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BIT有意义吗? [复制链接]

查看: 16894|回复: 112
1#

首先题目是高bit,高bit就是提高精度,如果其他条件完全相同,解码线路,算法,模拟线路等相同,当然是精度高,有利于最终音质.只不过高bit不等同于高音质,因为其他部分也相同重要.
分享 转发
TOP
2#

开心果 在 2006-2-23 21:01:50 发表的内容
对CD而言,录音时采用高于16 比特的量化也是没意义的。就是说,录音时用高于16 比特的量化,最后刻录到CD上的时候再变换到16比特,是没什么实际意义。


问题是录音后不是直接刻到CD母盘上的,否则就是直刻CD了.事实上,在混音过程中,有大量的操作,实际反应在计算机内部就是复杂的数学计算.精度高,当然有利于最终数值的精确率.我想读过中小学的都应该同意,复杂计算,中间过程保留3位小数,和5位小数,最后结果会有差别.
TOP
3#

开心果 在 2006-3-1 22:46:23 发表的内容
多谢Raxel 兄指正。
我的原意是指直刻CD,不过这种情况应该很少。实际上在混音过程中只要不对某个声轨的信号先放大再混音,差别就可忽略。



这个我不同意,多声轨downmix成双声道,需要各种操作,调整,意味着大量的计算.怎么可能差别可以忽略.
TOP
4#

不只是HDCD.

XRCD不是说JVC的CD机也有专门的K2解码标识,至于K2解码是否有特别的技术支持,就不清楚了.
TOP
5#

开心果 在 2006-3-2 13:33:10 发表的内容
我这样想,首先各种操作包含两种运算,线性和非线性。非线性 运算会引起失真,如加激励器等。这种情况下讨论比特数的意义也不大了。实际上混音的大部分运算是线性的,不会引起失真。线性运算就是线性叠加,也就是四则运算。首先是加减运算,当大量的数据进行加减运算时,先加减再作四舍五入和先四舍五入再加减的结果是一样的(末位,既不可靠的那位,有正负1的差别)。除法呢(指分母大于1的情况),更好办了,最简单的情况是分母为10,这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那原数的末位就被挤出有效数的位数外了,这个结果不会影响精度。反过来,如果是乘10(既放大10倍),情况正好想反,既误差被放大了10倍。所以,只要不放大,运算结果的差别就可忽略。



我真的不明白,这都要争论?多声轨downmix成双声道,就是把几个声道的数据加加减减?那PCM工作台就是图形画面花哨点,后面就是加减的运算了?

就算不考虑函数运算,加减乘除,中学生都知道中间过程的精度,会影响到最后结果.有些录音,一件乐器,就要多个麦克风从不同角度捕捉了.混成双声道的时候就是把各个声轨的信息加加减减?说实话,你从哪里获得的信息,混音的时候,就是在后台进行一些加加减减的运算?
TOP
6#

开心果 在 2006-3-2 21:20:23 发表的内容
这不是争论不争论的问题,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
说明一下,这里是HIFI乐趣论坛,只讲HIFI 了,所以只从HIFI 角度考虑问题,别的最好不要提了。

前面讲过,信号的混合有线性和非线性两种。非线性混合,会引起失真,这时考虑位数已没有什么意义,也是HIFI 不希望的。

所以线性混合才是HIFI的宗旨,线性混合的基本运算是四则运算。
前面已说过,只要不进行放大,那么用低比特和高比特计算的结果之间的误差可忽略。


不错,中学生都知道中间过程的精度,会影响到最后结果。但具体问题就要作具体分析了,不是任何过程都需要同等对待。
不论多少个话筒,如果只希望不失真的混合,只能用线性混合。从过去模拟调音台的电流型混合器电路可知,它只不过是一个加法电路而已。


首先一个概念要搞清楚,现在讨论的是现实的运作情况,还是你"希望".你希望没有音量放大,你"希望"没有非线性失真,你把产生问题的地方都"希望"掉了.还讨论什么?

混音并不是什么只是简单的线性混合,加点惨响效果就不是简单的线性混合.至于什么误差效果可以忽略,也是你的一厢情愿.

不论多少个话筒,如果只希望不失真的混合,只能用线性混合。


事实上,混音师在工作的时候,他考虑是如何获得他希望的声音效果,而不是考虑哪个操作会涉及线性失真的运算,哪些不会.混音师不是计算机专业的.还是我说的,你的假设是不现实的,是你为了说明你的观点强加的许多条件.
TOP
7#

开心果 在 2006-3-3 11:15:57 发表的内容
我讨论的不是现实的运作情况?

现实的运作情况的确很复杂。但就象对复杂的波形,可以把它分解成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再进行分析的道理一样。为了分析问题,先把复杂的运作按一定的规则加以简化。简化的结果就是前面说的非线性混合和线性混合。就是说不管混音的情况什么复杂,都可以把它们归到其中的一类里面。
前面已说过,高比特和低比特对非线性混合已没有意义,这是第一部分的结论。
对线性混合部分,我也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所以才会指出只要不放大这个前提条件,也是一个有漏洞条件。为什么说有有漏洞呢?通常情况下这个操作是不会出现的,因为没有那个录音师在录原始声音素材时(或某个混音的中间过程),把某个声轨录得比其它声轨小声很多,以至到了后面要放大才能使用。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会出现,这就是漏洞。所以在通常情况下,高比特和低比特对线性混合的差别就可以忽略。这是第二部分的结论。

总的结论就是高比特和低比特对混合的差别可以忽略。


说实话,说到这里,我都不知道你再绕来绕去绕什么了.但也没兴趣回头去重复读一遍,只需要简单的指出你的错误.大部分专辑,包括爵士,摇滚,流行,有时候古典小品也是,都不是一次录制完成的,有些甚至在不同的录音室,由不同的录音师完成的,所以也不要什么漏洞不漏洞的.调整音量在混音过程中是很正常的操作.
TOP
8#

开心果 在 2006-3-3 13:29:38 发表的内容

调整音量就一定是放大吗?


那要看具体实现什么目地了.调整音量可以仅仅是让各个曲子之间的音量相同.可以实现曲子开头结尾的fade in, fade out.调整某个具体音轨的音量,可以实现对乐器位置和具体表现的调整.你实际听到的曲子里面各种乐器,人声不一定是录音时候的实际位置.有些甚至是在不同房间,不同录音室完成的.
TOP
9#

开心果 在 2006-3-3 23:00:46 发表的内容
这些操作中,哪些是属于放大呢?


这就看后台软件如何具体实现了.这里讨论高bit是否有意义.如果你铁了心,认为高bit没有意义.那么就这样吧,我说服不了你,但其他玩家大家都明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