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哥提问:如何比较甲类功放和大功率甲乙类功放的控制力? [复制链接]

查看: 6039|回复: 15
1#

单以P=I*I*R这个公式来看,电阻越小,则功率就越小,不过这是甲类功放的计算方式。
如果低至1欧姆时仍能按比例线性输出不失真功率的话,则对于整个放大的设计需要留有充足的功率余量,需要作较大的投入。
分享 转发
TOP
2#

屠夫168 在 2006-7-30 10:43:18 发表的内容
1、只有在电压负反馈的情况下,才出现“8ohms时输出125W,4ohms就输出250W,500W/2ohms,甚至1000W/1ohm”,电流负反馈则相反。

2、假设末级供电电压为正负56V,在8欧的负载下满功率为7A静态电流,根据P=I*I*R即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与电阻之积的公式,满功率即纯甲类功率为7*7*8*0.5(0.5为甲类功放的效率)=196W。

即当末级供电电压为正负56V、在8欧的负载下的条件下,要做纯甲类功放,静态电流要调到7A。7A的静态电流是非同小可的一个数据,要庞大的散热铁。静态电流调到1A时,甲类为20W,从21W到196W(不止196W,乙类的效率还要高)可视为乙类,此机可称为甲类20W功放、甲乙类200W功放或高偏流甲乙类功放。

久不看书,计算方法可能有误


公式错了,建议重新翻书,贺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