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几件有关发烧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复制链接]

查看: 8345|回复: 40
11#

第一个能轻松做到.玩一下将双手附于耳廓可横可竖,个人感觉增强直达声减少反射影响.大家玩一下上听感.哈哈!
TOP
12#

我记得50-7的同轴线1米3的静态电容是270pf,不准确,测量方法电容测试仪连接同轴电缆一端的芯线和外导体,同州县另外一端开路,记得不准确,过几天上班后测试告知。
TOP
13#

Real.E 在 2006-1-3 9:44:41 发表的内容
我和你女儿的耳朵差不多,高音听到18,嘿嘿。


怎么个测法?
TOP
14#

雨果发烧碟一的17--45段。
TOP
15#

sunnysound2005 在 2006-1-3 12:20:05 发表的内容
我信神话 在 2006-1-3 11:18:09 发表的内容
第一个能轻松做到.玩一下将双手附于耳廓可横可竖,个人感觉增强直达声减少反射影响.大家玩一下上听感.哈哈!


有这样的玩法???!!第一次听,好象没有太大改变吧!!??

*******************
那就再用心试试.
TOP
16#

enrique 在 2006-1-3 13:26:23 发表的内容
www.www 在 2006-1-3 13:05:50 发表的内容
enrique 在 2006-1-3 12:45:49 发表的内容
阻抗匹配这点不赞同。
一般CD输出阻抗都是几百欧数量级,而功放前级输入阻抗都是在10K欧甚至兆欧级。这样设计正是为了让功放尽量少影响到CD的负载,增强驱动能力。

阻抗匹配不是总有价值的。


隔离是可以用跟随器,但后级设备的输入阻抗一定要和传输电缆的阻抗匹配,因为传输线在音频范围内长度比波长小的多,这样一来传输线的分布电容就是并联在后级的输入阻抗上,如果这个电容足够大,中高频听感可想而知。


不过普通音频信号线的电容可能就几十pF。 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即使对于20Khz的信号。何况信号线还有分布电感,所以单一电容作用造成的相移也不会很大。

简单算一下不考虑电阻和电感,就算分布电容的话,根据一个大略估计,普通电脑扁平线两根之间每十厘米的分布电容是0.3~ 3pF.
因为RCA音频线之间两根的距离要大很多,所以分布电容应该比电脑扁平线小。这样每十厘米就算0.3pF好了,1米长的信号线分布电容才3pF.

Z= 1/ (2*PI *f* C)=  1/ (2*3.14 * 20000 *  3 * 10^-12)  = 2.7 兆欧

而功放输入阻抗按10K欧算得话,并联上去的极大阻抗的分布电容不会起到主要作用。因为它的阻抗比后级输入阻抗大的多。2.7兆/10K=  270倍。这样的话,容抗不会产生明显的相移。

假设信号线的分布电容是30pF 每米,那么就增大了10倍,这样容抗就是功放输入阻抗的27倍,会有一点相移,但也不是很明显。 (同样条件20Khz下,音箱的相移会更明显,可能有45度之多)


因为当f 取他的270倍以后,输入阻抗就和分布电容的影响差不多了,如果不考虑分布电感的影响,那么高频相移就很明显了。
这时候阻抗是 20K * 270=    540KHz。差不多在收音机中波的频率段内,远远比音频的频率高。

楼主所说的,对于高频数字信号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信号是好几MHz,那么阻抗匹配就极为重要。


有的胆机的输入阻抗470k,更有甚者1M,有无影响呢?
TOP
17#

709394 在 2006-1-4 0:23:35 发表的内容
www.www 在 2006-1-3 9:39:55 发表的内容
第二个做不到是音响设备输入输出阻抗的统一,有多少发烧友能告诉我你的牒机,前级,功放(胆机除外)的端口阻抗????很多人说录音棚的麦线很长,可是你看以下麦放的输入插口明白写着600欧姆,君不见无线设备只有75欧姆和50欧姆两种常见体系,93和150也有,只见于军用设备,以前电视有板有300欧的,那是配合折合振子天线300的输出阻抗,根据电子学原理,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阻抗,传输线上无反射,传输行波。当负载阻抗等于信号源阻抗的共轭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我们的音响设备和线材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吗???好多人质疑麦景图石机加输出变压器,难道你的音箱不是4或8欧的?可是你有4或8欧的传输线吗?告诉你新徳克的箔带线就是,对不起凌彦君先生,说出你的技术秘密。用50或75欧的同轴线连接k欧级设备,谈什么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群时延特性!!!所以统一音响设备的端口阻抗是想做而做不到的事。顺便说一句,我自己的已经让我给统一了。

还是先搞明白阻抗与直流电阻的区别再说吧!(虽然他们都是以欧姆作衡量单位的!)

