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的艺术/柯逸郎
越级挑战
300B SE Dual C-Core装机记趣
文字整理:杨德宜
(图)使用Dual C-Core输出变压器的Audio Note Kit-One 300B SE机。
(图)Jadis 300B管机,是使用Dual C-Core输出变压器的高级机种。
(图)Group C Dual C-Core的高级300B SE用输出变压器,体积绝非一般EI-Core变压器所能比拟。
(图)(图)
(图)
(图)
话说我在黄智钰引介Audio Note Kit-One之后,一连串发生了一些非常正面的效果。李国和君夫妇在家中煲机进补的过程中,让我有机会参与一再之试听,制作完成初期也请了Jadis老板Jean-Paul Caffi,与承奇老板徐文进兄来尝试不同种类之300B真空管。后来,又试过了不少整流管、初段6SN7双三极管、油质交连电容、机内讯号线、电源线……,就连不同的点焊处理,在音质上亦可产生千变万化的结果。(图)
接着,李国和君又把Tannoy Westminster换成了Westminster Royal,前往聆听者包括英国Audio Note公司的David先生,功学社李秀村夫妇更是常客,音乐家王恒先生也来前往数次。于是,我有感于若是能为Kit-One找到稍高一点、空间大一点的机箱,便能尝试体积更大的电容器。后来,又领教了Jadis 300B管机的威力,除了它使用二支300B形成PSE之力道之外,Dual C-Core的输出变压器所掌控下之低频音质,更是令人垂涎三尺。
我们为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进一步之DIY的意义十分重要。无论如何,我必须要先找到一台有足够空间来容纳粗大零件的好机箱;不使用电路板,并且设法找到几对Audio Note Group C Dual C-Core的高级300B SE用输出变压器;二声道各自独立,电源分开各用一只变压器;高级质量的电子零件与纯银机内配线,特选等级的各式插座以及Siltech高纯度银电源线……。
全新战场,一切从头开始
在制作炮铜材料机箱之前,得先确定好器材的电路结构。李兄采用RCA 5692(6SN7的最高级管)作为初级直接驱动300B的架构,少一个驱动管虽然可以省去一只真空管,麻烦却会变得更大。理由在于,他认为只要有合理的架构,皆可以使其发挥出相当的程度,但器材制作技巧以及用料的选择,则绝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尽。我因为见到Audio Note原装机中有一型是使用6SN7×1、5U4G×1、300B×1之成品,于是商请李兄以此为考虑,来为这部器材进行规划与机箱钻孔。
其实Dual C-Core在300B管机成品中是很少见到的。Audio Note的C-Core输出变压器体型奇大无比,依李兄计算约有18,000 Gaus的磁力密束,而一般EI-Core变压器无论使用何种材质,充其量也不过8,000 Gaus。C-Core的瞬间Dynamic Response确实能有更「快、狠、准」的特性,但是变压器本身体积过大也容易导致高频延伸及音质变差。因此,一个够高级的C-Core输出变压器对于DIY者而言,绝对是装机之首要条件,否则便是在浪费制作者的时间与零件。
在此奉劝各位:如果有机会能把EI-Core输出变压器形式的300B SE器材弄得声音令人满意,最好是见好就收。面对C-Core的Mono/Mono扩大机,必须要求二部器材间的各部分对称之零件,在特性上极尽可能的相同;此亦表示在品管及品味上的成就,诚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我当时把Audio Note、Jadis和其它三种300B SE管机,作了一个综合性的看法总结,并将上述之想法告知李国和兄作为制作参考。如今我们所做的事若是从生意的角度来看,花在这部器材的时间与材料相当不划算,因为光是订做机箱就耗去了很多日子,而且装机也是一件麻烦事。在一切都力求最好的情况下,几经波折终于展开试听。结果,李国和兄与听过的人都有相同的结论:双C-Core输出变压器在力道、音场规模以及定位之细节表现绝对是一流的,但是论及音乐进行过程中的顺畅度及柔软感受上,则似乎又不太理想。
