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问DSD 制式的CD 算不算HDCD [复制链接]

查看: 2934|回复: 5
1#
如题!
有没有介绍DSD 的资料? 谢了!
分享 转发
TOP
2#

什么是HDCD?(转贴)


传统CD规格形同瓶颈在1983年刚推出CD之时,曾出现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数字音响的赞许者预言:CD将会为音响业开创一个新纪元。反对者则认为:CD的重放音质欠佳。它损失了原始音响中的调频细节和弱音记号,声音生硬,缺乏感染力。在音色上,CD难与LD等模拟器材相媲美。这些意见道出了CD规格的一些缺陷。


大家知道,普通CD采用了16BIT/44.1KHZ的声频规格。这里存在着几个限制:
  

首先,16BIT的保真度,在经过复杂的录制和编码处理之后,可能仅剩下14BIT或更低的精度,声音的漏损失较大。动态范围降低。即使在理想状态下,按照1BIT等效于6DB计算,该系统的动态范围的上限限定在96DB,又考虑到实用中的衰减等因素,这将难以适应更大动态的节目源。

其次,根据奈奎斯特(NYQUIST)取样定理,44.1KHz的取样率,可处理的声频上限为20.05KHz,实用中取到20KHz;然而,某些音乐的高次谐波或隐含着高频细节乃至室内混响的讯息频率,则可能要远高于20KHz,因此,在高品质录放技术中,44.1KHzR的取样率己无法满足要求。
  

再则,量化噪声“掩蔽”了一些声音中的弱音讯号,很难“原汁原味”地再现出乐曲的神韵。
  

总而言之,随着前后端设备的频繁更新与不断进步,传统的CD规格已经变成一个“瓶颈”。严重影响了数字音响的品质提升。尽管不少录音公司均采用了高比特、超取样率的预录制技术,也发售过一些以24BIT、96/128KHz为取样方式的CD。但是事实上,这些盘片仅在母盘制作之前采用了这类高位录制方式,在制作CD母盘时,它们仍要降到16BIT/44.1KHz标准格式,并未摆脱CD规格的局限性。那么,是否能有一种既能完全兼容CD,又能大幅度改善声源保真度的技术呢?  



HDCD技术应运而生?
  

90年代技术中期,美国太平洋音响微音公司的HDCD就应运而生了,并受到了国际音响界的极大关注和重视,HDCD的唱片特别受到了音响发烧友们的欢迎,已成为当今唱片技术发展的最新、最高科技的代表。那么,HDCD的成功秘决在哪里呢?美国太平洋音响微音公司推广的HDCD技术的处理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和解码两个部分。可以说,它技高一筹之处就在于,它把那些将被CD格式抛弃的必要讯息进行编码,再把相关指令存入比特流的最小有效位(LSB)中,从而不必改动CD格式,而是通过及24BIT D/A转换器输出,这样能大幅度提升重放音质。

编码处理
  

将原录制的模拟讯号,首先经过高速A/D转换器进行数字化处理。其处理字长24BIT,取样率为l92KHz。采用高位处理技术的优点很多,以一在样点取样为例,24BIT系统可以精确定义出16777216个取样值;在取值精度上,它要比16BIT系统的小得多。另外,选用l92KHz取样率,不仅可展现高端响应,以减少漏损失真,而且为了再现那些与HDCD编码相关的讯息,要求该系统具有远高于20KHz的峰值响应,以免损伤音乐瞬态。经A/D转换的讯号,再通过微处理器分析、滤波、数据再格式化之后,把会被传统CD格式漏损掉的讯息分离出来。这类讯息可能涉及到音乐细节、乐器音色、人声齿音。空间混响各种种弱音讯号等。用24BIT字组中的最小有效位(LS承载与这类讯息相关的指令,这样它与该字组段中的主要讯息相伴而生,时序上不会错位。经HDCD编码后的节目源,再转制到CD-R盘或其它数码母盘(带)上,用来生产出带有HDCD“基因”的音乐盘片。



解码处理

相对而言,解码处理比编码处理简单。HDCD解码器有解码和数字滤波方式。解码器通过检索CD比特流的LSB,看是否载有HDCD的编码讯息,以决定处理方式。当它察觉LSB上有HDCD编码讯息时,就按照LSB时序所拾的连续指令组,激活并处理在盘片的数据;如果检查普通CD,该解码器则通过专用D/A转换器处理来提升音质。  



为什么HDCD比普通CD好?
  

HDCD唱片的出现使得CD这种格式产生了飞跃性的变化,得到了全球发烧友们一致推崇。那么,HDCD唱片到底比普通CD唱片好在哪里呢?一些专家的评测报告的意见认为:HDCD唱片比普通CD唱片更具鲜活的临场感,酷似模拟式的原声母带,它即有数字声音的高清晰度,又具有模拟声的温暖感,听起来其声场宏大,纵深感强,低电平的空间混响与背景噪声再现自然,具有更丰宣细腻的音色层次和解析力,动态范围更宽且启蒙及全音域,在极高的程度上挖掘出了CD这种格式的潜力。
  

因此,HDCD是目前所有CD格式的改进措施中最好一种,正如《唱片指南》(ALAM GARY CAMPBELL)所指出的一样:“HDCD示范碟是终极示范碟,是最靓声的CD产品”。
  

