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021222324252627» / 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系统中的几个被忽视的小节 [复制链接]

查看: 49304|回复: 342
23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32#

csdam 在 2005-12-23 21:52:56 发表的内容
在下想简单地发表调针压的心得:
(1)到玻璃店切割一块正圆形2mm-3mm厚的玻璃片,中心打孔,尺寸要完全和LP一样。
(2)然后放在唱盘上,将唱针放在中间位置,开动唱盘,细心调整偏压小秤砣。
(3)当唱臂不偏向圆心或走向圆周,这时就大功告成

管TMD什么繁复调节原理




这个可能与是否“调整水平了”的关系密切一些;看不出与针压有什么关系。没有理由呀。
TOP
233#

原版LP的音槽是用三角形尖针刻录的,LP拾音唱针是圆锥型的,但不是尖的,尖端是半球形的,像圆珠笔一样。顶级的唱针是鸭嘴型的,例如Shure 55E,75E,V15E等。
因为不同形状的针尖在V型的坑槽拾音,由于两侧圆周在唱片转动时受不同速度的摩擦,外周的速度比内圆周的速度快,而另到唱头向圆心产生偏向的压力,所以,依本人前张帖子的方法来调整即可。至于垂直针压调整就更加简单了,可依照唱头商的数据调整即可。小弟另有一妙法,放一张Telarc 1812 的LP碟,在放炮那段音槽将垂直针压调整到恰恰不跳线就OK了。

请赐教
TOP
234#

csdam 在 2005-12-23 21:52:56 发表的内容
在下想简单地发表调针压的心得:
(1)到玻璃店切割一块正圆形2mm-3mm厚的玻璃片,中心打孔,尺寸要完全和LP一样。
(2)然后放在唱盘上,将唱针放在中间位置,开动唱盘,细心调整偏压小秤砣。
(3)当唱臂不偏向圆心或走向圆周,这时就大功告成

管TMD什么繁复调节原理




兄台说的是偏压而不是针压。
其实也不需要割玻璃这么麻烦,找一张电台版的单曲唱片就行了。
TOP
235#

松香味 在 2005-12-24 15:20:26 发表的内容
[quote]csdam 在 2005-12-24 14:43:49 发表的内容

太多理论绞在一起就脱离实际了,按理论玩得那么辛苦,不如不玩了。

跑车设计的时候都有理论速度,但真正落赛车场测试实战的时候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图)我玩了40年LP和胆机,现在用两台我丽君音响自己生产807单端A类推Altec(灵敏度120dB),Goldmund转盘

《1812》只是花生一碟,连小菜也不是。

你们的方法我早已试过了,也不能较出好声。

至于鸭嘴针高频好的说法是不一定的,30多年前日本JVC就推出了CD4的唱头,频应轻易超越45000Hz,并不是什么鸭嘴针,针尖也不是钻石做的,这个事实可有人知道吗?


高手!那么能谈谈你是怎么较出好声呢?总不会一句话——耳朵验收吧?


由于小弟不会打中文,这些文章都是我秘书代劳,所以太详尽的文章就难于发表。唯有尽量长话短说,相信各位都有高超的理解力吧。

虽然耳朵验收似乎是唯一真理,但山人不知海鲜味,比比皆是,可是君知否95%都是人工繁殖的吗?多听现场演奏,比对一些真正的Hi-End玩具,听力和鉴别能力自然提升。
TOP
236#

csdam 在 2005-12-24 15:36:46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5-12-24 15:20:26 发表的内容
[quote]csdam 在 2005-12-24 14:43:49 发表的内容

太多理论绞在一起就脱离实际了,按理论玩得那么辛苦,不如不玩了。

跑车设计的时候都有理论速度,但真正落赛车场测试实战的时候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图)我玩了40年LP和胆机,现在用两台我丽君音响自己生产807单端A类推Altec(灵敏度120dB),Goldmund转盘

《1812》只是花生一碟,连小菜也不是。

你们的方法我早已试过了,也不能较出好声。

至于鸭嘴针高频好的说法是不一定的,30多年前日本JVC就推出了CD4的唱头,频应轻易超越45000Hz,并不是什么鸭嘴针,针尖也不是钻石做的,这个事实可有人知道吗?


高手!那么能谈谈你是怎么较出好声呢?总不会一句话——耳朵验收吧?