此时已然进入了另一个战场。器材本身的规格与测试结果十分的优秀,例如频率响应在3Hz-120KHz之间不但平直,而且输出达14瓦时不会发生切割失真,8瓦输出时的线性更是无懈可击(然而音乐性之生硬却有如芒刺在背)。接着便要进入所谓的科学与艺术涵养阶段,用诸于提升本机的品味及触感。李兄悄悄地把机内配线作了数度变动,耗去了不少各种等级、粗细之银线与铜线,就连Siltech的含金焊锡也一并用上了。甚至,机内的交联电容器亦使用Jensen公司制造的铜箔油质电容器。
不过,人的贪心总是永不休止,就当声音弄到差不多之际,我心里又想:如论如何也要弄一对银箔油质电容来试试。所以,又向唐竹张先生问及此事,看看是否除了订制一途外,能够弄到李兄所需要之规格。这一等,又是数个月之久。
环肥燕瘦,佳人何在
纯银材料无论是线材或零件,都具有令人深信不疑的相同特性:透明且清晰的高音表现,又柔又顺的流动着音乐的韵味,绝对是无与伦比的材料。然而,无法预料的诡异,变化多端一如脱缰野马,也是银质材料难以驯服的个性。在铜箔电容上原本好好的事,经银箔电容一上,音质表现简直令人又爱又恨 - 透明如水、光洁照人,但是低音却不见了。
李兄听过之后,一点也不急于动手去更动什么,只是先行等待。银箔电容的体积较大,一样是0.33uF的电容器,前者约为后者的四、五倍大,但是银箔电容的接脚又太细,必须先以吊勾固定住这些大体积电容。这种由体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可以预期,但是在制作上所带来的困扰却是头一回遇到。不过,它所带来的音质变化,真可以用「天马行空」来形容 ?原来所期待的优美如斯细腻及光洁,柔和如山谷间泄下流水的音乐表情,不知道从何捕捉到来;它时而往东时而向西,总是让人感到捉摸不定。追求Audio之至高境界,非旦要有一流的材料质量,还得有应变统筹之方。
品管概念之感言
几经多次波折,零件选用终于尘埃落定。不过,已经花了那么多钱在零件上(包括Siltech的纯银电源线亦不例外),总得在真空管上下点工夫。在试机过程中,大部分用的是Cetron的300B真空管,它在台湾市场上几乎没办法找到一对Matching Pair﹔它的质量与现代(1996-98)300B相比,确实会比其它管子(大陆、苏联、东欧)好上一些,但是比起新版WE 300B仍旧差了一大截(精密测试报告的结果)。
不过,Cetron一般而言仍有相当令人心安的质量与寿命。用它来制作本机,从一开始就停留在「尚可」的阶段,而机内其它零件则属于「绝优」的等级。我有时也会拿出自己珍藏的二只老WE 300B真空管(五○及六○年代)插上去,并且祭出了四○年代的WE 274B进行整流。结论,则是非常明了而且愉快,可是插上了特选的新WE 300B真空管时,音质不但不如理想般应验,反而是发出了生硬刺耳的声音。
我一开始很怀疑是否新300B管在质量上有问题,甚至有朋友想买WE 300B管时,我还会强烈建议干脆多花一点钱,去投资原装木盒的原厂Matching Pair真空管。
由于我那二只管子一插上,自动偏压处可测得偏压太高,当然音质会大受影响。李国和说,如果一开始就以最好的300B真空管来制作,调整好的线路会比较精确。就如同许多名厂,生产如McIntosh MC-275、Marantz 8b……等器材,厂方选管子的动机完全是建立在「品管的一致性」,亦即不用过分特优的管子,因为稀少的数量,不足以用在大量制作之品管。
各公司在选管子的条件设定上各有巧妙,亦即与该机所有零件同时实验下的结果,因此一部厂制之名机,更换管子时最好能找到原厂同等质量的管子来替代。各位读者当以此观念,来看待您手中的管机,最好不要动辄换上一些名管球插上拔下。阁下是否知道,多次拔插下的管球座如果发生金属表面受伤(伤痕累累),就算是制作最精良的高价前级,也不会再发出像先前一样的好音质。
就我个人的经验,此时音质会夹杂着一些Harsh(撕裂声),高音不够优美顺畅,低音更有四分五裂之虞,中音的喉韵更带着粗劣之染色。或许有些人会误以为管子不行,甚至没有「对筒」才致如此。其实,先行清理管座,再不行就干脆更新,并插上原厂附来的管子﹔当然,在中低级价位的器材,就另当别论了。
