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USB解码同步还是异步?-对比测试HEGEL HD2 和M2T HIFACE [复制链接]

查看: 58234|回复: 118
91#

原帖由 zmi 于 2011-5-26 20:51:00 发表
PD1和WCD1,哪个更好?同轴输入。

前面已有提及:ECD-1,温润、浓郁一些,主要针对转盘设计的一款解码器;PD 1 清新,均衡一些,加强了PC音源和无线功能,接口较丰富,扩展功能较多;属于同档次,定位不同的产品,声音风格虽有所不同,但底子都是ECI的,声音没有谁好谁坏,只是看个人需要来选择。
TOP
92#

原帖由 GRAMMY 于 2011-5-26 23:12:00 发表
请教楼主,相对于USB接口,1394火线接口的优缺点?

    USB和1394Fireware接口,前者在民用领域盛行,后者主导专业领域。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
     USB使用的传输模式是必须通过CPU的许可的,USB 采用“令牌包”-“数据包”-“握手包”的传输机制,采用轮询的广播机制传输数据,所有的传输都由主机发起,任何时刻整个USB 体系内仅允许一个数据包的传输。
    也就是说USB需要等待CPU指令才能传输,当然这个等待是非常非常短暂的以us为时间单位。简单点说,USB占用CPU资源多。

    FireWire的特点是利用等时性传输来保证实时性,可脱离以桌面主机为中心的束缚。FireWire是一个对等的总线,任何一个总线上的设备都可一主动的发出请求最长160us。也就是说FireWire对总线资源的依赖性小。
      简单说FireWire占用CPU资源相对少。
     具有相对USB的绝对优先权,占用资源少,较稳定的传输速率,这也是专业领域喜欢FireWire接口的缘故,但这些优势,其实,更有利于音频的编辑和后期制作,而对于音频重放来说,并不占多大优势,并且随着USB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优势也会进一步减小。
    此外,FireWire主要由apple主导,但没有形成类似USB一样的统一技术规范(无论是1394还是1394a,各家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且没有相应的主板芯片给予支持,需要第三方芯片支持,这就导致产品适用面比较窄,部分产品的驱动仍存在兼容性问题;而由intel和微软主导的USB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基本成了PC的标配,并且集成到主板南桥,实现即插即用,支持USB的芯片厂家也非常多,产品可以说是遍地开花。随着USB 3.0规范的推进,现在包括Apple都参与了这个USB规范的修订。因此,可以说USB接口规范基本已经取得了IT行业的共识,而FireWire 的未来发展除非得到大多数厂家的强势推进,否则,应用领域会进一步萎缩。
TOP
9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94#

谢谢楼主回复!
请问数字频频接口AESEBU.    SPDIF以及COAX的声音特点和区别?非常感谢!
玩的劲头比工作的劲头大
TOP
95#

原帖由 GRAMMY 于 2011-5-27 18:30:00 发表
谢谢楼主回复!
请问数字频频接口AESEBU.    SPDIF以及COAX的声音特点和区别?非常感谢!

简单一点:相对同轴和光纤,AES数字输入,声音透明度更好,音场\解析、层次等表现也要好;Toslink光纤,声音相对干、硬,不自然;同轴相对前2者,声音要厚实一些,圆润一些。从声音整体表现来看:AES>同轴>Toslink,但个人比较喜欢同轴的声音和味道。
TOP
96#

感觉像平衡和单端的区别,您说的同轴是指SPDIF还是COAX?
玩的劲头比工作的劲头大
TOP
97#

原帖由 GRAMMY 于 2011-5-27 23:09:00 发表
感觉像平衡和单端的区别,您说的同轴是指SPDIF还是COAX?

是指COAX
SPDIF是数字端口统称(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SONY、PHILIPS家用数字音频接口的简称),一般同轴标识COAXIAL ,光纤标识OPTICAL或者Toslink。同轴比较麻烦的是阻抗的稳定,因此,使用时,对线材阻抗匹配要求很高,而一般阻抗更稳定的BNC接口,理论上是好过COAXIAL的。HD 20解码器,为此专门针对同轴端进行了阻抗修正,以减少阻抗不匹配的有害反射。
AES/EBU 就是数字平衡,110欧的稳定阻抗,从测量结果来看,要好过75欧的同轴。
COAXIAL 75欧 192khz信号


AES/EBU 数字平衡 110欧 192khz信号



TOP
98#

现在的HI-FI已经强迫发烧友都成为“技术专家”,这是很好笑的事。

其实,技术只要由一小批专家来搞定即可(事实也确实如此),让大家掏了钱就能享受基本的好声音,而不是弄一大批“半吊子”来胡扯“音响技术”,这才是正确的音响之路。

大清早就来鸹噪一下,对不住了。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99#

本人刚刚收到ARC DAC7,开机后,USB口接电脑,要VTL的胆机推,效果非常好。我是直接听音乐台的,就是我之前介绍过的www.shoutcast.com,2万多个台,内容分类,非常方便。 这样就没有下载的烦恼了。一下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其实,PC-HIFI的信号提取分2个阶段,第一,是数字信号的提取,第二,是数字信号转变为模似信号。
在第一个阶段里,RME的产品里,无论哪个都是世界级的(除了非常初级的产品),国内的产品差距太明显的。很多国外的DAC,通常是这个部分做的好。当然还没有独立的RME做得好。第二个阶段,就是传统的DAC,考虑到DAC其实比功放还难做。如果拿些廉价的DAC去听,然后说,声音效果比CD差很多。 还是有认识上的问题

通常接一个USB的DAC已经够了,可是,要做到位,可在之前,加接RME的产品,让RME去做数字信号的提取工作,这样效果更好。 具体的接口看不同的DAC和不同的RME产品而定。
TOP
100#

       首先肯定PC-HIFI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已经OK。听到过的同步或异步组合都有很好的。可以达到或超过传统CD(高格式不必说,就是44.1/16也能很好)。
      但在一些PK现场往往CD机胜出,这是咋回事呢?原因仍在驱动转换环节,即功放喇叭的驱动失真。这是一个基本原理造成的。当音源信号很高保真时,没有染色前级则声音不好听(指高指标功放。反而某些指标差的功放;如胆机及加入调音前级的合并机等,会好听些)。
        由此可知对应该类失真,有些前级作用的CD机或解码器会占先。这叫以偏治偏。其最理想状态即是做到驱动失真的镜像,但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凑合找补而已。
         综上所述,真正好音源在现行系统中难有上佳表现。只有解决了驱动问题的系统才能发挥好音源的效果。
         真正的好声应是细节清晰通透,松弛丰满,动态适度。传统好CD则会偏于滞重,泛音欠缺,力度显强,属大众更习惯的声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