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理解fisherman兄。
玩音响的确与武侠小说里描写的武功修为有点相像,也如一位发烧大哥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定境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无论何器材,只要有素质,皆可使之发挥至极限。
对于准备入门或入门时间不长的人来说,可曾想过选择器材讲究的“品牌与诚信程度”是为了什么,无故障?耐用?外观漂亮?都不是,深层的意义在于初入门如同初练武功,接受正路的训练最重要!只有正路的器材,声音才不会怪异,也不会很难出好声;只有正路的器材,才能培养出良好的欣赏习惯和正确的美学标准;只有正路的器材,才不会让你“走火入魔”,将美学标准极端化。
在这个论坛里,有一个“共识”——多听现场,尤其是优秀的现场。我为此而感欣慰,因为,现场永远是对的,是hifi的根源。试问能有几个音响论坛敢于举起这面旗帜?那些几里挂拉一天到晚的“传道、解惑”者,听过几场优秀的音乐会?知道单簧管和双簧管、小提琴和中提琴声音的区别吗?
一件器材,在它的声音结构、特性、美学倾向里透现出设计者的理念,这些理念可称为“道”。借用孔子在《中庸》里的一句话就可判断其真伪,“道不远人。.....道远人,非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