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欣赏的时代性及其它...... [复制链接]

查看: 10457|回复: 95
1#

一见到姓丁的文字,就“啪”一声!之后........
分享 转发
TOP
2#

山东老杨 在 2006-7-11 17:05:21 发表的内容
继续啊

呵呵,连这位潜水高手都得偷偷透透气啦吧?!!
TOP
3#

我的理解:中国书法从物理表征上看,应该隐含了线条、架构、光、影、质感、搭配(包括纸墨笔间)、内容、思想、文字意思、等等等等的多维的信息。而从来,所谓艺术欣赏都存在一个公论与私论的问题,所谓各花入各眼,对于各人,能够心悦诚服的就能进补并进步,没有的就作罢,正如音乐的共鸣。但是,要产生这种感受,却又确实有待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要提高,又必须深深地自问一下所处环境、个人生存状态的文化底蕴怎么样?时代特性如何?由此出发,方可发现自己的所在、所向了........音乐欣赏的时代性?"啪"一声,好,再"啪"多两声......
TOP
4#

同时,我觉得:中国书法,根本上它应该同国画相通的。比起西方的艺术形式,这种文化形式间的师承关系甚为突出........
TOP
5#

丁启烈 在 2006-7-11 23:03:58 发表的内容
丁启烈 在 2006-7-11 20:46:39 发表的内容
自那晚后,"感觉"教授."功夫"教授的雅号不径而走,不但传遍全校,而且传遍全地区.....
自那晚后,"感觉"教授的学生才明白老师平时上课,为啥三句话总离不了"感觉"二字......  
自那晚后,"功夫"教授的 学生才明白老师平时上课为啥总离不了"功夫"二字......          
  第二天,有位爱书法朋友来聊天,朋友说经过认真的书法研究和书法实践,发现书法的精髓是线条的组合........


我对朋友说,我不赞成你研究的结论,虽然这结论是你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实践得出的....但我认为书法的精髓若是线条的组合,那么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功力呢?线条组合得再好,只解决了一个问题____间架结构.字的间架结构再好,没有入木三分的功力.........
       就如俗话所说的,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书法精意我不太懂,可是,的确如丁兄所言:不仅仅包括线条组合,我自己如果有机会去“赏字”会审踱其气、势、力、意、韵、神,而如果亲自去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连线条的拿捏都不行!
TOP
6#

又有刘亮鹭一曲深情款款的“情网”,内容实为个人的情情塔塔而已,配乐却雄奇壮阔得有如史诗,可能很多人都受不了乃至诧之以鼻。但是,难免有的人,其心路走来会有此共鸣.......那又很难形容为变态的.........
TOP
7#

近一段时间以来,朋友常问我的态度:这么多的新歌手,以柔美之声去取听众的宠,却似乎难得有气壮山河的歌声了,有何看法?考虑再三,不得不回答如下:能够因此自己共鸣的就赏听呗。实际上,电声器材的出现会影响歌唱艺术的发展,洪声之下毕竟还有纤细感情、感觉表达的要求,并不能一概而论“声不洪歌不出”,柔美中但求发现节奏、旋律、音色、内容之美与和谐,甚至由于环境的变化出现人声在低音压下得更为细致、饱满的表达也不能不说的艺术水平的提高。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及作为歌者的他们都不应忘记:歌之美态还有许多!不能让柔美绝对地侵占雄奇的地盘!
TOP
8#

:"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书尚意,明书尚态".
——这,既带有文化现象的时代特性,也深刻揭示着这论书的“前人”一刻没有放弃“承前启后”、“一脉相承”,而事实上,他总结的就是“尚”,其间并没有“否”!否则,书法何堪。
    如丁兄所言:音响时代特征强调“柔美”却从未否定其他........
TOP
9#

恐是闭门思过去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