HDCD最初定规格时,是以20BIT的D/A转换来达到讯息转换的现在新研制的HDCD MODEL TWO。即2型机器已经达到了24BIT D/A转换。虽然它最终在还原的时侯是以16BIT的方式输出,但音乐细节却被提升了很多。从理论上讲24BIT的解码精度仅比20BIT多出4BIT,但反映在动态范围上,却多出了24DB。也就是说16BIT的格式,你最能听到96DB,其中还有损耗,实际上达不到96BIT的精度,怎么都可以到达100DB以上,如此一来,HDCD唱片的音效比普通的CD好很多。。

HDCD如何还原播放
  

目前主流CD及其播放器材拥有很大的使用量,如果改进CD音质的同时需要发烧友们来一次彻底换机大行动的话,那是不太现实的,HDCD是现在所有CD格式的改进措施中最好的一种。HDCD有两种还原方式:第一是用专业的解码器将盘片内所含编码讯息解析出来,第二是它能通过普通CD机兼容播放且比普通CD唱片效果明显要好。现在许多进口和国产功放、DVD机、CD机和民用解码器上都配备有了专门的解码系统.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HDCD唱片的音效要比普通的CD好很多。

HDCD唱片的识别
  

现在市场上很多CD唱片都印有HDCD标志,但实际上,由于HDCD唱片高昂的制作费用的原因,真正的HDCO唱片很少,怎样识别它的真假呢?
  

HDCD唱片不同于其它一些改进措施的CD唱片的另一明显标志是它有显着的识别标准,即它有标识指示灯。当唱片放入带有HDCD解码器的CD机、DVD机上时,解码器就会将HDCD的编码解析出来,此时,HDCD的指示灯就会亮起,证明这是一张真的HDCD唱片,相反,如灯不亮,就是假的。
 

从美国太平洋音响微音公司的HDCD的MODEL ONE(1型机)到今天的MODEL TWO(2型),构成了HDCD技术的推广主要也是依据专利方式进行的。


以上文章引用http://www.800buy.com.cn/hd/hdcd/main.htm#

SACD采用了一种新的信息编码技术DSDDIRECT STREAM DIGITAL,即直接流数码。这种编码技术使音频编码和解码过程得到简化。



与CD所采用的线性脉冲编码调制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相比,可减少录音过程中的很多失真。DSD采用1BIT量化精度,对录音信号作连续脉冲调制直接录音,而它的取样频率又高达2.8224MHZ,是CD的64倍,因而不需在录音和放音过程中附加滤波器,减少了数码处理过程中的失真。由于信息数码处理过程中失真的减小,SACD输出的音频信号与输入的模拟信号非常接近,重放频带宽度达100KHZ,是CD格式的5倍,动态范围也由CD的98DB提高到120DB。



此外SACD采用PSP PIT SIGNAL PROCESSING,即PIT信号处理技术对版权进行保护,防止盗版和非法复制。SACD采用的PSP保护技术包括不可见水印,可见水印,内容加密等。理论上,SACD的频响可延伸至1.4MHz,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则限制在100kHz之内。1bit系统是利用串联的数字比较器传达各音频信号取样电压与设定值的差异,其优点是1bit数模转换器仅需使用一个低通滤波器,在硬件方面的技术要求远比多比特的转换器更为简单,但仍能获得高保真的原音重现。



SACD可以同时记录74分钟六声道的音乐,以及兼有两声道74分钟的CD音乐,以便与目前的CD唱机相兼容。目前唯一能与SACD相抗衡的是DVD-Audio,但其格式仅是原来CD与DVD格式的扩充而已,亦即其取样率/量化精度由原来CD的44.1kHz/16bit向上提升,变成从二声道的最高取样率192kHz/24bit直到六声道的96kHz/24bit等。从SACD和DVD-Audio这两种格式可知,它们彼此最大的区别就在于1bit和24bit的数字技术应用上的不同。未来发烧友的主流选择:



SACD阵营目前已经推出多款高性能SACD播放机,日本的SONY、马兰士、金嗓子,法国米格等等Hi-end厂家均已有各种规格、档次的成品机问世,国内发烧厂商亦是大跟SACD之风,新德克、山灵、钟神、欧博等已经先后推出了自己的SACD播放机,甚至如先锋6550这样的中档DVD播放机也已经全面兼容SACD播放……
TOP
3#

DSD !=  HDCD

DSD 的CD最后仍然不是DSD, 就像24bit/96khz 的CD实际是16bit/44.1Khz.

DSD 还有24bit/96khz 还有XRCD, HDCD等技术其实是对录
音和制作过程采用技术的描述. 上述技术都不能改变最后写到CD盘上的是PCM格式, 16bit/ 44.1Khz的格式的事实
TOP
4#

enrique 在 2005-6-20 14:13:04 发表的内容
DSD !=  HDCD

DSD 的CD最后仍然不是DSD, 就像24bit/96khz 的CD实际是16bit/44.1Khz.

DSD 还有24bit/96khz 还有XRCD, HDCD等技术其实是对录
音和制作过程采用技术的描述. 上述技术都不能改变最后写到CD盘上的是PCM格式, 16bit/ 44.1Khz的格式的事实


也对也不对,对没技术根基的网友我会让他们这样理解:DSD 是讯号传送方式,就像用什么水管;HDCD / XRCD 是刻录和重播的编码方式,就像用什么滤水器。
TOP
5#

个人感觉,HDCD的确非常好。

DSD,XRCD是破烂,唬人的。还不如AAD。你再使劲的从录音那里搞,没什么搞头,最终效果也不过是接近了AAD。最后出来的还是CD。屁用没有。

SACD可能会有前途,HDCD用着正爽。
说真的LP确实已经足够用来还原音乐了,就是不耐用。要能自己压盘,那就好了。就像自己刻CD一样。
TOP
6#

o. thank you

I understood la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