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swcw
- 论坛发烧友
- 19720110
- 385
- 0
- 2003-05-02
|
wwswcw论坛发烧友
3#
t
T
发表于 2006-10-03 13:54
|显示全部
一点 在 2006-10-1 9:50:41 发表的内容
我在前面也说过,首先国内有许多好东西,我也在用,有些人的确有国外的东西都是好东西的说法和做法,这和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关系.你说的"如果声音对得起价格而且质量也不错的话,你管它用什么档次的东东呢! 你管它与出口到国外的有什么区别呢! "我也同意,问题是我前面所说的做宣传的和卖的是一种机型-----呵呵!我感觉就有点问题了吧!我看了一下,您好象是代理,如果您卖原创的CD,用银彩的G5的全套咸菜,不用高的公房和音箱,就用麦乐迪1688+845推监听一号,对来的初烧友说原创的CD的高频多末好,是不是有点..... 再说你说的这句话我也不能赞同:"为什么老外对中国搞双重标准,大家都能接受,觉得很正常?而中国搞双重标准,就不能接受,觉得不正常?"我理解你的意思是老外是流氓搞了你们,我跟着老外学一下就不下就不行吗?这是什么逻辑?你不要提出口型和国内消费型有什么区别,尤其欧美国家人均收入咱们高很多倍,人家买一套这东西是买一套听音乐发声的东西,就像咱们普通家庭买一套小型套装音响一样,能用2年?3年?,做为家里的必需品之一,不是发烧! 可咱们国内的来说,发烧是奢侈品,不是每一个家庭都玩的起的,有很多烧友搞不好半年甚至于一年的工资才买的起一件原创或斯巴克的东西,你说谁的成本高! 实际也没有什么该国不该国,不就是日本嘛!德国有吗?美国有吗?英国法国有吗,为什么不学点好的那!没有听说西湖\KERLL\ML\劲浪\MBL是两个标准,有的欧洲品派有,是亚洲总代理定制的,还是咱们自己搞的两个标准! 有些人对待国货的态度,我想你应该看到啦,不负责地瞎说、一味地乱踩,的确是有他们的问题,但引起这样的问题的也有那些杂志的功劳啊,<音响技术>等杂志收了人家的广告费总不能说人家不好吧,客观点的就不好的不说,就说好的.有的发烧友还就信杂志,时间长了,傻子也明白了,你这时说一分钱一分货我相信谁都不会信你了!你说那? |
您说宣传的机型与实际卖得不一样,能不能说清楚些,是哪种机器,什么时候的事情?据我所知,斯巴克、原创等都非常低调,现在几乎都不做广告,几乎也没看见他们开盖宣传他们的机器,何来宣传与卖得不一样? 您说得没错,我是代理原创。原创是我这里卖得最好的牌子之一!在我这里,购买HIFI组合,配得较多的基本上就是万元左右的,6K左右的也不少,上万、十万以上也有,不过非常少。原创A8S、2008、A8T,配一台胆机或者钟神88D世纪版和金琅、杰作的大书架箱或者丹拿的入门级书架箱,这类组合特别多。如果原创CD机真象您所说得高音如此不济,我估计就没人买原创啦。 学老外搞“双重标准”的事情,不是什么逻辑不逻辑的!市场决定一切!我看您的言论可以断定您是一个纯粹的发烧友,一切唯“最佳”为标准!可是市场并不是这样的,各种需求都有,而且大部分烧友都很穷,拿不出太多的钱去狂烧!厂家必须适应市场才能生存!斯巴克、原创等厂商如果都拿出口标准的东东在国内卖,估计他们早死啦!举个简单的例子,斯巴克A70T的出口型号在欧洲卖2000多欧元,如果斯巴克用这个价在国内卖,试问有谁愿意买?还有原创2008出口美国型号卖1000美元,如果在国内卖这个价,有谁愿意买?所以不搞双重标准,这些厂商就没法活!但是针对极少部分的高烧友,他们还是有高级机器供应的。这里还是要澄清一下,价格与用料搞双重标准并不意味着质量搞双重标准,东西贵并不意味着质量就如何如何地好,便宜并不意味着质量就如何如何地差,很多人经常把这个搞混淆。我参观过斯巴克、原创的生产车间,无论是内销机型还是外销机型都是同一质量监控体系,同一批生产工人做出来,只不过是用料不同而已,质量绝对都是一样的! 您说很多人一年甚至半年的工资才能买一件斯巴克或原创的东东,我不太理解,原创A8S才1K多元、2008就2K多点,斯巴克入门级胆机也就3K多,如果真有人一年甚至半年才挣到1K或者2K的话,我估计他生存都有严重问题,怎么可能会发烧? 您说西湖\KERLL\ML\劲浪\MBL等没有搞双重标准,他们究竟搞没搞我不知道,我想我都不知道,我估计您也可能也不知道,所以建议您不要轻易下结论。劲浪以前我代理过,现在不做啦,什么原因?一是越来越贵;二是推陈出新的速度惊人,但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商业化运作太明显)!三是6、7、8系真是不怎么样,那个用料,那个做工。。。。。,我不知道劲浪在欧洲是不是也是这个做工? 现在国内音响环境确实不好,粗制滥造、假冒伪劣、胡编乱造。。。。。。。,部分音响杂志为了生存,昧着良心瞎说,甚至有些音响同行也掺这锅混水,不把你搞垮就誓不罢休,这就是目前国内音响市场的现状!一粒老鼠屎尚能坏一锅粥,何况现在绝大部分都是老鼠屎,就那么几颗米(斯巴克、原创、欧博、金琅等)再怎么保持清白,也会被老鼠屎熏臭的。您说我说得是不是这么回事?不过,作为发烧友,我想鉴别能力应该比一般人强得多!对那些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的“老鼠屎”确实要严打,让他们无生存之地,但是对那几颗“米”,不说给予大力推广,至少给予公正的评价总还是可以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