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提琴发烧友”这样看“音响发烧友”。 [复制链接]

查看: 37309|回复: 256
1#

没记错的话,楼主是玩小提琴的,同时也玩音响,前一阵子弄了台LINN的CD机,对其带来的声音的改善大为兴奋。能谈谈你对那些小提琴同好的言论的看法吗?
分享 转发
TOP
2#

不知道那个发贴的“小姑娘”是不是还是一个学生。如果是,那我的希望是她不要让我国畸形的教育制度给毁了。
TOP
3#

“我相信真正喜欢古典音乐的人,感受古典音乐的那颗心却是一样的。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才能真正欣赏到古典音乐之美。”

    我相信真正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在看到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而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接近音乐的普通群众时,更多的会是鼓励和引导,而不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对人指手划脚。
TOP
4#

“我在这里不是支持用MP3去听古典。毕竟器材还是有一定影响,特别对于入门的听众,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当然不够用好的器材好,所以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当然是用优秀的音响器材来播放古典音乐,音乐家的思想和创作意图才能最好地体现出来。我只是想说,别太执著于器材,再好的器材最终也是服务于音乐的!你用随身听和多媒体音箱听古典音乐,并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对古典的亵渎。你用低档设备听古典音乐,也不能代表你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就比人低。只要能够从音乐中有所得,那就挺好的了。”


    前面这么破绽百出的论述,怎么居然有这么一个转折?中正平和之状可鞠啊。在没对一种现象好好了解之前,还是说说套话比较方便吧。
TOP
5#

“但难道这就是音乐的一切?器材的好坏最直接影响的就是音色,但是音色只是音乐的一个方面。我们不可否认它的重要性,但却大可不必将其无限扩大。阅读作曲家的谱子就可知道其音乐是否动听,自己是否喜欢,而不是非要乐手演奏出那个谱子后通过所谓的好器材播放你才能判断。旋律、节奏、调性等这些你不用通过好器材一样可以感受。为什么不试着多感受一下作品优美的旋律、强烈的表现力以及丰富的情感内涵呢?欣赏古典音乐,更加要注重的不是音乐作品的思想核心与精神么?”

    器材播放出的只是声音,当然它不是音乐的一切。谁在将音色无限扩大?又有谁把追求音色和不感受音乐内涵简单划上等号的?阅读谱子就可以知道音乐是否动听,不是非要乐手演奏并通过好器材播放你才能判断?那么没有受过音乐教育的普通群众的享受音乐的权力是否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被你剥夺了?别忘了,当这样的情况出现,你们这样的小提琴学生也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TOP
6#

“据说最为糟糕MP3,它会大幅削减音乐的高频部分,会导致一种明显失真、压抑而不平衡的声音,举凡音乐的动态范围、力道、低音或高音的解析度,通通打了折扣。但其优势就是你可以把喜欢的音乐都装在那么一个小盒子,随时想听就听。一般收音机的音质好不哪去吧?但以前许多的爱乐者还不是这么听过来了?说到这里不能不提《辛丰年音乐笔记》,辛丰年老先生并没有很好的听乐条件,但是他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积累了许多素材和经验,写了这本书,读后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MP3的优势是方便,MP3也是音响产品的一种。一个音乐爱好者,既想欣赏喜欢的交响乐,有没有条件飞到柏林、维也纳,那他可不可以尽其能力买套好一点的音响在家里感受大师的风采?居然你也读辛丰年,我颇感惊讶。辛丰年正是你所不屑的发烧友啊。在物质条件很匮乏的时候,频频换机,还不会拉小提琴,学个钢琴还不按部就班,弹不下去的地方就用哼哼来代替。还偶尔对大师们说三道四。这样的人的文章,似乎应该只是我们这样的发烧友才看的啊。
TOP
7#

“ 听古典音乐究竟需要一套什么样的音响?什么价位、等级的产品才算可以用来听古典音乐呢?破烂的音响会严重影响音乐的聆听,所以不如不听?耳朵会被听“坏”?没有一套像样点的音响系统,我们根本感受不到古典之美?"

