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汇报,Create Audio 300B,7316和其他
今天朋友过来了。
之前我把天朗斯大林的摆味调整了一下。机器也热了一上午了。
T2前极是Mullard长屏U7SRPP和RT(Holland)ECC180阴极输出,其他照旧。唱片放的是朋友常听的一张高保真音响赠送碟片ABC的电子管录音精选,他的第一感是定位很好,摆味看来是很重要的。热身后,我直接放了匈牙利狂想曲,气势的确是惊人,很难想到300B会有这种效果。不过他认为层次节奏还是有较大差距。朋友玩音响十几年了,他和二手店老板很熟,换过很多器材。我相信他。
接下来我推荐他听Beethoven的三重奏协奏曲,是EMI的卡拉杨和三位俄国大师的杰作。我直接放第三乐章5分钟开始的那段三个人的精彩表演。他是第一次听,不过果然一听就中毒。我看过音乐台国内乐团的演出,独奏家的功力不讲,音效不论,但声画结合,真是精彩极了,让人难忘。
接下来试了人声,爵士,弦乐,这些都是强项了,不再吹了。
朋友还带来了Create Audio的300B,换下我的桂光4300B。和桂光的4300B相比:高频的延伸,密度,分析力要好,量感也多些。听小提琴是很好的选择。低频也要好些,不过很细微。我感觉听人声时的韵味稍差些,朋友说他没有,可能也是心里作用,说不准。我还感觉GG的4300B高频有些毛,失真大,的确是差了。这对管开声不足100小时,厂方好象建议要煲200小时以上。
也没多听,朋友带来了对MIT的喇叭线,是两头小叉,他没法用。如果好,他准备入手,让人换个香蕉插。换回GG4300B,接Spendor的1/3P。这线一接上,中低频立刻饱满雄壮起来,高频稍暗,但很润泽。不过放Decca的Vivaldi的和谐的灵感,小提琴不出彩,不是朋友喜欢的类型。
三个多小时一会儿就过去了,朋友把CreateAudio的300B和7316留下了,我让他把Beethoven的三重奏拿回去。这位老兄的性格很豪爽的,我们认识才一个多月,已经交流过三次了,就是隔了几十公里,实在是太远了。上次他拿回两对LS3/5A,我没赶上对比试听。
朋友走后,我抽空把我的T2改了下。一是灯丝滤波,7612的输入16V,滤波用的是10V6800UF,真不知Opera在干吗。虽说用了好几年,一直没事,但是心里总是不放心。前一段让朋友帮忙,结果他拿了四种25V10000UF各四个给我。二是高压没有泄放电阻,关机后高压几天都放不完,一是对管子寿命不好,二是换东西很麻烦。我在三个电容上并了1M5W的电阻,放大极供电跌得不多。
接下来把7316放在T2SRPP,果然这管得底噪极小,耳朵贴进喇叭,比较了和Valvo,Amperex和Mullard,的确安静很多,不光静,连麦克风效应也好,其他三个管有轻微嗡嗡声,7316却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