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这样子回答的!(欢迎转贴)
借口而已!这一切都是为了推卸责任的借口而已!
“国产箱用的什么单元?人家用的什么单元?”——作者应该知道批量定制与零售之间的区别吧!不知道的话就回去问问厂里的采购,看看他们要是手里捏着两三千个的单子,单元厂批发部还会不会把他们当成叫花子打发!国产音箱厂家就没一个敢砸货的哪怕是一两百个,更别提让这些个名厂(seas\scan\vifa\audex\jbl\accuton\dyna\focal……)按指标定制的。您以为外观一致(通常外行会先注意这个)、编号一致的东西就会是一个样的,那先恭喜您了——因为您一定觉得坐在杭州e280奔驰出租车里的感觉与amg 28的感觉一个鸟样!因为它们有着同样的外观甚至内饰。
“好的单元就能出好声吗?”这倒不一定!这就象我国男足一般,不管是如何提升其装备至国际顶尖水准,可踢出来的球还是跟他们的脚丫子一个味道。
“你以为做音箱那么简单吗?有些校声的秘密手段人家怎么会告诉你?”这又是一缺乏细致或耐心的外行的一种托词。即便别人没有使用任何“秘密手段”,但轮到您自个儿上的时候你就会不停的去妥协——用什么鸟机丝吗?内六角的自攻螺丝从外表看还不是一样的?(大哥!看看别人几十年前的3/5a,真的拆下那低音单元研究一下、仔细琢磨琢磨,好好想想别人为什么要使用机制英式螺丝套件。而老板却让你使用那受力不匀、总装性能差异奇大的丑陋自攻螺丝。)
“你说我们的单元太烂,可是柏林之声的旗舰用上了惠威的单元,卖出个天价。这回看你还说什么?”请拿出一点证据来,不然的话又得闹bill ganz家是全套惠威的笑话!
“那是老外吃错了药!”这点拆开看倒还中肯,若上面那点有所确切之凭据,则肯定老外一定嗑了药!
“atc的箱子以中频密度好而著称,但是高频太暗。当然,这在有的人眼里是“非常有个性”,可国产箱你敢这样试试吗?”先把自己中频处理成atc一个鸟样再说这大话不迟!这回咋不提单元是一样的这茬了,单下小了,人家不做您生意了不是!还是自己水平太低,没有这瓢,却偏要舀这么一大缸子水!
“学学德国箱应该比较保险吧,至少声音中性,各频段均衡。且慢!要是德国牌子还行,它这种叫监听风格。如果是国产箱,就很可能是淡如白水。现在还有更有趣的说法:hifi性强于音乐性。”虽然个人相当不喜欢这类风格,不过奇怪的是我还真没从国产品中感觉到有啥子一模一样的东西。做不出来就承认差距,死要这面子是养活不了厂里的一家老小的!
“书架箱要想求得好一点的低频,通常的做法就是牺牲灵敏度。可是进口箱难推是合理的,推不好你就尽管换功放,推好为止。哪怕功放高于音箱十倍的价格。国产箱一推没听见好声,立刻建议你换音箱。其实十倍价格的功放在进口箱上能听到变化,在国产箱上同样也能听到——你别告诉我用二千元和十万元的功放推国产箱出来的都是一个声,要真有那样的箱子,那是中国人创造奇迹了——可是,谁敢那样去试呢?一点机会都没有给国产箱!”这种说法我还真的听到过,但千万别说理智、清醒的消费者没给国产音箱予机会!创低灵敏度先河的书架箱,ar-3a八九不离十吧!发扬光大者,celection sl-6算是经典吧!有种、有本事的话,早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的了;只可惜谁又做出来过?(忍不住又提了个问题)没有真才实学,就知道白日做梦;甚至连一点点虚心都扔得太远、太远…… 怎么还有脸说一点机会都没给您留着呢?此时此刻,您的解释不会又变成了——那声音太落后了,本大师起点高不懈一顾!
“你从国外拿个什么音响展大奖回来,这边人比老外还要不高兴:买通评委了吧?”这一点倒是相当、相当的肯定!!!大家都是人,就自然都有劣根性——见钱眼开!
“国货在外面卖得好,就有人特别想不明白:会不会用料不一样啊?”对于这一点就更加地肯定!!!鬼子在质检的时候绝对没有嗑药——不折不扣地形式主义,且相当官僚。
“我敢肯定,你去国外的器材店里捧一台国货回来,还是有话说的。这玩艺错就错在它姓“中”了。”若是我的话,百分之百的放心!不满意,人家可有超长期限的无条件退款制度!就象那扎实、耐用的韩国汽车一般。
(这是什么人写的,这么经不起推敲?又问问题了不是?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