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级别的日本车比本土车贵那么多,销量还这么好,我也赞同日本汽车企业技术先进、制造精度高、外观时尚、内饰漂亮。
设计上一款车的设计费用很高的,以亿为单位计算,咱们可以买回车,拆车、改造型、扫点云、建数模,成本不到一千万,抄袭!对了,丰田不也是这么起家的嘛。
制造上日本模具精度比咱们的高一点,价格是咱们的翻倍,重型冲压机床用济南二机床的,也不错,不用国外的,可以省几个亿,国内设计制造的焊接生产线和总装线很便宜,涂装线略微多花些钱。国内的配套件厂也很多,由于竞争激烈,价格也都很合理。
很多人说本土车毛病多,仔细看基本都是小毛病,国内目前还不具备自主研发实力,都是仿,在仿造过程中除外形重新设计,内部结构基本完全复制,安全性能、强度都和参考车差不多,有些地方强度还比原车好。我比较关注车身钣金,花冠刚上市时,买回来拆开,车身钣金可以用焊点圆润来形容,完全机器人焊接,就是这样的车在公司试验场跑鹅卵石路一万公里,就出现钣金件断裂,他妈的小日本用的钢板太薄了,只有德国车的一半厚,害的我在有些件数模上做了N次修改,最后才过了公司内部试验这关,小日本肯定也做过这些试验,怎么还上市了呢。现在新一代花冠上市了,估计应该改了吧。话又说回来,谁家买了辆轿车能整天跑那种路。做这些是为了保证强度。第九代花冠在天津大量生产后我们买回来拆,发现焊点都是人工打的了,没第一批车那么漂亮,成本降了不少,售价不降!!碰撞方面,由于成功复制的结构,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我说这些其实让大家知道,整个车身方面强度和安全性上不次于国外品牌。
核心技术:发动机和电喷还是进口的,公司也在研制,还需时日啊。
底盘件、电器件还凑合。
内饰就不想说了,本土车一打开车门,一股胶味,难闻,这都是降低成本惹的货,这是我认为和国外品牌车的最大差别,让我难以接受,不知道大家能否忍受这种味道,可要忍一年。
目前本土车和国外品牌车相差还是很远的,包括设计生产各个环节,这很像国产晶体管功放。其实中国制造业精度、工艺不提高,整车的精度也无法提高。
拆车建数模,协助调试生产是我的工作,现在我还年轻,希望到我退休的时候中国汽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