一流的玩家,宜深究各机的Basic Engineering Philosophy
有了以上宝贵的观念,其所受之教训是原始的想法,确实与新版的WE有关。本机原本只求让Cetron 300B十分迷人就好,哪知WE工厂复工生产在后,为了新WE管子又使李兄面临再一回的苦战。几经波折,终于解决了银线、银箔电容以及新版WE 300B管的困扰,但是接下来所面临的问题,若说是不太合理的要求也不为过。
在漫长的C-Core游途当中,从英国来的Audio Note代表David氏,到李国和家中试听他所有的Audio Note产品。经李兄之手装置,驱动的是亦来自英国的Tannoy Westminster Royal。David大吃一惊之余也告诉我们,其实欧洲有许多高手,都着迷于300B SE之道,尤其在瑞士有一群人,不但采用银线绕制的输出变压器,Choke、机箱、插座等只要是能够以一流银、金材料生产之零件,绝不放过。因此,他问及为何不先弄一组银线绕制的输出变压器来听听看﹖
一山又比一山高,曾经沧海难为水
接着这款相当贵的变压器来了,虽然是EI型铁心,但是体积比Kit-One的输出变压器略大。为了节省时间,李兄将一部全新未装机的Ultimate Kit-One机箱取来,勉强钻孔之后才把这只变压器装上去,再依往常装配最顶级之Kit-One的方式,不出几天就把器材装好了。他说,简直不敢相信的如丝般的柔细与光明剔透,亦即所谓「如现场般的Airy」(请不要将这个字直译为『空气感』,以免误导现场之Feeling与Teste)气氛。轻重适度、明快于举手头足之间,如舞姿翩翩且维妙维肖的艺妓,显出十分秀丽的「人味」,诚非其它之物可比。
过了不久,李兄又想把它Tuning到另一个程度,然因此时物主杨先生经不起诱惑,便将器材强行取走。此机一走犹如人去楼空之感,那种明月几时有的感叹,不绝于口。其实我何尝不是苦在心头口难开﹖心想要是有机会再弄一对这种东西,我一定要将它作成单声道扩大机,并且向加拿大的工厂订制银机箱﹔这下子将会又流失好多预算于各种要命的高价零件上。
李国和兄其实比我更苦恼,千辛万苦才创造出来的成果,如今一见到更上一层楼的尤物,不得不像个泄了气的皮球般。接回Dual C-Core的扩大机后,发现高音域部分始终不敌银绕线圈的版本。然而值得一提的是,EI-Core的饱磁量始终无法与Dual C-Core相比。
物理上的数据告诉我们,C-Core的低音表现仍为EI-Core所无法企及,其又强、又快、又重、又稳的特性,确实非前述银线绕制的EI输出变压器之能力范围,除非以银线绕制Dual C-Core输出变压器来取代﹔在材质与制作方式上,确实是一山又比一山高。李兄说,无论如何也要找回先前所听到的那种高音表现,于是又把我的器材给「留校查看」了。
过了不久,也就是在农历年前,我到李兄家去听完一回,那真是令人大吃一惊的表现:这部以Dual C-Core制作的300B SE,竟能将Westminster Royal驱动出犹如Genesis Ⅰ的庞大气势,以及宽广Scale和Density。这是令人万万想不到的事实摆在眼前。我心想,有此音质为基础,虽然高音略逊于银绕EI版本,但是又比昔日表现多出了许多汤汁味美的个性,复何多求﹖
人贵知足而常乐,如今已多次在C-Core的调理过程中,感到茅塞顿开之悟,现在更是要起立脱帽致敬了。包括弦乐的细腻与管乐的透明与雄伟,皆为上乘﹔高音虽无银绕变压器那种宽裕美妙,却有相当恰到好处的向上无穷延伸之慨﹔中低频所表现的力与美健康状态,则绝非银制EI-Core可以相提并论,尤其是Jazz音乐中击鼓的效果,更具有穿脑之效。本机到此已然又一回的尘埃落定,理当是十分满足了。
Audio Artist的修为
不过,李兄又提出了新的见解。他发现讯号线插座应改以WBT产品,在音频韵味上会更为加强。于是,我急忙找到上瑞公司的张老师,不过他说接手WBT代理至今,尚未正式进口过李兄所提的Input插座,所以又特别花时间为我弄来了二只。再则,李兄说他得把机内接线板再改善一下,后来向唐竹张老板再订了货。李兄自许这次的大革命,只是为了保证这部器材在十年之内,机内零件老化之前都能确保音质及风味安定。工作之稳定及信赖度皆为器材制作的最重要事项,然而Hearing Test这最后一关,尤其重要,亦是古今中外制作者的道行考验。
