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jpg]Upload/2005671012018769.jpg[/upload]
ENCORE 2x500W双单声道后级扩大机 音响论坛174期
器材评论/刘汉盛
让人产生愉快脑啡
Gryphon Encore后级
Flemming学美术出身,对美有一股从不止息的热切追求,因此器材外观总是那么的耐看;他的宅心仁厚,
喜欢的声音就反映出他的心性,就是宽广、厚实、温暖的声音;他 对音乐有深沉的热爱,所以每部产品都
能散发出音乐的感 染力,让人久听不厌。
原厂公布规格
AB类晶体后级,每声道500W(8Ω负载)、1,000W(4Ω负载)。频宽0.25Hz-250kHz+0/-3dB。输入阻抗20kΩ(平衡)
10kΩ(非平衡)。THD+N失真1kHz小于0.05%,20kHz小于0.25%。讯噪比大于100dBA。增益32dB。
输入灵敏度1.6V/500W(8Ω)。输出阻抗0.055Ω。尺寸 : 480×260×510mm。重量 : 48Kg。
Encore的内部塞得满满的,没有一丝空隙,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电源变压器与滤波电容所组成的电源供应部份,这是
Encore的心脏,也是力量的泉源。Patricia Barber的「Modern Cool」SACD版是一张能够让烦躁的心情沉淀的好软件,
它可说具有治疗精神疾病的功效。而这种功效一者来自Patricia arber的嗓音与柔缓唱腔;另一方面则来自片中低频乐器
的音效,这二种表现都有助于心神镇定。当然,优美的旋律与迷人的音效更会让人不自主的愉快起来。如果听这张SACD
还会刺耳难听,那真的就拿您没辄了。(Mobile Fidelity UDSACD 2003,音桥)
焦点
厚重、沉稳、饱满带有宽松的特质,这种特质让音乐的低频基础扎实,
让音场庞大、让钢琴有帝王般的气度,让小提琴有木头味,让人声的中
气十足,嗓音魅力尽显。
搭配建议
基于上述个性,搭配起大部份的前级都能够发挥加分效果,不会有劣化
前级表现的可能。强劲的驱动力对于大部份喇叭而言都会是天生良伴。
如果不喜欢稍暗的音色,可以搭配明亮一点的前级。
写器材评论,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的试炼,彷佛炼剑者不断反复的把铁伸入炉烧冶、拿出来捶打锻造、入水冷却。
这冷了又热、打了再打的过程就如我在测试各种音响器材,不断的反复着痛苦与喜悦的经验。每当我的搭配适当,听
到美妙的音乐从整套音响器材中播放出来,脑中就不断溢出让人产生快感的脑啡,音乐对我的感动力无法以文字言语
形容。可是,当我的搭配不当、或器材本身无法表现出音乐的美声精髓时,所有的音乐听起来就像食材不够新鲜,无
论怎么烹煮总是无法出现鲜美的味道。那种强迫自己吃下无味食物的经验对我肯定是一种折磨与试炼。
个性反映在机器上
幸好,由于我是总编辑,有比较多的机会听到较昂贵与较好的器材,让我在这喜悦与痛苦的天平上总是倾向比较喜悦
的那端,也就是喜悦往往多过痛苦,这份工作我才能够甘之如饴迄今。这次,我又听到一部能够让我产生快感的后级
,那就是Gryphon的Encore。
在我去丹麦访问Gryphon之前,Gryphon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为什么Gryphon的产品从第一部MC唱头放大器开
始,一直到最近的Cantata喇叭,每一部都是那么的杰出呢?而且,声音特色也是那么的一致。采访Gryphon之后,我
发现这么多年来,Gryphon产品所展现的声音原来就是Gryphon老板Flemming的个人特质:他学美术出身,对美有一
股从不止息的热切追求,因此器材外观总是那么的耐看。他的宅心仁厚,喜欢的声音就反映出他的心性,就是宽广、
厚实、温暖的声音。他对音乐有深沉的热爱,所以每部产品都能散发出音乐的感染力,让人久听不厌。
我想,如果要以最直接的方式来评论Encore,以上这段文字已经足够,因为我已经把Encore的外观、声音特色以及音
乐的魅力都说出来了,其它文字有无皆可。不过,写器材评论不能以写诗的方式来写,诗是最精炼最凝聚的文字精华
,虽然一字往往胜过千言,但是那种意境不是一般人所能心领神会的。写评论必须以写散文的方式来写,内中有主观