由于小弟不会打中文,这些文章都是我秘书代劳,所以太详尽的文章就难于发表。唯有尽量长话短说,相信各位都有高超的理解力吧。

虽然耳朵验收似乎是唯一真理,但山人不知海鲜味,比比皆是,可是君知否95%都是人工繁殖的吗?多听现场演奏,比对一些真正的Hi-End玩具,听力和鉴别能力自然提升。


既然不说,“你们的方法我早已试过了,也不能较出好声。”又是什么意思?我、或许大家真的希望听听你是怎么较出好声的,方法是不是非常简单啊?
TOP
237#

harvey 在 2005-12-24 9:03:38 发表的内容

说到这张Telarc 1812 的LP碟,在放炮那段音槽的槽与槽之间的距离,是大约有3-4 mm之多,普通唱臂唱头系统的确不容易以通过的。两位先生说得这样轻松便可以通过了,委实令我佩服,究竟你们是用什么唱臂唱头系统通过的?通过后炮声的质感怎样?

说到这里我感到十分惭愧,我浸淫于LP这么多年,只曾经在Morch单点支承唱臂,加Clearaudio Goldmund唱头这组合里,品尝到真正「通过」的炮声的质感!这种真正「通过」必须是建立在非常灵敏的、柔顺的、质量惯性较轻的唱臂唱头系统基础上,否则不是真正的「通过」!


确实是唱针通过容易,炮声质感通过就很困难。
唱臂灵敏度好,唱针柔顺度高,只要不是质量太差的系统,调整准确基本能做到不跳针,但这么大动态的超低频,能过关的功放和音箱本来就不多了,相信前辈听的那套组合定是后级控制力很强的HIEND级系统。
至于LP器材方面,重质转盘,轻质单点臂或非主动式正切臂,高柔顺度唱头这样的组合确实有更好的音响特性,也是近年高档LP系统的发展趋向,所以前辈能在这样的组合上听到有质感的炮声。高文的主动式正切臂在应付摆幅达近4MM的“炮声”坑纹调整难度确实比较大。
TOP
238#

花祭 在 2005-12-24 11:11:25 发表的内容
我倒是觉得调整LP的过程中,各种参数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些参考,想要自己的LP尽可能的发出最为理想,挖掘出它的最大能量,还是要在各种参数的上做各种微调,100%的按照它规定的各项数据有时并不一定会发出让你满意的声音。说到底我们手头拥有的LP大部分是机械时代的产物。


非常安静平稳旋转的“机械”会给人非常神奇的幻想;会让我们感觉和联想到它的伟大;让我们视觉上也得到享受。
TOP
239#

csdam 在 2005-12-24 15:36:46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5-12-24 15:20:26 发表的内容
[quote]csdam 在 2005-12-24 14:43:49 发表的内容

太多理论绞在一起就脱离实际了,按理论玩得那么辛苦,不如不玩了。

跑车设计的时候都有理论速度,但真正落赛车场测试实战的时候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图)我玩了40年LP和胆机,现在用两台我丽君音响自己生产807单端A类推Altec(灵敏度120dB),Goldmund转盘

《1812》只是花生一碟,连小菜也不是。

你们的方法我早已试过了,也不能较出好声。

至于鸭嘴针高频好的说法是不一定的,30多年前日本JVC就推出了CD4的唱头,频应轻易超越45000Hz,并不是什么鸭嘴针,针尖也不是钻石做的,这个事实可有人知道吗?


高手!那么能谈谈你是怎么较出好声呢?总不会一句话——耳朵验收吧?


由于小弟不会打中文,这些文章都是我秘书代劳,所以太详尽的文章就难于发表。唯有尽量长话短说,相信各位都有高超的理解力吧。

虽然耳朵验收似乎是唯一真理,但山人不知海鲜味,比比皆是,可是君知否95%都是人工繁殖的吗?多听现场演奏,比对一些真正的Hi-End玩具,听力和鉴别能力自然提升。


很羡慕csdam兄能够拥有Goldmund Reference+T-3f唱臂,它们都是绝版的经典了。csdam兄既然已经有这样多年的LP经验,请不要吝啬多对后辈指教,不会打中文就打英文,我负责翻译。

「虽然耳朵验收似乎是唯一真理,但山人不知海鲜味,比比皆是,可是君知否95%都是人工繁殖的吗?多听现场演奏,比对一些真正的Hi-End玩具,听力和鉴别能力自然提升。」这句话内涵很深,「不知海鲜味」的「山人」比比皆是!
TOP
240#

「虽然耳朵验收似乎是唯一真理,但山人不知海鲜味,比比皆是,可是君知否95%都是人工繁殖的吗?多听现场演奏,比对一些真正的Hi-End玩具,听力和鉴别能力自然提升。」这句话内涵很深,「不知海鲜味」的「山人」比比皆是!


这句话的确内涵很深,我曾在文工团混过,这个道理我还明白。但我感觉不到调校LP的方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