正如Accuphase老社长,春日二郎先生所言,Hearing Test即是制作者音乐造诣、人格修养、基础科学等多项要素之「Taste、Sense、Feeling」品味与感性之至高「Performance」完成度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位艺术工作者创意的至终结论,一流的Hi-End观念之中,事成State of the Art之水平,不能视之为工艺品或是电机产品,而是纯粹的艺术品,应视为艺术家的呕心沥血之作。
因此,吾人以Audio Artist的眼光来鉴定时,一位制作者是否已具备Artist之风范,是极为重要的。假设,若没能修养成一位十分中肯的品味欣赏家,当然无缘去评估艺术或非艺术的境界。不仅在台湾,在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的许多Audio Artist及Designer等大师口中,皆曰:「真懂得艺术境界的Audio爱好者,真是稀少啊﹗」
我听完之后,甚有同感之余,谨提出参与Audio Note Group C Dual C-Core 300B SE AMP制作所发生的剪影,让有心的人参考及省思。若是阁下也对直热式三极管之单端扩大机有些认知,也或许在制作上有更妙更好的方法,也或许离不开这般的瓶颈吧﹗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至于我对300B SE单管机的看法,该还有不少知识上的缺失。在我未见到更好的器材制作之前,我仍坚信自己对这些部分的发展,已经付出了最高的敬意与努力。如果有更好的佳作,我一定会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来看待之。
以不计一切代价的精神而言之,我先拱手把一对银线绕制EI-Core输出变压器,让予另一位有心人士,让他在这段辛苦的追求过程中,先我一步达到高价与音质平衡的高级观念。
然而,不一定得人人执迷于无止境的花钱,去做所谓的高度净化之豪华追求,老天不会因而宽待他的Money以及不舍的追求第一。反而是思考止于经验的至高境界之透彻间,了悟人性的可贵与尊严,以所得的经验放诸四海皆准之志,来辅以极合理价位下的制作玄机。一旦以极为有限之经费,也一思了断300B SE的梦境。若以如是观之的开阔心境,来耕耘有限的园地,仍可得百花齐放的小天地﹔在严肃而严谨的态度中,得到快乐的结论。
人性最怕的是贪得无餍,到头来在短短的一生中,为追求不可能而浪费了太多时间,并因而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而一事无成。或是愈陷愈深于追求盲目中的空想,时常徘徊于「无知而不自知」的苦境。
也因此,我期待有趣于300B管机的朋友们,千万不要小看38℃或拓朴音响的台装组合,这类器材至少在Basic Engineering Philosophy上头站得住脚。有道是一分钱一分货,然而还得考验其Best Buy的要求,把吾人常说的C/P值深深的记在心中。至于更高度之追求,我想奉劝一下有心豪华享受的人士,可以向日本Kondo Hiroyasu氏的Audio Note, Japan,订制一部最高单位的Single Ended 300B管机﹔以一部Lexus 300轿车的代价,换一部回家试试。
对此我心仪甚久,期待有人打电话约我到他家去听听。这是花钱解决的方法之一,若非如此,想省钱又要求天下第一的所谓「超越时代之300B SE」,是不太可能的事。基于省本多利的生产方式,不合C/P值以及Best Buy之道者,不去着眼之也就罢了,一点都不必惋惜。
台湾高手群像
300B真空管的用法同样有很多种,然而在Single-End的单管情况下,应有不少前辈高手的独特见解。我只试过少数的几种情况,总是无法认识太多,因此未出现在本文的制作﹔因没有实际上的了解,我不愿用我有限的功力去猜测那些器材。然而,要成就一部好的300B SE,其最必要者是细心与开阔的人格特质,我自知自己在这方面动手不能细腻,甚至知识无半分专业基础,所以搞DIY只能请高手来办。除了李国和先生外,在这方面另有中和的郭松茂先生,以及台中的刘明勋先生亦是高手。
