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家来谈谈HIFI性和音乐性 [复制链接]

查看: 14407|回复: 70
51#

但要付出沉重代價
TOP
52#

其实两声道系统离真正意义上的HIFI性还是有相当的距离的,更不用说我们目前的器材都比较难达到,比如喇叭也大都是书架,即使是落地也还是比较难达到真正的HIFI的。所以有很多东西都是妥协的。看问题中性一点比较好。
TOP
53#

胡敏强 在 2005-6-17 16:27:21 发表的内容
其实两声道系统离真正意义上的HIFI性还是有相当的距离的,更不用说我们目前的器材都比较难达到,比如喇叭也大都是书架,即使是落地也还是比较难达到真正的HIFI的。所以有很多东西都是妥协的。看问题中性一点比较好。


赞同。

HIFI性和音乐性要完全统一难啊,花几十W甚至上百W也未必奏效。
TOP
54#

没有音乐性的HIFI性是片面的HIFI性,没有HIFI性的音乐性是变形的音乐性
最后编辑ericfdai
TOP
55#

说到标准,我以为真实的自然之声是我的标准。
有人以为自己的箱子是所谓的监听箱,所以就很标准。有人认为自己的系统很高档,所以也很标准。
其实我们的所谓发烧系统只不过是一套重放录音的音响设备,这里面多多少少难免会对原录音进行一些再加工,因为没有谁的系统或环境会跟原录音的系统环境一模一样,更不用说录音本身就已经是一次对原自然之声的加工过程了,这里面或多或少会加入一些录音师本人的东西,对声音作些艺术的处理。各种电、声、磁的转换的物理失真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我们的发烧系统在重放这些“加工”过的录音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加入我们自己的一些东西呢?在对器材或对房间环境的调整上都能找到些答案。
我们不可能用原录音母带进行参考对比,更不可能听到原录音当时的自然状况,当时的环境里的演奏现场。所以我们还不能简单地把发烧中的听感去作为标准衡量。
我以为不管是作为“艺术加工”的录音,还是作为“再加工”的放音,如果硬要说监听风格的话,都不能偏离原真实自然的声音太远,越接近越好。作为听音乐的要求,当然是各乐器的音色越接近真实越好。
而有的“放音师”(发烧友)喜欢在重放过程中更多地加入一些自己的东西,那么多一些艺术的加工又何妨。或亮或暗,或硬或软,或实或空......风格多多了。
喜欢音乐的发烧友,都能在这“艺术的再加工”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的感觉的。这既是发烧的乐趣,更是发烧者人文、知识(无线电与音乐)、智慧、修养的综合体现。
最后编辑胡敏强
TOP
56#

为什么要把音乐性和HI-FI性分开呢?
难道音乐性不是HI-FI的另一种表现吗?
大家玩的是什么?(HI-FI吗?用高保真听音乐吗?)
TOP
57#

HIFI性,是讲求搭配的;
搭配好了,音乐性才会和谐.
TOP
58#

真实的自然声音就在你我的生活当中,并没有你说的那么难找。
TOP
59#

HIFI性和音乐性要完全统一,需要建立在大量金钱的基础上,但同时金钱又不一定能把它们统一,它需要一个有智慧的人
TOP
60#

敏强的帖子要顶
----



敏强真的理论专家!!!
我们的确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只是音响末能重复真实的自然!!!
最后编辑Rea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