、有客观,文字不宜太啰唆,但也不能太简短,总是要在主干上添枝加叶,这才成为一株脉络分明的大树。
500瓦AB类后级
我们都知道,Encore是Gryphon多年来少有的AB类后级,而且是每声道500瓦的后级。Gryphon长久以来一直坚持A类
设计,为什么现在会推出AB类后级呢?Flemming告诉我,假若是货真价实的A类后级,其最大的极限就是150瓦,功
率再大,在技术上没有问题,但在实用上机体会太大太重太热,而且家庭市电也无法负荷。可是,长期以来一直有用
家希望Gryphon能推出更高功率的后级,好让他们能够驱动难推的喇叭。为了满足这些用家,Flemming才决定推出
Encore,而且一出手就是每声道500瓦输出。这样一来,以后就不会有人再要求Gryphon推出更大的后级了。
从Gryphon的外表看,Encore还是延续Gryphon A类后级的传统,一样是重得让一个人无法抱起来。这些重量不仅来自
厚厚的机箱,更大的重量来自机内的电源变压器。
假若您有机会看到机内的庞大电源变压器,就可以知道为了提供足够的电源,又要能够避免变压器振动发出杂音,
Gryphon的确花了心思来把变压器作成一个坚固的「固体」。看到那么大的电源变压器,我想Encore即便在极大的音乐
动态需求时,也能够应付欲如。其实只要见过Flemming本人,就会对他的扩大机供电能力感到放心,因为Flemming本
人高大、壮硕、沉稳的特质正好就是他家后级扩大机供电的写照。
虽然Encore是AB类设计,但是内部设计的严谨以及对音乐的要求与他家A类扩大机完全一致。其实Flemming也说过,
Encore与他家其它A类扩大机不同的地方只有二处,一处是工作偏压不同,另一处就是A类扩大机所使用的组件必须考
虑耐高温,而AB类扩大机则不必采购耐高温的组件。以这样的观点来看,Encore的售价实在比起他家现役A类后级更
划算,因为采购那些耐高热组件的差价应该不会太多,何况Encore每声道有500瓦,所以我猜Encore的售价实际上是想
让更多人用得起Gryphon后级的一种变相作法而已。
Encore的内部依然采用Dual Mono设计,所谓DualMono的意思就是把二个各自独立的单声道线路放在一个机箱里面,
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二声道不会相互干扰。
从Encore内部采用二个巨大的1,300VA电源变压器以及每声道20个小滤波电容(80,000 microFarad),我们就可窥知它
的能量来源。而在面板上,它的简单操控与检测功能也与Antileon相同,开机时机器内部会自动检查各部电压,等确定
一切正常才接通喇叭。有关内部设计详情,请看另文,在此我们直接进入声音表现部份。
百搭个性
到底Encore的声音表现如何?我曾搭配他家Prelude前级,也曾搭配我的Lexicon MC-12B AV处理前级。喇叭则用过他家
Cantata以及AER Momentum,并以Sony DVP-NS900V来聆听SACD软件。用他家Prelude前级时,无论是钢琴或小提琴,
其稍暗的木头味都要比搭配MC-12B来得好,饱满的感觉与重量感也更棒。然而搭配MC-12B时,透明感会比较明亮,活
生感与瞬时反应的速度也比较快。若是搭配AER Momentum,整体的气势与宽广庞大的音场当然胜过Cantata。
Cantata虽然体积小,整体气势不若Momentum,但是其音质的美与稍暗的音色与Prelude、Encore具有一贯的特色,这种
音质、音色一致性的美感对于音乐的感动力而言又是另外一种加分。在此我无意告诉读者们,您一定要用整套的Gryphon
产品才是最佳搭配,不过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假若整套用Gryphon产品,几乎不必冒着搭配失败的风险。
音乐的感动力
Encore并不是天下无敌的后级,至少它的活生感与瞬时反应就不是最好的,高频透明感与明亮的程度也有扩大机超过它。
但以整体的平衡性以及所产生的音乐感动力来说,Encore的确是一部能够让我大脑产生愉快脑啡的后级。
当我用Encore来聆听大型管弦乐时,那种磅礡的气势以及饱满的张力会让整个管弦乐散发出重量感,让人很容易随着音乐
的高潮而兴奋。不似有些后级,虽然也标示几百瓦,但是听起来总是觉得不够饱满,好象一个容器里没有塞满,所以不仅
重量感不够,里面好象还有很多空隙,听起大型管弦乐总是有尚缺一口气没有提上的遗憾。
