开启 HiFi 模式后,也可以提升互调失真的成绩。
而比较丸统 R10(卡上直接有光纤输出入端子,Line-In 与后置输出共享的版本)与 AOpen AW744,我们不难发现,AOpen 加了耳机扩大线路,品质稍有下降,而丸统 R10 其实拥有很不错的成绩,但是缺少耳机扩大线路的结果,造成时常在一般使用者之间产生阻抗匹配的问题,使得低频不足或是容易开大声就破音失真,而获得了普遍音质不好的印象。甚至将 SB Audigy 拿来与丸统 R10 相比,除了频率响应互有高低外,其它成绩都还是丸统 R10 全面胜出。
而在丸统 N60 上的成绩重点在于开启 HiFi 模式后,48k 的成绩是否还有进步的空间,答案是没有的。所以可见 HiFi 模式针对的是 44k 的资料,至于 48k 的数据则不受影响。
Diamond MX200
Diamond Monster Sound MX200 这张声卡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功能,就是可以切换 CODEC 的运算基础,可以是 22k、44k 与 48k,22k 的音质太差,我们就不采用,而 44k 与 48k 的 CODEC,对于输出 44100Hz 与 48000Hz 时的数据,的确有影响。
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输出的资料与采用的 CODEC 不吻合时,频率响应会变差,失真的程度也会大幅度增加。因此,如果是在听 MP3 或看 VCD,应该将 CODEC 切换在 44k,而在观看 DVD 且利用声卡做模拟讯号输出时,则应该切换成 48k 的 CODEC,这样才会有最佳的音质表现。
Diamond MX300
在这边提出 MX300 成绩的原因在于,使用 Diamond 原厂的 1.02 版驱动程序时,成绩比较高,如果采用的是 Aureal 的 VxD 最后一版 2048 版,则成绩稍微差了一点。所以如果不是非有要使用 2048 版的因素(例如想要使用 EAX),那么反而使用 Diamond 的 1.02 版原厂驱动程序是比较好的选择,而且接口也比较漂亮。
总结
对于目前最多主机板与笔记型计算机在搭配使用的 CMI8738 与 ESS Solo-1 音效芯片来说,价格便宜的结果就是效果也很便宜,但是厂商不内建这种产品就会失去竞争力,如果内建高品质的零件又会拉高成本,结果同样是降低竞争力,所以又要功能又要低价的前提下,只好使用这类所谓「便宜大碗」的东西,其实,便宜是没错,碗也很大,但是碗里面的东西并不见得好吃啊!虽然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一分钱也有一分货的道理,贵一点的东西,通常还是比较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