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香味大哥哥,君子不言谢啦!参加你这个题目的讨论是少有的一次思想碰撞的享受。建议我们都关注一下丁启烈兄的话题,我呢,刚罗嗦了两句,不嫌烦乱的话,转抄过来:
书法精意我不太懂,可是,的确如丁兄所言:不仅仅包括线条组合,我自己如果有机会去“赏字”会审踱其气、势、力、意、韵、神,而如果亲自去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连线条的拿捏都不行!
同时,我觉得:中国书法,根本上它应该同国画相通的。比起西方的艺术形式,这种文化形式间的师承关系甚为突出........
我的理解:中国书法从物理表征上看,应该隐含了线条、架构、光、影、质感、搭配(包括纸墨笔间)、内容、思想、文字意思、等等等等的多维的信息。而从来,所谓艺术欣赏都存在一个公论与私论的问题,所谓各花入各眼,对于各人,能够心悦诚服的就能进补并进步,没有的就作罢,正如音乐的共鸣。但是,要产生这种感受,却又确实有待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要提高,又必须深深地自问一下所处环境、个人生存状态的文化底蕴怎么样?时代特性如何?由此出发,方可发现自己的所在、所向了........音乐欣赏的时代性?"啪"一声,好,再"啪"多两声......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101591&ftdate=20060704&nType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