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3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小红的复刻柏林之声,兼谈4429 [复制链接]

查看: 1588961|回复: 852
121#

原帖由 广州乡下仔 于 2015-3-31 22:43:00 发表
留意下这个帖子了,结果还是意料之中的争吵,意料之外的较真。
音响听感如此主观的感性之物,各取所需就好。


其实这个帖子引起这样的争论,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其他烧友给我说的时候,我也不太相信,幸运的是我离小红他们工作室比较近,跑到那儿认真试听了,做了AB对比,才彻底信服了,然后下的订单。
像现在这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一些烧友的质疑是建立在自己一般经验的基础之上,并非事实。小红他们有一整套柏林原厂的器材,欢迎大家去做AB对比试听,真有兴趣可以去他们的工作室听下,比在这里码字有意义地多。
TOP
122#

原帖由 SPETR 于 2015-3-29 23:1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ctuary616 于 2015-3-29 22:30:00 发表
今天下午刚从小红他们那里听了下两台956推4429,对比了单台推,双线分音双推,以及桥接双推4429,大体感受如下:


JBL的纸盆喇叭(包括号角高音)灵敏度都很高,很容易推的。


老兄好!4429的号角是好推,但是大口径纸盆低音并不算很好推,灵敏度高的大喇叭推响容易,控制好,或者说推尽并不容易。我感觉2台956加强版桥接在驱动上才能说彻底推尽了,但是细节、密度、活生感就赶不上双线分音。我和小红他们讨论过:想彻底玩好4429,在驱动和音色上都达到极致,得4台956桥接+双线分音。柏林原厂就是用4台956桥接+双线分音做展示用。但是现实生活中,恐怕没人会这么干。4429潜力巨大,完全推好了,素质上没有明显的短板,在听感上也很棒。
最后编辑actuary616 最后编辑于 2015-04-03 19:31:56
TOP
123#

原帖由 micro 于 2015-4-4 22:00: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ctuary616 于 2015-4-3 0:3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PETR 于 2015-3-29 23:1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ctuary616 于 2015-3-29 22:30:00 发表
今天下午刚从小红......


4429潜力很大的,搞好了相当出彩。不过这么搞4429确实太折腾了。如果升级到4365,我才会考虑这么折腾地,哈哈。
TOP
124#

原帖由 Real 于 2015-4-4 23:05:00 发表
还有4348


这些老箱子我不了解。不过像4365这样的15寸低音的箱子必须桥接推,如果想在音响性和音乐性方面都达到极致,最好是4台桥接+双分。一些现代大口径单元标称灵敏度很高,推响很容易,推好还是得大功率、大电流、高阻尼的晶体机去推,大口径喇叭既吃功率,又吃阻尼,很难搞。
最后编辑actuary616 最后编辑于 2015-04-05 15:46:24
TOP
125#

原帖由 小白菜369 于 2015-4-5 9:17:00 发表
有些是随着时间沉定和听音结累悟性及科技进步更能反应对嚣材的调整更到位,而不是听了几耳朵便想当当,同样的用桥接优缺点照样存在,只是个性选择摆了。


很多后级是不能桥接的,即便可以桥接,绝大多数会表现出推力加大、宽松度提升,但是声音变粗、变硬,也就是音质会劣化,所以很多人不喜欢桥接。但是柏林之声是个异类,他们家所有的后级都是为桥接优化设计地,桥接之后,推力和宽松度的进步自不必说,声音更加细腻、飘逸、解析和密度更高,音质明显提升,没有任何一项是比单推下降的。柏林原厂最畅销的机型当属956,大部分客户都是向厂家订购2台,厂家会在制作时就对管子进行配对,只有严格配对,才能使桥接后的声音最优化。小红他们的加强版较之原版增加了一对功率管,加上一对推动管,一台机器里有4对管,如果要一对956加强版进行桥接的话,需要对8对,16只功率管进行配对,难度颇大,成本也相当高,但他们是严格按照标准认真做地,我不只一次地认真听过他们做地一对加强版956桥接推Sophia一代和 4429(推4429的时候还对比了双线分音。音质,特别是解析、密度和活生感比桥接明显优胜,但是低频下潜、量感、音场和气势明显不如桥接。),音质较之单推提升很明显。
最后编辑actuary616 最后编辑于 2015-04-05 13:16:04
TOP
126#

桥接的好处是加大了输出能力,宽松度提升,低频、音场、动态的表现均会明显提升;分音的好处是大大降低了低音单元对于中高音的干扰,低音口径越大,干扰越大,所以用双分改进就越显著。如果想把二者的优点结合到一起,就需要4台后级桥接+双分,可以把音响性和音乐性都推向极致,缺点就是投入太大。
最后编辑actuary616 最后编辑于 2015-04-05 15:56:16
TOP
127#

原帖由 Real 于 2015-4-5 16:40:00 发表
1即使完全相同的两台后级功放,双线分音的难度仍存在协调性(相位特性)的问题。

2桥接是音质劣化(即使高档)的问题不可避免的。


一切要从实听取舍


1 两台后级双分没什么问题,一台负责一只箱子,说白了就是一个声道负责中高,另一个声道负责低音。4台桥接+双分会不会有问题,我没实践,不敢讲。但是柏林原厂展示就是用4台956桥接+分音。
2 柏林桥接后音质肯定是提升了,没有任何一个方面有下降,因为设计的时候就是为桥接优化地,当然前提是必须对两台后级的功率管在一起精确配对。
TOP
128#

原帖由 Real 于 2015-4-5 17:37:00 发表
兄这个回复就演变成无法对话的格局
只能说我的听感与兄有差异了。

另可思考的是1中高单无对功放要求和如低音一样吗?(如阻尼系数还有••••)2桥接后从原厂提供一些参数已下降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中高音消耗功率远远小于低音.但是由一台前级控制,没问题.桥接后功率增加4倍,当然,由于输出能力的限制,低阻达到不到4倍的水平,具体而言,8欧姆可以到600W没问题,4欧姆大概可以超过900瓦,2欧姆应该在1000W,电压摆幅倍增;输出阻抗增加一倍,阻尼系数下降一半,956阻尼接近3500,降一半还有1700多,足够用.
TOP
129#

原帖由 Real 于 2015-4-5 18:07:00 发表
我曾一花时间作过不同扬声器和…不同功放桥丶分试验,包括完全相同线材情况下。得出了上述听感,后再思考上述猜想的问题。

还有现名牌前级,具备完全独立两组完全相同输出的不多|。全平衡的更少之又少?!在这些做过一些试验。但愿的是我听的试的不够多,只听到特殊的不好。

两个解决办法:一是在前级上加一组平衡输出,然后需要再上一对一样的平衡线,这种方法成本高;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在线上做文章,搞一分二的桥接专用线,小红他们用后一种方法,成本低.
TOP
130#

原帖由 Real 于 2015-4-5 18:23:00 发表
有完全两组独立放大相同输出的,和只并联两组输出端子的,已在我试验范围

兄台是高手.可能就像上面朋友说地:确实需要细细地品味才能有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柏林956肯定是为桥接优化设计地,我问了下群里用桥接的几位朋友,他们反映音质上都是提升了,没有什么问题.我个人一共听了2次双956推4429,主要对比了桥接和双分,倒是没听出有什么相位上的问题.
最后编辑actuary616 最后编辑于 2015-04-05 18:42:4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