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家看看:20日视听会现场描述的另一个版本!!!! [复制链接]

查看: 6944|回复: 27
21#

是的,非常同意。
尽管声音的某些特性可能研究的还不透彻,但是绝不是说它没有一点标准了,甚至一个人一个标准了。
由于音频测试的复杂,很多发烧友干脆用纯粹的主观测试,没有一点客观测试。这并非不可以,可问题是这种主观测试人本身应该有丰富的经验,包括客观测试的一些经验,他才能更明白什么是真实的声音。
好听不好听可以随便说,但是真实不真实才是真正考察器材的标准。
例如一个厚声,其实大部分厚声都是频响上200-400左右较强,而高频可能较弱有关,其实是一种失真,但是必薄声更好听,所以也受到了推崇,但是问题是当声音恰到好处的时候,却时常被说成平淡没有音乐味道等等。
国外的很多权威杂志都是主观客观一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但是华人圈里却最喜欢玩悬的,空对空,呵呵,我们的文化传统吗?我看不只是传统的问题,还有利益的问题了。
主观评价是最困难的测试,非常复杂周全的设计才能保证结果具有一定的正确度和可重复性,但是现在被太大的简化了。甚至随便听一两首曲子就完事。反正我是没这个本事,我自己挑选了足足两张唱片包括一些测试信号的曲目,各种类型,各种乐器,各种人声,至少听过其中的大部分我才敢有些自信,我耳朵比较迟钝吧。
说到蔡琴的声音,她不同的曲子音区也不一样,决不能只听一首就说厚声,好听,因为换一首可能会发现厚的有些夸张了。还有那个机遇专辑里的钢琴声,明先是电钢琴效果声,却被很多人奉若神明一半,说多么真实,多么有现场感云云。


舒存 在 2005-5-21 1:18:34 发表的内容
lingsoft 在 2005-5-21 0:54:50 发表的内容
这正符合我说的观点: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76017&ftdate=20050521&nTypeId=10

人的耳朵差异是很大的,声音对比没什么意义。


对比不能说没意义,关键看过程是怎么对待的!

盲听不是等同于简单的遮盖起来听!《Stereophile》编辑部对音响盲听有过介绍,如首先要确定盲听的参考标准,包括了硬件的参考标准是什么,软件的是什么,还有参与人,以及人耳疲劳问题和同化现象如何避免等。

选择大家都认可的器材和声音为标准是必须的。既然是为了体现器材上档次,为什么不上套好的系统来听听?

另外我想问二个小问题,第一个是借问的,刘汉盛先生曾经问过的,用蔡琴录音做试听的朋友,知道多厚的歌声才是她真实的呢?另一个是问问,她那张录音的钢琴不是真实的琴声?
TOP
22#

爵士鼠 在 2005-5-21 1:10:26 发表的内容
怎么结果完全不同啊


其中有一个人在讲大话。
TOP
23#

我认为EVD用来看高清碟是不错的,可惜节目不多,我昨天看了有一家投影机商家在播放一张标清的片子,感觉很不错,后来走到EVD的展室,一看正在播放EVD的《新警察故事》,那种感觉跟看电影差不多,再回去看那个标清节目,就觉得平平无奇了。
TOP
24#

lingsoft 在 2005-5-21 0:54:50 发表的内容
这正符合我说的观点: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76017&ftdate=20050521&nTypeId=10

人的耳朵差异是很大的,声音对比没什么意义。


对比不能说没意义,关键看过程是怎么对待的!

盲听不是等同于简单的遮盖起来听!《Stereophile》编辑部对音响盲听有过介绍,如首先要确定盲听的参考标准,包括了硬件的参考标准是什么,软件的是什么,还有参与人,以及人耳疲劳问题和同化现象如何避免等。

选择大家都认可的器材和声音为标准是必须的。既然是为了体现器材上档次,为什么不上套好的系统来听听?

