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睡莲》莫奈的巨幅《睡莲》组画始于74岁高龄,直到86岁去世为止。这是一部宏伟的史诗,是美术中的贝多芬的交响乐,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乐”!
《睡莲》系列作品,从1897到1926年,莫奈总共画过181幅。 临终前,莫奈嘱咐把他的《睡莲》连作赠送给国家。由于《睡莲》油画环形连作的瑰丽与宏伟,当它被安装在橘园美术馆时,人们把它称作"印象派的西斯庭礼拜堂"。
1918年11月11日,一战停战日次日,画家克劳德•莫奈将象征和平的作品《睡莲》捐赠给法国**。1927年,在他去世后,画作陈列于橘园美术馆内。这里给莫奈的作品提供了一个最适合的展示空间。这批画作是20世纪上半叶画坛最大型的组画之一。馆内整个墙面被画作覆盖,把观赏者包围其中,近百米长的路线展开的是一幅睡莲、柳枝、树影、云影交映的水之风景,正如莫奈自己所说“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没有地平线,也没有堤岸,犹如没有尽头的幻影”。这组杰作立意浩瀚、意境迷人、独一无二。
莫奈迷恋睡莲。有的艺术史家认为莫奈是受到东方思想影响,呈现出要超越物体表象、直探本质的艺术灵感。爱德华•马奈称他是“水的拉斐尔”。莫奈在《睡莲》的画中竭尽全力描绘水的一切魅力。水在莫奈的笔下,完全成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绘出的最奇妙和富丽堂皇的世界。
法国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关于睡莲有段很优美的描绘:“稍远些的水面上,片片睡莲簇拥在一起,犹如一座浮动的花坛,仿佛花园里那些蝴蝶花搬到了这儿,蝴蝶那般把蓝得透亮的翅膀停歇在这座水上花坛的斜面上……傍晚当它宛若某个遥远的海港,披着夕阳那玫瑰色的、梦幻般的霞光,不停地改变着色彩,以便始终跟色泽比较固定的花冠周围的那种在时光里隐匿得更深的、更奥妙的东西――那种存在于无限之中的东西――显得很和谐的时候,开在这片水面上的睡莲,就像是绽放在天际的花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