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周末常州烧事 [复制链接]

查看: 29958|回复: 266
31#

哪些转盘有此功能?REAL兄用的是哪一款?
TOP
32#

具体列一下我的器材及附件菜单:

CD转盘:德国AA DRIVE I转盘。
(承钉:“声美力”宽频钉。承板:“声美力”避震板。
电源线:美国POWER SNAKES 星尘系列BLACK MANBA V2。)

数码线:美国NBS SIGNATURE II平衡数码线。

解码器:美国MSB PLP白金解码。
(承钉:日本高丘25 PIN 铸铁避震钉。电源线:荷兰银彩SPX-30SI G5。)

讯号线:美国超时空 THE ONE 平衡线

功放:德国ASR I型,140W*2甲乙类大电流分体电源功放。主机:18 KGS,电源:32 KGS。
(主机承钉:“声美力”宽频钉,电源箱承钉:“声美力”黑檀木钉,电源箱上放加拿大GUTWIRE SOUND PAD圆形硅胶吸震垫一块。主机承板:丹麦“贵丰”避震板。
电源线:美国NBS MONITOR 0魔幻0号。)

喇叭线:美国KIMBER KABLE金宝BIFOCAL双线分音喇叭线。

音箱:美国REVEL F30音箱。(承钉:“声美力”黑檀木钉。上放加拿大GUTWIRE SOUND PAD圆形硅胶吸震垫两块。)

电源处理:日本CSE TX-1000隔离变压器。

所有器材上均放了“声美力”铂金版不倒翁。

器材架:广州“贵族”。
最后编辑johnleeh
TOP
33#

安德森 在 2005-6-21 23:52:05 发表的内容
续:johnleeh兄系统重播钢琴及大型交响乐的表现:


试听CD用了PHILIPS  464710-2  RICHTER演奏李斯特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KONDRASHIN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及johnleeh兄家中的数张发烧碟。

这是飞利浦模似时代的名碟和最佳钢琴录音之一,录于1961年的伦敦,查过资料,此录音采用三咪式摆位,35MM菲林录音。我手头的50周年纪念版本用原装菲林制版,音效极为超卓。
在johnleeh兄的组合上试听,令我对此录音之靓声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李赫特出色的演奏证明他不愧是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乐队齐奏的力量势如破竹,低音汹涌澎湃,10寸低音单元的表现再次证明:想要从容不迫的低音延伸和重量感,大口径始终不可替代!CD刚播放的头二、三十秒就让我一下子震慑于伦敦交响乐团的威力,李赫特的无敌指法,力发千钧,琴腔共鸣的谐波丰富,余韵历久不散,琴槌击打琴弦的质感铿镪清通,音域宽广,动态范围庞大,音色华丽、纯净、明朗、丰满圆润。我认为李赫特已将他整个灵魂溶入到音乐境界之中,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中低价位系统最难达致的境界。这首协奏曲的乐队伴奏部分亦是十分劲爆,听第四段开头部分就知其厉害:铜钹敲击金光四射,铜管的咆哮威风凛凛,气流的吞吐量甚具厚度,定音鼓在深处的敲击及弦乐声部的层次都可圈可点。指挥家KONDRASHIN棒下的伦敦交响乐团将此协奏曲处理得既气势宏伟又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此后各大公司的不同版本可谓百花齐放,但论演奏艺术及录音的HIFI水准,似乎始终达不到同一级数(个人观点)。

对johnleeh兄组合的个人看法:整体速度还不能说是快如闪电,乐队高潮时雷霆万钧的戏剧性张力和冲击力还不是此组合的最强项,瞬变反应和音色变化幅度可再敏锐些许,我还希望听到钢琴和乐队发出更耀目的火花,情绪起伏对比和钢琴的纤巧跃动感可再生动些,换了我,还希望增加一些空气感和豪情奔放的“火药味”。

始终,不同器材有各自的风格特点,johnleeh兄的组合能充分展现演奏家的灵感,讲究乐句构思造型精美,优雅而富深度,步伐自然具生命力与说服力,节奏徐疾有致,情绪和音乐的平衡度恰如其分,正所谓各玩各精彩吧!(待续)



德森兄写得非常好,用语言来复述声音特征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德森兄,WXS兄等用优美,形象,翔实的语言,切中肯綮地描述出了各个系统的特色,读来是一种享受,也是对HIFI赏玩和系统声音的理论总结和切磋再认识,善莫大焉.

这也再次印证了我的一个观念,玩HIFI和玩好其他艺术兴趣活动一样,需要综合的人文背景和人文关怀,需要广度和"通识",很多东西通达了,才能玩得越来越明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怎样去实现这个声音,以及哪个阶段能实现到哪一步.而不是一味剑走偏锋,闭门造车,夜郎自大,狭隘而固执地陷入某些概念,情绪和幻梦中不能自拔.

在某个具体的系统上,就象人一样,都是有自己独有的面貌和个性的,是人就有其长处和短处,限于预算档次和发烧友的搭配,调整功力高下,以及环境限制,可能有的长处比较明显,有的就短处比较暴露,甚至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声音,但自己又不知道或者不知如何改进调整,自己想要怎样的声音又说不清楚,玩了一阵趣味索然,自觉投资虚无,回报不高,好象也没什么意思,甚至怀疑是不是真有那么好的HIFI之声,失望之下也就慢慢放弃了,这种情况在玩器材不多,比试经验较少的烧友中尤其常见.碰到这样的问题,多找了听,多交流,多取经就非常必要了.