老兄说的好,我说的就是阻抗而不是直流电阻,阻抗是在端口一个固定参考面上,向一个方向看过去的信号电压和信号电流的比值,它是复数,也可以认为是向量,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我说的还全面吗?
TOP
18#

www.www 在 2006-1-3 9:39:55 发表的内容
第二个做不到是音响设备输入输出阻抗的统一,有多少发烧友能告诉我你的牒机,前级,功放(胆机除外)的端口阻抗????很多人说录音棚的麦线很长,可是你看以下麦放的输入插口明白写着600欧姆,君不见无线设备只有75欧姆和50欧姆两种常见体系,93和150也有,只见于军用设备,以前电视有板有300欧的,那是配合折合振子天线300的输出阻抗,根据电子学原理,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阻抗,传输线上无反射,传输行波。当负载阻抗等于信号源阻抗的共轭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我们的音响设备和线材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吗???好多人质疑麦景图石机加输出变压器,难道你的音箱不是4或8欧的?可是你有4或8欧的传输线吗?告诉你新徳克的箔带线就是,对不起凌彦君先生,说出你的技术秘密。用50或75欧的同轴线连接k欧级设备,谈什么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群时延特性!!!所以统一音响设备的端口阻抗是想做而做不到的事。顺便说一句,我自己的已经让我给统一了。

还是先搞明白阻抗与直流电阻的区别再说吧!(虽然他们都是以欧姆作衡量单位的!)
TOP
19#

我的帖里提到共轭,那一定是复数,它在一个频段内不是固定值,而是表现在阻抗圆图上的一段曲线,我这样表述可以吗?
最后编辑www.www
TOP
20#

enrique 在 2006-1-3 13:26:23 发表的内容
www.www 在 2006-1-3 13:05:50 发表的内容
enrique 在 2006-1-3 12:45:49 发表的内容
阻抗匹配这点不赞同。
一般CD输出阻抗都是几百欧数量级,而功放前级输入阻抗都是在10K欧甚至兆欧级。这样设计正是为了让功放尽量少影响到CD的负载,增强驱动能力。

阻抗匹配不是总有价值的。


隔离是可以用跟随器,但后级设备的输入阻抗一定要和传输电缆的阻抗匹配,因为传输线在音频范围内长度比波长小的多,这样一来传输线的分布电容就是并联在后级的输入阻抗上,如果这个电容足够大,中高频听感可想而知。


不过普通音频信号线的电容可能就几十pF。 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即使对于20Khz的信号。何况信号线还有分布电感,所以单一电容作用造成的相移也不会很大。

简单算一下不考虑电阻和电感,就算分布电容的话,根据一个大略估计,普通电脑扁平线两根之间每十厘米的分布电容是0.3~ 3pF.
因为RCA音频线之间两根的距离要大很多,所以分布电容应该比电脑扁平线小。这样每十厘米就算0.3pF好了,1米长的信号线分布电容才3pF.

Z= 1/ (2*PI *f* C)=  1/ (2*3.14 * 20000 *  3 * 10^-12)  = 2.7 兆欧

而功放输入阻抗按10K欧算得话,并联上去的极大阻抗的分布电容不会起到主要作用。因为它的阻抗比后级输入阻抗大的多。2.7兆/10K=  270倍。这样的话,容抗不会产生明显的相移。

假设信号线的分布电容是30pF 每米,那么就增大了10倍,这样容抗就是功放输入阻抗的27倍,会有一点相移,但也不是很明显。 (同样条件20Khz下,音箱的相移会更明显,可能有45度之多)


因为当f 取他的270倍以后,输入阻抗就和分布电容的影响差不多了,如果不考虑分布电感的影响,那么高频相移就很明显了。
这时候阻抗是 20K * 270=    540KHz。差不多在收音机中波的频率段内,远远比音频的频率高。

楼主所说的,对于高频数字信号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信号是好几MHz,那么阻抗匹配就极为重要。


    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不等同于输入端电阻,特别是在有负反馈的情况下,而且如果输入阻抗中有感性分量的话,在某一频率上,会出现相位极点,相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跳变,也就是谐振,相位失真巨大,当然对于电子管和场效应管输入级,如果没有采用负反馈,输入阻抗基本等于输入电阻。
最后编辑www.www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