    听古典音乐究竟需要一套什么样的音响?这个问题好像很无聊。音乐在你心里占了多少地位,你愿意为了欣赏音乐付出多少,你能够付出多少,这些因素决定了你需要什么样的音响来听古典音乐。
    至于后面的几个问号,是谁的观点?听古典音乐的器材发烧友的?还是作者想象中的发烧友的观点?

    “曾经试过在网上,一位网友满是自豪地对我说,让我去听听他那套音响,那才叫做音乐,当然也不免可怜我听那么差的音响听了那么久,听的都是失真的声音。如果你听到有人说:“吃雪糕我只吃哈根达斯。其他的雪糕都是不能吃的!”那么你可以大概可以想像到他的语气。如果他知道我听古典都是用DISCMAN,要不就录在MP3边走边听,大概会望天感叹:“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人?”我们普通的工薪阶层是不可能拿几万去买一套入门音响的,照这个道理,我们是可怜的听乐一族?音乐和音响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不能否认确实有些朋友可能会只以自己的器材为荣,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器材就不听音乐的,是爱好音乐的发烧友吗?至于工薪阶层,为什么就不可能去买一套好一点的音响呢?一套入门音响要几万?谁界定的标准?难道工薪阶层可以承受近万一平方的房价,就不能承受相当于几个平方房价的音响?看看网上那些大烧友,不都有“贵有贵玩,平有平玩”的观念吗?
TOP
8#

“一些所谓的音响发烧友给我的感觉多少有点走火入魔。有的一开始的确是因为喜欢音乐而喜欢音响,但自从买进一套入门音响开始,就不断地去发掘其毛病,然后就不停地要换、换、换,一定要换更好的,一定要追求音色的完美。如果你遇见一个发烧友,他肯定会先跟你提到他那套音响是多少RMB买的。仿佛金钱就代表了音乐的质量,代表了他的品位。”

    如果你认识的音响发烧友都是见面“肯定会先跟你提到他那套音响是多少RMB买的。仿佛金钱就代表了音乐的质量,代表了他的品位”的话,那么,我为你感到悲哀。因为你所认识的都是最低品位的人,物以类聚。


    “诚然,一定的音响效果与古典音乐的魅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听交响乐、协奏曲这类作品,其音乐震撼力及色彩,不同乐器合奏的音色都要有好的音响和录音才能生动再现。这类有大编制乐团参与演奏的作品对器材要求是比较高的。但就看似普通的钢琴来说,要完美重现它的音色绝非易事。交响乐的厚重沉稳需要一定器材才可体现。有条件大话,大可去用那些大口径、高品质扬声器单元的音箱以及大功率、高保真的功率放大器乃至专业的Hi-Fi CD唱机、更换材质设计优秀的信号线和音响线去提高声音厚度。你还可以去研究系统的音场定位效果、音室房间的声学环境、器材的摆位方法,感受演奏过程中乐器、旋律、音色、音准等方面的细微变化、弦乐器的擦弦声甚至指挥翻动曲谱的声音,好的音响的确可以完美还原声场宽度和纵深度,让音乐更富感染力。”

    这段话说明作者其实还是认识到器材的重要性的。那么,如果有条件的话,你会不会用好的器材更换你的随身听?
TOP
9#

曾有一篇文章说,欣赏古典音乐,一颗赤诚之心才是最重要、最可贵的,器材设备是次要的。我们过分追求音色,往往会忽略了音乐的其他方面。在现代社会里,许多人已渐渐麻木、浮躁。我们抱怨压力太大,我们抱怨生活节奏太快,我们抱怨没有时间,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但我们宁愿去酒吧泡,去赌钱,通宵打游戏,也不愿意以一颗宁静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美,生活的意义。物质永远是第一的,赚更多的钱,然后挥霍更多的钱,永远是最重要的。当然,有钱了也可以体现一下自己的品味,不读书的大可去买书回家摆,买张音乐会的票去里面打一下瞌睡。中国的许多古典音乐会上多的是听不懂的领导和老板,大家考虑一下平时音乐会的门票价格就知道。有人说得好,哪一天中国也有全国“古典音乐欣赏等级考试”了,人们才会趋之若骛。

    把自己有限的收入投入到音响设备上,在工作之余泡壶茶,听听精心搭配、调整的音响系统发出让自己沉迷的音乐,在作者的眼里也是和上述的泡吧赌钱一样的劣习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