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家谈谈德国声 [复制链接]

查看: 6558|回复: 29
21#

德国音箱声是音响当中最难听的。
TOP
22#

54888 在 2006-8-4 17:56:18 发表的内容
AN的M10前级,好象是日本的吧?

先别说日本猪做不出来,就是日本猪做的出来也不敢去做!
依样画葫芦划出来了也不可能值那个价钱!
TOP
2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4#

现在丹拿新推出的焦点系列就不是德国声,有点味道,但比英国箱重播古典音乐相比又多了一份从容,正是从这个系列的箱子开始,我开始对丹拿的看法有所改变了.
TOP
25#

54888 在 2006-8-4 19:42:41 发表的内容
卡农 在 2006-8-4 18:13:45 发表的内容
54888 在 2006-8-4 17:56:18 发表的内容
AN的M10前级,好象是日本的吧?

先别说日本猪做不出来,就是日本猪做的出来也不敢去做!
依样画葫芦划出来了也不可能值那个价钱!


楼上的兄弟,虽然我和科研都不喜欢小鬼子,可惜的是这个M10真的是那帮武大郎的后代做的.而且还真的要卖几十W.


记得看过那么篇文章,说M10是AN的老板(LP收藏就有10W张的英国佬)独自操刀的.
最后编辑卡农
TOP
26#

个人认为德国箱也能玩出不同的声音,系统搭配,个人调教很重要。
TOP
27#

AN的M10前级,好象是日本的吧?
TOP
28#

csmlmm 在 2006-8-4 11:47:43 发表的内容
可不可这样认为:大多数
美国声:偏猛
英国声:偏暖
德国声:中性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这里不谈美国声和英国声……只谈德国声!!!

德国在柏林围墙倒塌之前,是没有Hi End品牌的,只有专业用音响产品。德国声在德国同一之后变化很大,现在的MBL,柏林之声……是新德国声,只是延续德国声的传统并加以优化,同时大大提高价格,这也是日尔曼民族的优越之处!

德国统一前只有几个专业牌子:UHER做母盘录音机,广播系统(这个是战前的HiEnd器材!);喇叭方面有Heco,Canton,ELEC当时的风头是比不上这两个牌子的……LP唱盘有Dual……什么西门子,根德,德率风根等只是专注做收音机和“发烧”真空管等零件而已!!!

德国声在柏林围墙倒塌前,风格是高频细节丰富,人声娇丽,解析力高,没有英国声的朦胧感,低频干净利落,清晰明快,但能量感欠奉!!!

后来东西德统一,德国厂商为了经济原因,所以就瞄准Hi End这块肥缺,纷纷推出各位DX侃侃而谈的品牌了!!

德国实行的是DIN标准(在欧盟以前),比日本的JIS标准保守得多!DIN标准的100W功放,如果按JIS标准计算就有150W了……同样120马力的德国宝马,会比150马力的日本车跑得快,而且更灵活更稳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OP
29#

有这样一种趋势,从近年音响展上发现,越来越多的音响器材的外观越来越“高档”,加工成本也越来越高,像艺术品一样,看起来确实“尊贵、高档”,光可鉴人,试想:一台音响是用于听,而不是用于观。像葫芦高音瓣是一种技术创新带来声音的提升,成本用于此可谓专业,但用太多的成本于处壳=商业的不诚实,尤如妓女穿上了“球皮”大衣,虽然有点功夫,但起码可以比没有“球皮”的提高了要价,赚死了那些好色之士。
     德系器材的老板们近来几乎都精通此道,本有1wr的声音,加上修饰后,多收你2、3w也会让你“舒服”,难怪一些写手会讲:单是外壳的手工就值回票值之类。
     相反,英系器材来得君子些,以声论价。即使也有天价的器材,如AN的M10前级,卖出60、70十万的高价,但外观和几万的M3几乎一样,但也能吸引得到识货者,让人感觉到60、70万大元是她对音乐的禅释价值。
    乱讲2句,失真或不妥之处请“均衡、校正”一下。
最后编辑爱hifi
TOP
30#

卡农 在 2006-8-4 18:13:45 发表的内容
54888 在 2006-8-4 17:56:18 发表的内容
AN的M10前级,好象是日本的吧?

先别说日本猪做不出来,就是日本猪做的出来也不敢去做!
依样画葫芦划出来了也不可能值那个价钱!


楼上的兄弟,虽然我和科研都不喜欢小鬼子,可惜的是这个M10真的是那帮武大郎的后代做的.而且还真的要卖几十W.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