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大烧
VV
一瓣 在 2005-3-11 6:21:14 发表的内容 关键在于花没花心思.超赞大烧这句话`
大烧 在 2005-3-11 9:29:22 发表的内容 这不也说明设计、生产、经验、历史、修养、效应。。。等重要性吗,这些都是别人的强项啊!!!可能我们优势在人工、运费。。。。这些在有艺术含量的DD显得不是主导了!我觉得你在说中国没有一个够得上称为有修养的人,呵呵.
这不也说明设计、生产、经验、历史、修养、效应。。。等重要性吗,这些都是别人的强项啊!!!可能我们优势在人工、运费。。。。这些在有艺术含量的DD显得不是主导了!
阿里
攀西
大烧 在 2005-3-11 9:00:09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您有必要再做一对又一对。。。。。。。。。。自用,或硬是让人把音箱再拉走(传播好DD做福发友普及国货。。。。还有5000。。。。)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也不能套用前面那一对的做法,因为单元的配对要在一堆里面选,不光是静态指标,还有动态指标的测试,箱体还要托木器厂做,木材还要自己过目,另外做箱体时,还要看看有没有按图加榫,油漆的打磨象镜面一样光滑,油漆就油了7,8层,分频器的元件也要从一大堆里配对,,除了直流指标,还有交流指标的配对,作完后还要测指标,找峰谷值,加减内部吸音材料,然后是分频器的调整,反反复复............. 可能你以为拿几块烂木板钉个盒子,再把家里不用的烂棉胎塞进去,也叫音箱的话,我就没话说, 另外,如果上面的工夫你全做的话,这5000大洋给你,就算你觉得很多...........
我觉得您有必要再做一对又一对。。。。。。。。。。自用,或硬是让人把音箱再拉走(传播好DD做福发友普及国货。。。。还有5000。。。。)
大烧 在 2005-3-11 0:08:46 发表的内容 我做过一个大型落地箱,箱体用的全是实木,外面用的是硬木,内层用的是软木,箱体也做了认真的抗振设计,分频器认真的调效,前后共花了三个月,结果出来的声音全胜某进口10万的落地箱,有个朋友硬是不信,结果试听后,立刻以成本再加5000元的"调效费"硬是把音箱拉走了,害得我继续听"维美六", 我这么说,不是说我做音箱的水平有多高,只是想说明,音箱的原理其实没那么神秘,关键在于花没花心思. 玩音响,只有初哥才会先看牌子.
johnleeh
书架箱 在 2005-3-10 17:57:06 发表的内容 这篇文章有一定道理.也写出一些人的心态有些偏颇.但是否全面我看未必,有点矫枉过正的感觉.毛主席50年代说"超英赶美",现在看来有些可笑,在国内HIFI无论做功还是原创性都还远未达到国外水平的情况下,摆正心态很重要.是自卑还是自傲(其实也是自卑),还是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若无视差距,通过几个贴子的认同来弥补心理落差,认为我们已做的很好,或以为这差距愿意的话明天就能赶上,我觉得这篇贴子就没有什么讨论的意义.核心是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态.我觉得1:买进口货有心理上的满足和认同感.2:长期国货的质量使一部分人对其失去信心,失去信心后很难做到客观评价.3:买进口货确实比国产的要好.分两种情况 1:同价下国外好(这有个人偏好问题),这是争论的核心. 2:国外的HIEND产品国内根本就没有能与之匹敌的 (无论在价位上还是水平上),对价格不敏感的毫无疑问会选国外品.对价格敏感的会对这个问题有争论.抛砖引玉,以作大家在具体领域来探讨,无论是心理还是纯技术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