另外我想问二个小问题,第一个是借问的,刘汉盛先生曾经问过的,用蔡琴录音做试听的朋友,知道多厚的歌声才是她真实的呢?另一个是问问,她那张录音的钢琴不是真实的琴声?
TOP
25#

SMERT 在 2005-5-21 8:24:21 发表的内容
我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没有人把现场的对比全过程写下来呢?上海的烧友都是详细写出器材清单、采用的片子和试听的感受。

另外,要区别前端的好坏,后端一定要有相当的素质,我用卧室的安桥迷你套装机来放AA Player 1和DVD622,二者的价格差距有70倍之多,但出来的声音是一样的,根本没法区别二者的差异。


有道理,器材的匹配問題,影響器材的表現,也許存在瓶頸。

沒聽過,看來要買一台識一下了。
TOP
26#

我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没有人把现场的对比全过程写下来呢?上海的烧友都是详细写出器材清单、采用的片子和试听的感受。

另外,要区别前端的好坏,后端一定要有相当的素质,我用卧室的安桥迷你套装机来放AA Player 1和DVD622,二者的价格差距有70倍之多,但出来的声音是一样的,根本没法区别二者的差异。
TOP
27#

本来想EVD事件就这样过去算了,本来不想在说什么,看到EVD的猴戏还在演,我明天(现在女友家没带本本)贴上一些其他论坛上(其他论坛的斑竹)的测试报告~~~我想这样比较公正~~~~
最后编辑笑天下可笑之人a
TOP
28#

上班了~~~
星期六晚上答应过大家转载一篇其他论坛斑竹的评测报告的:

介绍完机器,写写昨天的听感吧:
EVD的上海第四站试听在我家,对比的参考机种是SONY的SACD播放机SCD-777ES(美国版),采用SONY独创的光头固定系统,还可以比转盘。开机看内部乾坤后大失所望,转盘也不准备比较了,用耳机系统直接试听:

SCD-777ES/EVD-8700,使用原装AQ JAGUAR DBS连接到STAX 3030,由于EVD无法更换发烧电源线,故777ES也采用鸡线,STAX 3030使用PS AUDIO RADIAN电源线。所有器材均从VAW FB800中取电。不采用任何特殊的避镇/校音等手段。

先谈EVD给了我几个不好的印象:第一,转盘运作时声音非常厉害,如果开盖是基本上不能聆听音乐了,合上盖子也有规律的卡卡声,但SCD-777ES完全没有动静,可见EVD塑料转盘的“得僵程度”。第二,显示屏上没有TRACK显示,你无法知道是目前播放的是第几轨,后来请教SMERT,他说曲目显示在电视机上,活活,听个CD还要开TV?第三,机器的进仓只能按OPEN/CLOSE,按PLAY却无法入碟,听CD非要按两次,这样的设计显得不人性化。第四:有CD层的双层SACD唱片在EVD上无法播放,显示是一直在LOADING。

详细听了一些片子,对比的结果是:EVD是一台“阿捂卵”唱机!

达不到SCD-777ES这台SACD PLAYER播放CD的素质(不是播放SACD哦)。一般的平价DVD机播放CD唱片也有一定的素质,EVD的优点与这些机器类似:声音的通透性,解析力好,中高频比较上的去,所以初听还能够过得去,解析力好了,声音显得清楚,但是听时间多了,尤其在SCD-777ES的打压下,EVD的许多小毛小病都开始显现出来了,一言以蔽之:不耐听!这个毛病也是发烧友不愿意用低档DVD做音源的重要原因。声音的厚度,高音少毛刺,声音的华丽感,两端的延伸,音场的开阔,这些3W-5W高档音源的优势,SORRY,EVD欠奉!与SCD-777ES相比较,有几点是有档次差别的:

第一,音场。听交响乐的器乐铺开感和听人声的伴奏音乐的包围感,拥有一定的距离,不会很远,但一定让你感受的到,而且器乐排列远近得体,气势避人,这点是777ES的强项。EVD的音场小,缩在一块,大动态开始凌乱,定位模糊。我觉得很大程度上SONY得益于固定光头转盘系统,EVD基本上是满地找牙。

第二,厚度。自然界真实的声音都不是平面而是有一定厚度的。听HIFI器材,尤其是听人声作品,不管男声女声,没有厚度就缺乏了震撼力,音响套机的喇叭和HIFI喇叭的重要区别就是前者偏薄偏干,没有多余的汁水。777ES的感染力要明显强过EVD,SONY已经不算声音丰厚的机种了,但与EVD相比较,在音像呈现的立体感/厚度上,还是气不喘力不亏。

第三,细节。细节的多寡决定了声音的细致程度,SACD的容量多出CD好几倍,声音明显细致软化。如果你的重放拥有更多细节,则更能抓住听众的耳朵。SONY得益于转盘,所以细节的丰富程度很多同价位机器都难比,很多弱音在EVD上无法展现,在777ES上却明显听到,而EVD在已有细节的刻画之细腻和到位程度上也达不到777ES的档次,令人抱歉。

其他的已经不需要多谈了,还等今晚进行魔戒的试听。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read.php?fid=4&tid=64574&fpage=1&toread=&page=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