除了大型管弦乐享受到Encore厚重的好处之外,钢琴的手指触键笃笃声很扎实,音粒饱满而且有重量感,尤其较低的琴键
弹下去之后,不仅低音弦的振动让人听起来有权威感,振动所引起的泛音还特别的丰富。或许有些人会嫌Encore的钢琴音
粒不够明亮晶莹,但是我却相当喜欢这种稍暗带有木头味的琴音,因为这种琴音更接近真实的钢琴声音。
例如我在听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EMI版,Andrei Gavrilov钢琴,Ashkenazy指挥柏林爱乐)时,厚重的管弦
乐伴随着强劲有力的钢琴所塑造出来的庞大音场规模感就让人感动。而Encore的厚重个性也让Gavrilov的钢琴除了灿烂灵巧
的吸引力之外,更加添了如帝王般的堂皇气势。
大鼓轻敲的低频魅力
而在听布拉姆斯的「21首匈牙利狂想曲」与德弗札克的「6首斯拉夫舞曲」时(Decca版,杜拉第与Walter Weller指挥皇家爱
乐)时,Encore的厚重扎实沉稳特性更让这些曲子除了轻盈的舞曲气氛之外,更营造出厚实的管弦乐低频基础。这种低频基
础如果太薄弱时,管弦乐迷人的魅力恐怕就会大打折扣。我想,当Encore在试听一件新推出的产品时,心里所要的一定也是
厚重扎实沉稳的声音。尤其像「匈牙利舞曲」里的大鼓轻敲时,那种柔缓低沉的「澎澎」声宛若低频在空气中吐烟圈一般,
那肯定是Flemming所爱的,当然也是我所爱。
在此要提醒您,不要以为Encore会因为厚重就显得步履蹒跚,快速的音乐转折应付不过来。虽然还有扩大机的反应比它快,
但并不代表Encore的瞬时反应慢。相反的是,Encore用那种带有重量感的强大动能来驱动音乐的快速瞬时反应,把「匈牙利
舞曲」中那种快速的舞曲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声定音鼓快速敲下去又马上按住的音响效果让人大呼过瘾。我想,如果
缺乏Encore这种充满重量加速度的反应,这些舞曲的庞大动能一定无法尽显。
木头味很棒
再来我要把镜头焦点转到小提琴上面。由于Encore的低频雄厚扎实,高频带有稍暗的特色,所以唱起「辛德勒名单」时,不
仅小提琴稍暗的木头味加深了深沉哀伤的气氛,连录音时不该有的低频杂音也都清楚浮现。这种底盘扎实、上端又不抢耳的
表现有如Flemming其人。真的,Flemming讲话慢条斯理,声音线条从来不作高亢戏剧性的变化,那种内敛沉稳的个性正如用
Encore在听「辛德勒名单」一般。
若是听如诹访内晶子「提琴惊艳」这类小提琴与钢琴的二重奏时,小提琴的声音线条也会因为Encore的饱满厚重特性而变得
更饱满,听起来不会是扁扁瘦瘦的小提琴。要知道,扁扁瘦瘦的小提琴声肯定不是演奏者那把琴的原来声音,那么差劲的小
提琴不可能拿来录音。能够录音的小提琴一定拥有饱满圆润的声音线条,正如Encore所发出的声音一般。
更增性感
再来我们听听人声表现。Patricia Barber的「Modern Cool」(Mobile Fidelity SACD版)用Encore唱起来,让人不禁沉迷于她
那低沈厚实的嗓音中。我不知道她本人的嗓音是否就是这么低沈厚实又带有磁性,不过这样子的声音才够吸引人。此外,我
听片中的Double Bass拉奏时的声音厚度与擦弦质感非常真实,而且宽松,还会有声波的微振感觉,像这么迷人的声音怎么会
是错的声音呢?基于这个原因,我认为Encore的宽松厚实就是正确的声音。
还有,当我用Encore来听Barb Jungr那张「巴黎四月天」SACD时,低频的磁性表现也一样有加分的表现。老实说,她的嗓音
除了迷人的磁性之外,还因为Encore而增加了几分性感。除了嗓音迷人之外,钢琴的形体也更庞大,Bass的伴奏一粒粒凝聚
而又轻缓有弹性,那种量感够、软绵又有弹性的低频魅力真是难以文字形容。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音响器材。但是,您的经验与观点却可以促使一个人或一件器材变成完美。只要您心有
所属,即使脸蛋与身材不够漂亮,您所爱的女人还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女人。同样的,即使「音响二十要」的表现不是项项争
先,但只要能够让音乐感动到人们的骨子里,那就是一件完美的音响器材。对我而言,Encore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