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都是FEVER惹的祸!——飞一般玩转ROGERS 3/5A白肚脐 [复制链接]

查看: 9144|回复: 47
41#

2对喇叭线一换上去,哈哈!效果马上立杆见影,2对音箱的一致性、协调性马上得到加强,基本上听不出2对音箱发声有区别了,接着调整垫材,将手上的汽车防滑垫、从香港买回的日本防滑垫、杯垫、宝贴等一一分别放在箱与脚架之间、箱与箱之间试音,又是好一番折腾,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定案——箱与脚架之间放汽车防滑垫,箱与箱之间放日本防滑垫。
TOP
42#

发烧友总是这样,或许这才叫发烧!好玩!
我也一样,五年前爱上三五仔,最多时试过四对同时开声.结果...........
三五A就是三五A,多一分少一分就不是那回事了.要全面就得玩其他箱.瞎折腾也只是玩玩而已
TOP
43#

毫无意义的恶搞啊!
TOP
44#

兩對箱子確難玩!請大家多發報告參考。
TOP
45#

wzlzc97 在 2006-5-4 1:25:27 发表的内容
wzlzc97 在 2006-5-1 1:19:47 发表的内容
再次凝听同一软件,声音果然有正面的改善,声音不再浑浊不清,人声口型不再膨胀不堪,音场定位也有所改善,但是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FEVER老师交带的功课是不容偷懒的!呵呵!


(续文)经过几天时间的调整,包括摆位,更换线材,调整垫材等手段,声音在一点一点提升,播放雨果LPCD45(3)第一首:《阳春白雪》和第三首:《龙腾虎跃》,声音解析力和穿透力惊人,音场异常开阔,宽度深度都远远超出了听音室的体积,声音非常浑厚温暖松软,听起来毫无压力,低频量感丰满,瞬态凌厉,这哪里还是书架箱的表现,简直比落地箱还要浑厚松软嘛!
由于同时使用后级的A/B组分别推动一对3/5A,可以单独听任何一对喇叭进行对比,再听回一对3/5A时,居然觉得一对白肚脐声音好单薄,白肚脐在3/5A中是以厚暖著称的啊!
这真是很不寻常的一次发烧经历,因为毕竟同时拥有2对一样的3/5A的不多,后级能够胜任完全推动2对喇叭的也不算多,我们曾经试过在A组同时推动2对喇叭,功放也经得起考验,在30欧负载情况下播放《龙腾虎跃》还虎虎生威,虽然有300W(8欧、甲乙类)的功率,但在30欧负载下就变成80W了,等同于同时推动4对8欧的音箱哦!胆机就很难做到了,除非双功放来推动了。
能够将3/5A的实力通过非一般玩法进行进一步发掘,也是对3/5A玩家的一种挑战,比玩一对箱要处理解决的难题多很多,的确如FEVER老师所说,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wzlzc97  兄和高兄果然是一流高手,看來你們已離成功之門不遠了,加油!
TOP
46#

但是,话说回来,2对箱出来的声音是否都是正面的改善呢?难道没有缺点?
当然不是,缺点有,而且还很致命,因为这些弱点是客观存在并不能通过调整手段来完全克服的,所以是致命的,有时候玩音响只是一种妥协的艺术,也是一种平衡的艺术。
而且玩音响是很严谨的一门科学,系统调整到一定程度会变得异常的敏感,就像一个天平,加一分多减一分少,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松懈。
2对音箱只能是哑铃式叠放是最好声的,
[upload=jpg]Upload/2006541344417890.jpg[/upload]
横式叠放声音是不对头的,
[upload=jpg]Upload/2006541351251604.jpg[/upload]
由于只有一对脚架,所以没有试2对脚架同时摆放的方式,但理论上分开摆放声音的一致性协调性更难达到一致。

缺点或者说死结所在:
1、  2对音箱无法达到完全一致,就算是同一型号,但不是同一批次号码相连的喇叭,也不是同样熟化程度的喇叭,这次试验使用的虽都是15欧白肚脐喇叭,但不是同一批次的,木皮也不同,一对胡桃木,一对黑檀木皮,木皮不同音色不同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了,2对喇叭的煲炼不是从新箱至今都一样的,必然熟化程度不一样,这在听音上也能听得出来。
2、  2对喇叭叠罗汉,一对头顶受压,声音必然发生变化,往压抑性方向变化,这也是试验过很多次都屡试不爽的了,一对高高在上,但不是稳如泰山,而是多少有些摇晃的,虽然试过很多避震、粘连、防滑的材料来作垫材,但大动态下听一段时间,上面的箱就会移动,哪怕只动一点点,声音就会发生劣声的变化,2只高音不能同向发声是很容易听出发叉的。毕竟还是2对分开箱体的音箱啊!物理天性无法改变,众多手段只能改善而无法完全克服。
3、  无论如何摆位,声音的定位是完输给一对音箱,虽然经过多翻努力,虽然双箱在许多声音指标上胜出,但定位,特别是针尖式定位是肯定要输给一对3/5A的,这也是由于以上2点原因而造成的。

所以说,双箱好玩,而且是很好玩,声音也发生质的变化,但以后还是要继续玩好一对3/5A。我们看到了3/5A的深厚潜质,也发现了玩好3/5A还要继续努力的方向,找到了一些方法和窍门,这对3/5A玩家玩好一对3/5A是不可多得的经历,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以上所说未能详尽,只能略提数点,其中的经验和奥妙只能是亲身经历的人才能完全体会和理解。
在此谢谢FEVER老师指引一条捷径和非正常方法让我们尝到许多甜酸苦辣,也随之再上一个台阶。写得不好,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老师和烧友指正。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是“发烧友”本色!
最后编辑wzlzc97
TOP
47#

wzlzc97 在 2006-5-1 1:19:47 发表的内容
再次凝听同一软件,声音果然有正面的改善,声音不再浑浊不清,人声口型不再膨胀不堪,音场定位也有所改善,但是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FEVER老师交带的功课是不容偷懒的!呵呵!


(续文)经过几天时间的调整,包括摆位,更换线材,调整垫材等手段,声音在一点一点提升,播放雨果LPCD45(3)第一首:《阳春白雪》和第三首:《龙腾虎跃》,声音解析力和穿透力惊人,音场异常开阔,宽度深度都远远超出了听音室的体积,声音非常浑厚温暖松软,听起来毫无压力,低频量感丰满,瞬态凌厉,这哪里还是书架箱的表现,简直比落地箱还要浑厚松软嘛!
由于同时使用后级的A/B组分别推动一对3/5A,可以单独听任何一对喇叭进行对比,再听回一对3/5A时,居然觉得一对白肚脐声音好单薄,白肚脐在3/5A中是以厚暖著称的啊!
这真是很不寻常的一次发烧经历,因为毕竟同时拥有2对一样的3/5A的不多,后级能够胜任完全推动2对喇叭的也不算多,我们曾经试过在A组同时推动2对喇叭,功放也经得起考验,在30欧负载情况下播放《龙腾虎跃》还虎虎生威,虽然有300W(8欧、甲乙类)的功率,但在30欧负载下就变成80W了,等同于同时推动4对8欧的音箱哦!胆机就很难做到了,除非双功放来推动了。
能够将3/5A的实力通过非一般玩法进行进一步发掘,也是对3/5A玩家的一种挑战,比玩一对箱要处理解决的难题多很多,的确如FEVER老师所说,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TOP
48#

这种玩法,可以过过淫

但是,单元的一致性是要命的缺陷
老箱子要达到四只配对,谈何容易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