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了奚秀兰,上全频乃是必由之路!!!(第137楼开始有图) [复制链接]

查看: 60724|回复: 285
1#

zhzh 在 2007-4-2 8:49:42 发表的内容
[quote]溪秀兰 在 2007-3-30 19:03:32 发表的内容
[有些概念没明白,……
……又如全频单元的高低频有些限制,这恐怕是比较笼统的说法。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一般来说高频需达到多少千赫兹在听感上才不受影响?
全频喇叭的高频通常标称12、14、16KHz,这个问题怎么没老大说说……
有人听全频,又要加高音单元,甚至超高音单元,按照前面一位老兄的说法是没妥协到底……
听全频,又要加高音单元,甚至超高音单元,或者低音单元,这在概念上是不是已经等价于分频音箱了?


我的10"好人仕全频,40-18KHZ,高音的质感、颗粒感和上障板后的低频比许多分频箱好。听了18KHZ的全频,再听16KHZ的全频感觉高音差一截,但听20KHZ的全频(如AER)高频又比18KHZ的好一截,同类型全频高频上限越高价格越高,说明全频高频至关重要,听感亦是如此。越是高档的器材,区别主要在中高频上。
全频加超高超低是画蛇添足了,至于有些朋友觉得加上后效果好取不下来,那是还有些方面做不到位时的一种妥协。

       仔细考量,全音域单元加超高超低与分频音箱也有区别,分频音箱的分频点大多设在3000和500赫左右,这对中频影响较大,全音域单元加超高超低基本避开中频,影响相对较小,也是为拓展频宽而不得已的妥协办法。但困难依然不少:例如加超高,处处都应考虑与全音域单元高频段之衔接——电容数值很敏感,须精确计算,配搭不当很易有峰谷影响自然度;电容材质也应考究,推荐用纸介电容;超高单元方面纸盘超高极少,可考虑用铝带或陶瓷,惟价钱偏贵。其实高档全音域单元并不需要加超高,只有古董单元才考虑。现今玩全音域单元主要还是是否加超低的问题,因物理极限全音域单元低频不可能做得理想,仅有两条路可走,或是配复杂夸张箱体,或是加超低。两者各有利弊,前者衔接自然一些但箱体难搞;后者箱体容易但低频单元与全音域单元的衔接成一大难题——撇开分音器制作及分频点取舍不说,单看全音域单元与低频单元音盘冲程的悬殊,便知绝对影响反应速度的衔接,想象最好配屏风超低音,似乎没有,没办法只好妥协。听过一些加超低的全音域单元系统,大都因上述几个问题不易处理而影响效果。建议配有源相位线性可调超低音箱,然后根据房间低频特性利用相位来调节与全音域单元的衔接(有一定难度),效果会好一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