我的C-Core尚未迎入家门,而郭氏所装的Kit-One与刘兄所装的WE-310A驱动,300B灯丝交流点火的WE-91A改良型之300B立体声扩大机,皆有水平以上的制作水平,即使与李兄的刻骨铭心相比,仍为专业而合情合理,恰如其分的质量,包括手工与基础的概念,已经可以完全信任。
拓朴的黄智钰兄,是推我一把跌入300B SE的罪魁祸首,愿上帝原谅他的Audio Mania精神,并恩宠他天才横溢的道行,对我多方面的请求教益皆能耐心而详细的说明,并且也不吝于让给我一对五○年代的Sylvania 5U4G真空管。
也感谢温燕萍先生,在测量品管之精神与实际操作上教导了我许多年,任何第一手的好资料皆先通知我与他分享。另外,也感谢吾友,老道仙骆良朝先生,为我东找西找了一些数不尽的好东西,包括1944年制的WE 274B管子一对。
感谢真胖子兄为我找来不少一流的二手真空管。其中首推RCA 5692,此为6SN7的最高级型号,测试结果良好的旧管子,仍然相当派得上用场。我也感谢东桦行的林先生,为我奔走买到Audio Note Group B的数套变压器及零件,甚至还包括二只质量高超的WE 310A Matching Pair五极管,还有单三级管的6C5多只。这款真空管基本上就是6SN7的一半,分为二个Channel左右各一,外观是黑色的金属管子,音质不下于RCA 5692,而价格则便宜甚多。
当然,也要一提三泰音响刘肇发君(以前我称他为小刘,现在经过二十多年岁月。『小』字应该拿开),他是位追求古代精品典藏的专家,首先介绍我认识了各类不同的整流管,其中以WE 274B最为透彻﹔真的是愈早生产者,愈好声。
还有,从老早就令我垂涎三尺的Siltech纯银线,与Ortofon总代理黄宗宝先生,不断应我的要求提供多种机内配线,甚至焊料予李国和先生,我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感激之意。另外,Jadis的Jean-Paul与承奇公司,提供我试听Jadis 300B PSE管机,我也想在此特别感谢他们的慷慨。这款300B可以说是所有Jadis器材中的Best Buy,也是全世界300B市场中最有价值的300B PSE,在Hi-End市场中它应是最高级豪华者,亦堪称为物超所值之作,其外型之美仍为古今之最。由它使我认识到38℃蔡鸿仁先生的苦心经营300B,及4300B等大陆产制最高级真空管,能在Jadis 300B发挥出极惊人的扭力与爆发力特质。这些往事在我写完Audio Note零件的「观作记」时,一点一滴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但是人就是人,虽有许多无知的缺点,如果能追寻「正精进」之道业,浸淫日久,尚可有比较正确的可行之道。当然,艺术的基础必须是科学的成就,其Audio之为艺术,才能成就高度净化的基本哲学观念,此时应是人们无远弗届的心心相应,愿在此与诸位共勉之。
最后,我要向李国和夫妇,在追求300B的美学上所付出之心血与悟道,致上最高的敬意。其追求之目标与国际间的高手相比,仍然远远超越﹔有志者之成就,仍由八正道之哲理而来,一点都不会有侥幸的成分。透过良好的试听条件,以及对测试之于各种零件的筛选,所付出的材料费更是外人所无法想象。对于他的「慢」所呈现之安定、稳健,超然及可靠的基础上所发出之音质表现,在音频密度与力道呈现中,都有其不可磨灭的成果。但愿李兄每天四肢灵活运用,脑筋永远清楚、快乐,轻松、愉快。阿弥陀佛,善哉﹗
PS.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人求道之至理,亦为追求Audio最终的层次。取自金刚经最后一段与君共勉之。
编按:柯医师在文中所提到之台湾高手群像,编辑部将联络方式在此一并列出,提供给有兴趣的读者们作为参考。
拓朴音响:02-23777350
郭松茂影音工作室:02-86602155
38℃音响:02-23054186
承奇公司/Jadis:02-25519417
功学社音响/Tannoy:02-23254321
温燕萍先生:02-29317450
东桦行:02-22709805
三泰音响:02-23613061
刘明勋先生:04-2629633
百圣/Siltech:02-25943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