只要坚持"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和实践,同时又清楚"弱水三千,而我只取一瓢饮之"的取舍之道,时间和阅历会让我们明白更多,更全面的东西,音乐与音响会回报我们的人生以更广阔丰沛的享受.
最后编辑johnleeh
TOP
34#

谈一谈我对用钉和系统调整的一些认识:

声美力的钉我觉得比较价廉物美,效果明显。特点和其材质一致。

金属钉偏于“收”,延展频宽,突出细节,比较细腻凝聚、定位分明,但不会“紧”,度掌握的很好。土炮钉这方面就不行,上去了会将低频弄得无影无踪,声音糙得刮耳朵。

木钉就比较偏于“松”,用了比较舒展松润,对表现乐器的质感,松茸感,松香味及低频的弹性自如极有助益。

如果说,金属钉是“一张”,让速度提升,音场清透,那么木钉就是“一驰”,让音乐表情更丰满、放松、亲切、感人。

在我系统中,我试过将木钉垫在音源和功放下,宽频钉垫在箱子下,就不是太理想。前端变得肥慢,箱子又给收住了,放不开。
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也是正常的。因为根据我的理解,一个系统应该是这样的:
1,音源要比较中性,精确,细节丰富,象一把上膛的手枪一样,弹道要准,要直,反应要灵敏,要快而狠。

2,功放要有足够的驱动力,有厚重的权威感,象草原上成吉思汗的大队铁骑,需要时能蜂拥而出,席地而来,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去时又能象风一般略过,不留半丝残痕。当安静时又能听到那远处醉人的蒙古牧歌和着生涩的马头琴轻轻飘散。

3,音箱要能放得开。不能蒙古大军风云变色、千里狂飙,到了你这儿误进了小弄堂,没办法只好改单兵逐人前进了。那多没劲啊。或言之,箱子好象戏台子,台面要大要宽,要容得下各路好汉在上面尽情发挥。《西厢夜会》要能勾人魂魄,《安天会》也要足够热闹。

4,线材,配件,道具等,是在以上三大件确定后,再视情况或拾遗补缺,或锦上添花。就象刘翔脚上的那双定做的名牌好鞋,但求不拉后腿,助他一把。若换成我等凡夫俗子上阵,恐怕刘冠军再借我三双鞋,也不顶用啊。
最后编辑johnleeh
TOP
35#

德森兄说得很对。


什么是爱国,我以为爱国不是比谁嘴上叫得最响,每个人能够实实在在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尽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就是爱国了。

具体到HIFI欣赏活动上,这是一种个人兴趣的表达。其核心是追求心中的靓声。要的是独立而清醒的自主意识。而不是说话之前先去看看器材是哪个国家的,绝对没有必要看不起国产器材,但也千万不要以为用国货就是爱国,用进口器材就是崇洋媚外。咱们还是多一点“唯物论”,怎么出好声怎么来。要说了解,现在用进口器材的,听过的国产器材也未必就比别人少。每个人在做真金白银的现实选择时候,也会反复,综合考量的,别一概视之为虚荣心作怪。
TOP
36#

多谢德森兄如此费心地对我的系统加以热情洋溢的评述.不是哥们之间互相吹捧,的确是相当精彩,准确.

我现在的这套系统,的确是我经过几年的比较摸索,基本定型后,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取向,细心调声的结果.不求面面俱到到,但求尽诉心中所想.我很钟情于张国荣的歌,所以我的系统基调,很大程度上也是以张国荣先生晚期的个性,风格,气质和情怀为衡度,来塑造的.

说实话,如果要让这套系统再增加一些东西,无需大动,只要在线材和附件上略作调整,就会有明显改变.我也曾做过多翻实试,但感觉得之亦失之.得之未必是我所喜,失之倒是我的心头之好.于是目前还是以此定案.更好的搭配留待在今后的玩途中继续实践,发掘,前行!
最后编辑johnleeh
TOP
37#

如果只买一张,那就选《红》,绝对好,如果你喜欢那种暧昧而迷离的情调。
TOP
38#

天神 在 2005-6-23 11:51:14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6-23 11:47:16 发表的内容
我对丹拿的印象已经在“伤感丹拿”那个帖子里稍微说了说。
我只是想了解这两个品牌的风格差异,请你这个用家说说。


好的,我来说一下,且让我慢慢写来。。。。。。
TOP
39#

Real 在 2005-6-23 0:00:32 发表的内容
流行音乐录音都不堪细看细听,张国荣的歌-----------滴汗有否听呢,就把人声与配乐分开错落有致,还很好听的



其实我相当少听流行音乐.在我1000多张CD中,流行歌曲应该不到50张.而张国荣,是我欣赏的为数不多的一位歌者.


张国荣早期的歌曲配器一般,电声痕迹比较浓.<滴汗>收录在其1988年的大碟中,是其前期的集大成之作.后期(自告别演唱会始)歌越唱越有味道,越唱越有自我,展现出了摄人的艺术风采.配器虽仍以电声为主,但在HIFI系统上已不难听,有些专缉如<红><大热><陪你倒数>等颇有暗香浮动的英式摇滚的迷离感,相当感性与动人.

我喜欢张国荣,主要不是因为录音水准,而是因为张国荣本身独有的气质,节奏感和诚挚感情.是我心慕思追的,特别是在他过世以后.在此再次缅怀这位不断努力,追求完美的哥哥.
最后编辑johnleeh
TOP
40#

我对丹拿的印象已经在“伤感丹拿”那个帖子里稍微说了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