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盲听CD和MP3...居然听不出?!? [复制链接]

查看: 9363|回复: 48
41#

俺的试验:
开始用APE跟mp3比较,没有熟悉两者声音前,非常难判断哪个是哪个。接着先听两段熟悉彼此声音,再听,基本能分辨了,但是放APE时电脑总会先停一段时间,这样不用听也能知道了,反而成了干扰。
于是俺把APE和MP3都解成WAV,这样播放都一样了,先听两段熟悉声音,然后开始随机播放,开始俺的分辨率是100%,毫不费力就能正确分出APE还是MP3转的WAV。
但是。。。持续若干分钟后,注意力开始下降,原始的声音记忆开始丢失,错误开始出现。可见反复的听同一段音乐生理反应上不自觉开始抵制了,估计随着聆听时间的进一步加长,错误率越来越高。
TOP
42#

windsmile 在 2005-6-1 2:19:24 发表的内容
tw1812 在 2005-6-1 1:34:32 发表的内容
刚好全错!真佩服那些说轻易能听出区别的!!!

这有什么新鲜。随便给录音加个偶次谐波,声音都能更好听。
但凭空拿出两短录音让你比较,凭什么判断那些谐波是用电子管录制的好录音原本有的,还是后期用激励器件加上去的?而不好听的声音究竟是属于保真的,还是因为他丢失了细节?
谈论到真实性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可比较的真实源作为标准才有意义,因为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对真实性是很粗略的,需要细微到一定程度就不灵了。
真要做这种测试:应该选三段录音,一段是源ape作为参考,让大家从中另两段分别是源ape和mp3挑出哪个和源ape一样,就可以看出来了。这样才是考察mp3格式的保真程度是否满足人的需要。否则,恐怕更多的是考察人对真实性的理解是否准确。

我的意思是勉强听出了区别,但却对真实性判断错误.而有些朋友是说很轻易的就听出了区别,甚至是夸张到区别巨大,所以偶很PF!
TOP
43#

所以,320K MP3和APE的音质还是有区别的,当然需要用心去比较,要是在完全放松状态下欣赏音乐的情况下,不知道这种区别有多大?
我在公司用8738声卡+大沙头十文一副的耳机用心听也分别出了区别,呵呵.......
TOP
44#

俺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俺昨天听了好几多遍,用的是主板带声卡,音质差别明显,当时困难在于到底哪个才是“好”的?ab段的比较俺觉得较容易,a段声音更聚焦、动态更好,更自然,b段就有被抹平的感觉,因此俺认定a段是较好的(APE?)。
俺较困惑的是cd段,为什么?因为初听,觉得d段声音更扎实,小提琴的声音更好。但是听些细节,例如三角铁,c段的更丰富,但是更模糊(关键点!),里面很多的混音细节,c段保留了,而d段就没有,因此理性上,俺觉得c段应该更靠近原来的WAV才对。
最后比较了一下大小,更困惑了,按大小ad是一对,但是按细节ac更象一对,因此俺没有发贴。晚上跑回去翻出cd段的CD(可惜是D版),用音箱听了“小花钟”,首先发现的是电脑上听跟音响差太远了。然后分辨了混音的情况,明显c段更靠近。但是这张CD说实话俺不太认同它的录音。
有趣的是发贴时俺又看到了楼主的文章,发现c的压缩率较高,看来较高的压缩率对音质有劣化影响(较mp3细节丰富,但是模糊,对辨别干扰大了)。在俺的例子就是ab段较容易判断,cd段较难。
在这样的试验中可以肯定地看出,高质量的mp3跟APE的差别在电脑上很难正确分辨(虽然你能明显听出它们有差别),但是大小也差不多了,还是APE吧!
TOP
45#

我猜测,可能是你随机的心理作用

现在你记下c、d的特征了;你可以用以下方法试试盲听,看还能否分辨那个是c哪个是d

http://erji.net/read.php?tid=126957&fpage=1
TOP
46#

不知道,可能解压成WAV好点。
觉得要是原始录音有过量的混音或者人为痕迹,适度的音质劣化对音质有正面作用。象上次那位,用非常HIFI的一段,然后声卡输出输入复制一次,比较两段。理论上原始的肯定好,实际听也是更HIFI,但是俺还是选择了“失真”的,因为那段原始的听起来实在太夸张了。
TOP
47#

应该不是的,我们两个人感觉非常相似。不过不能按照楼主的方法几十首曲子打乱次序轮流听,这样个听法,估计我会被听傻的,呵呵,的确分不出区别了。
听音箱差别这种整首曲子听完了找整体感觉这种方法还行,但是对于cd机和这里这种细微差别的情况,我就不敢了,因为差异太小,乐曲中情绪的波动,前后乐段动态、乐器、音色的变化,都对我的记忆是极大的挑战,也就是你所说的随机心理作用。
所以我要采用瞬间切换的方法,多次重复,心里才敢有谱。所以a/b两个我就特别费劲,因为那两个ape在我这里切换要等好长时间才开始播放,这一段时间的静音足以让我对耳朵的记忆结果产生怀疑。
其实咱们耳朵的适应性是很可怕的,持续听一段东西,和静音后庭一段东西,可能感觉有很大不同。

Timme 在 2005-6-1 14:55:46 发表的内容
我猜测,可能是你随机的心理作用

现在你记下c、d的特征了;你可以用以下方法试试盲听,看还能否分辨那个是c哪个是d

http://erji.net/read.php?tid=126957&fpage=1
TOP
48#

握手握手,对于c、d的判断过程和你太相似了。
不过mp3大小应该和ape还是不一样吧,这里差不多是因为mp3被解压成wav后再压缩成ape的,好像320mp3还是小不少把,麻烦楼住看看源文件,能省多少啊?

weiarc 在 2005-6-1 14:48:50 发表的内容
不知道,可能解压成WAV好点。
觉得要是原始录音有过量的混音或者人为痕迹,适度的音质劣化对音质有正面作用。象上次那位,用非常HIFI的一段,然后声卡输出输入复制一次,比较两段。理论上原始的肯定好,实际听也是更HIFI,但是俺还是选择了“失真”的,因为那段原始的听起来实在太夸张了。
TOP
49#

windsmile 在 2005-6-1 15:23:13 发表的内容
应该不是的,我们两个人感觉非常相似。不过不能按照楼主的方法几十首曲子打乱次序轮流听,这样个听法,估计我会被听傻的,呵呵,的确分不出区别了。
听音箱差别这种整首曲子听完了找整体感觉这种方法还行,但是对于cd机和这里这种细微差别的情况,我就不敢了,因为差异太小,乐曲中情绪的波动,前后乐段动态、乐器、音色的变化,都对我的记忆是极大的挑战,也就是你所说的随机心理作用。
所以我要采用瞬间切换的方法,多次重复,心里才敢有谱。所以a/b两个我就特别费劲,因为那两个ape在我这里切换要等好长时间才开始播放,这一段时间的静音足以让我对耳朵的记忆结果产生怀疑。
其实咱们耳朵的适应性是很可怕的,持续听一段东西,和静音后庭一段东西,可能感觉有很大不同。

对于记忆问题,深有同感!


Timme 在 2005-6-1 14:55:46 发表的内容
我猜测,可能是你随机的心理作用

现在你记下c、d的特征了;你可以用以下方法试试盲听,看还能否分辨那个是c哪个是d

http://erji.net/read.php?tid=126957&fpage=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