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松香味
felixcat 在 2006-4-3 1:51:05 发表的内容 还有,使用与不使用UV镜,在某些时候有成像差异,不是因为人眼是否能看到紫外线的原因。而是:众所周知,滤镜其实是一个天然的滤波器,但是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滤波器——也就是说不存在UV镜能够严格地滤掉紫外线的同时,一点都不影响、改变可见光频段的信息,这个网页提供了UV镜的原理和各种不同牌子UV镜的性能测试:http://www.photo.net/equipment/filters/这就好比我们知道音频中的滤波器都有“频响曲线”这个概念一样。还有,假如不使用UV镜,在某些拍摄场景的时候,由于胶片的物理特性,会造成胶片蓝色感光物质过度曝光的不正常的现象,使得照片整体背景带有一层异常的蓝紫色。所以有时候拍照片,使用与不使用UV镜的结果会有人眼可辨的差别,但这绝对不能说明人眼能够感受紫外线。最后,我觉得讨论似乎有点跑题了。我觉得应该回到这个话题上来:一个12k和24k正弦波的混合波形,人耳是否能听出和纯粹的12k正弦波不同?我的反应是:根据我自己亲身经历的盲听试验,我没听出有什么不同。
suifengqingwu 在 2006-4-4 2:00:32 发表的内容 CD,22K处是被按一定斜率衰减了,而非“齐刷刷的截掉”;LP,虽说没有认为的故意削频(姑且这么称呼),但从整个录制及还原的机制来看,其频响高端并不见得超过CD,但削减坡度比较平直,其泛音表现与CD风格自然不同,但不见得比它高明。
Timme 在 2006-4-4 21:31:35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4-4 21:18:29 发表的内容 suifengqingwu 在 2006-4-4 2:00:32 发表的内容 CD,22K处是被按一定斜率衰减了,而非“齐刷刷的截掉”;LP,虽说没有认为的故意削频(姑且这么称呼),但从整个录制及还原的机制来看,其频响高端并不见得超过CD,但削减坡度比较平直,其泛音表现与CD风格自然不同,但不见得比它高明。这才是真正理性的理解。不访用自己初中、高中的知识计算一下就知道了。22k前有缓慢衰减,到22k突然被全部截掉。这是采样定律+模拟滤波器共同作用的结果
松香味 在 2006-4-4 21:18:29 发表的内容 suifengqingwu 在 2006-4-4 2:00:32 发表的内容 CD,22K处是被按一定斜率衰减了,而非“齐刷刷的截掉”;LP,虽说没有认为的故意削频(姑且这么称呼),但从整个录制及还原的机制来看,其频响高端并不见得超过CD,但削减坡度比较平直,其泛音表现与CD风格自然不同,但不见得比它高明。这才是真正理性的理解。不访用自己初中、高中的知识计算一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